為何養心殿一直潮濕陰冷?專家撬開地磚當場被嚇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故宮,亦稱之為紫禁城,現為故宮博物院。提起故宮,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誰都可以說出幾句自己的認識。最初的時候,很多人憑著《還珠格格》《金枝欲孽》《康熙大帝》《步步驚心》《甄嬛傳》等清宮題材的影視劇,而對紫禁城的印象多了一絲傳奇色彩。拋開文學小說和影視劇中故宮的故事色彩,深入了解故宮,從初建到曆史傳承,從建築藝術到文物典藏,故宮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文化藝術殿堂。


正是如此,前來故宮觀賞的參觀者絡繹不絕。細心的參觀者會發現,無論室外溫度有多高,每當走進故宮的養心殿,總會覺得十分陰冷。為什麽故宮養心殿總會有潮濕陰冷的感覺呢?為探究竟,專家撬開養心殿的地磚,當即被眼前的一幕給嚇到。養心殿的地板之下究竟有什麽呢?這還得從故宮的修建開始說起。

  故宮的修建,源於大明王朝都城的遷徙。明朝時,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他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取了明王朝的政權,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改年號為永樂。曆史上將這次皇家內部變革與爭鬥稱之為靖難之變,這正是這次變革,才有了後來輝煌磅礴的故宮的出現。朱棣登上帝位之後,一改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以來的傳統,時常將政務帶到北京宮城處理,而非都城南京。

對永樂皇帝常常離開都城南京,而選擇待在北京的驚人舉動,人們有諸多猜想。而皇帝不好好待在都城南京,總是往北京走,怎麽會不讓人生疑?於是,有學者猜想,朱棣是因為對血腥的靖難之變的回避而選擇離開南京。真實的答案已經無人知曉。姑且不論永樂皇帝如此熱衷於去北京行宮的主觀因素,隨著王朝皇帝經常駕臨北京城,使得北京人口劇增,經濟文化也快速發展,可以說是大明王朝重要的“大都市”之一。

直到永樂四年,永樂皇帝下定決心,並與大臣們達成一致意見,將都城遷往北京。遷徙一個王朝的都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能夠代表皇權,象征國家最高領導,以及彰顯皇家威嚴的宮殿群。朱棣與群臣商議後,決定仿造南京皇城的格局,在北京建造更加威嚴氣派的宮殿。於是,明王朝的故宮,在經過曆時11年的前期準備,終於在永樂十五年修建完成,施工耗時3年。

  新的宮殿伴隨著大明王朝的腳步,繼續在這裏上演政治權利以及後宮內訌的新故事。明朝故宮的修建,可以說是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宮城形製的大成,無論是建築細節還是禮儀文化,無不張揚明王朝的盛世國威。可惜沒有永久的榮耀,幾百年以後,大明王朝的光輝隕落在滿清國的鐵騎之下。泱泱黃土,已經不再是朱姓皇帝的天下。


曾經彰顯國威的皇家宮殿,亦是更換新主,從此成為滿清一朝的皇家宮殿。直至近代,末代皇帝溥儀被迫搬離故宮,故宮才結束了明清以來封建皇家宮殿的曆史使命。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成為人們參觀學習的博物館。

  即使時隔百餘年,故宮依舊屹立如初。雖曆經朝代的更迭,故宮的建築依舊保存十分完整。正是如此,每當前來觀賞的遊客感受到故宮養心殿的潮濕陰冷之後,總會猜想是否安裝了空調。事實恰恰相反,故宮養心殿的陰冷並非空調造成的。那養心殿的潮濕陰冷是如何造成的呢?難道當初在建造故宮的時候,運用了什麽不為人知的建造技術?

人們對故宮的潮濕陰冷心存疑問,這是很正常的,畢竟,故宮一直作為明清兩個王朝的皇家宮殿,是皇帝的“家”,其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而皇帝作為古代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自然有絕對的權利享受最高水平的物質生活。可是令人費解的是,皇帝處理政務,商議朝政的養心殿卻如此陰冷潮濕,長時間待著會非常不適。這完全違背了正常規律,也許故宮養心殿還存在我們不曾了解的建築“秘密”。


帶著這個疑問,故宮的工作人員在一次全麵 修檢 故宮的建築的時候,將養心殿的地磚撬開,終於解除了長久以來縈繞在無數人心中的疑惑。養心殿的陰冷潮濕果真有“科技秘訣”。故宮的研究專家看到養心殿地磚之下一排排密集有序的水管時,的確被嚇到,誰也不曾想到在金碧輝煌的養心殿之下還有這樣的建築構造,同時也更加驚歎古代先民的創造能力與智慧。


根據考察結果和文獻資料,故宮的專家終於將養心殿地磚之下的水管的使用方法弄清楚。原來,早在故宮的修建之初,考慮到整個宮殿群全部是木質結構,要十分注意預防火災。除此之外,皇家宮殿建築的規模宏大,整體空間較為寬闊,要讓皇帝住得舒心愜意,必然要解決冬寒夏暑的問題。特別是冬天,肯定是不能像燒炕一樣為皇帝提供保暖禦寒。

各種考慮之下,才有了地磚之下的水管。冬天寒冷,往水管注入熱水,養心殿內便可以維持相對適宜的溫度;夏天炎熱,往水管注入冷水,養心殿內就可以清爽涼快。這樣的水管“控溫”,像極了“手動版”空調。

不得不說,古人的造物精神與勞動智慧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源頭,可以為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就像修建於明朝時期的故宮,建築細節之精巧,技術含量之高超,令人讚歎不已。地磚之下的水管排布,將迷惑已久的問題解決,相信更多的人在以後參觀故宮時,在感受養心殿的潮濕陰冷的同時,會在內心深處為其精湛的建築技術而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