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孩子被這種問題困擾,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成為心理健康問題重災區之一。今年9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從國家層麵向公眾傳遞明確信號抑鬱症並非簡單的情緒低落,它是一種需要盡早發現和幹預治療的疾病,其中,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要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


1

最近,3個北京人大附中的00後拍了一部叫《燈火之下》的短片,借一位患抑鬱症的高中女孩之口,表達抑鬱症患者的心聲,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這位高三女生,因為學習、生活等各種問題,從一開始的心情不好,慢慢地發展到失眠、精神恍惚,甚至想到自殺,她去求助老師,可是老師說:小姑娘花樣年華,有什麽活不下去的,操場跑兩圈就好了。片中的她,回憶起這件事時,臉上帶著笑,可是當時的她卻感覺空洞的絕望。她開始了自救之路,走進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當她拿著確診報告告訴大家時,仍沒人理解她,同學們說她是矯情,想偷懶不考試,就連父母也不太相信。

想一想,和孩子最親的父母都不理解,孩子的心裏該有多絕望。幸好,她行走在治愈的道路上。


短片最後,她說:精神疾病更多的是一個無形的較量,在這個艱辛的過程中,患者、醫生、親人、同事、朋友,都可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希望大家可以給予這個群體更多的關注,同時少一點質疑,多一分陪伴。

很多家長與老師,以為抑鬱症隻是成人世界的陰影,而其實,這個病魔,正悄悄地在孩子們的空間裏蔓延。

是的,它是病,它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是因為矯情、做作。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指出,3000萬兒童和青少年遭受抑鬱、焦慮、強迫、厭學、網絡成癮等心理問題困擾。這個數據非常令人吃驚,表明了我們所麵對的殘酷情況。而值得慶幸的是,其中很多僅是一種傾向,我們還來得及幫助同學們,擺脫這種成長中的陰影。

這便是今天,我們想一起來聊聊心理健康這個問題的用意。

2

心理健康這個話題有些沉重,在傳統觀念裏,還帶著點諱莫如深的意味,所以這也是在很多事例裏,一些父母拒絕承認孩子的心理問題,掩耳盜鈴般地認為這隻是一時想不開。

然而這份別人眼裏的麵子,對作為個體的孩子來說,卻是成長過程中的全部。就如心理醫生所說,少年時所感受到的一切深層次的不愉快,長大成人後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消除這種影響。

然而我想告訴同學們的是,不要被這個話題的沉重和那些數據嚇倒,其實在很多時候,這隻是青春期成長中的一個過程,我更願意把它稱之為成長的煩惱。

隻要有了足夠的重視,便能邁過這個坎。隻不過,這個重視,需來自於同學們的勇敢和努力,來自於家長的關愛和支持。

所以,今天的話題,我更願意把它當作是一封信,一封寫給同學們及你們父母的信。

先說說,為什麽我們一定要把同學們和你們的父母叫在一塊來聊這個話題吧。


很多專業及非專業的調查都發現,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產生,是與父母及家庭有著密切關係的。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醫生林紅就在治療過程中提出醫治家庭的觀點。《燈火之下》中一位心理谘詢師認為,絕大多數青少年產生心理問題都與家庭有關。我們錢江晚報的記者,在一次調查采訪中也有類似結論。

很多人以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更多的是因為學業壓力過大才產生的。但是,我們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親子關係才是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主因,學業壓力則排在了第三位。去年底,本報記者走訪了杭州主城區10所中小學後發現,心理輔導室已成為學校裏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孩子們在這裏傾吐心裏話。其中,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學業壓力,是孩子們吐槽最多的三大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分析82個國家和地區的27.5萬餘名年齡介於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數據後發現,9%的青少年有過焦慮,14%有過自殺想法,而其中又以缺乏父母和同齡人支持的青少年出現焦慮和自殺傾向的比例較高。

3

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所產生的一係列情緒自然也離不開家庭,這就是為什麽會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庭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前段時間,一則視頻讓大家看了都很痛心。武漢江夏一所中學裏,一位媽媽在學校走廊上當眾煽兒子耳光,在她被老師拉走後,孩子靠著牆沉默了許久,最終爬上欄杆一躍而下14歲的生命戛然而止。

我們猜想,母子間這樣的交流一定不是第一次,而這種方式帶來的最終傷害卻是如此慘痛。

父母與孩子間好好說話,比什麽都重要。如果連正常的對話都沒有,又何談交流呢?沒有交流,才會出現父母不了解孩子心理困擾,而孩子也不想告訴父母自己被困擾的情況。


有的父母想法很簡單,覺得我供孩子吃飽穿暖有書讀,啥都滿足了,孩子還有什麽不開心的?所以在得知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會不相信。

其實醫學研究者早就說了,青春期抑鬱症與成人抑鬱症有不同。原因是青春期生理發育迅速,體內的激素分泌不平衡,會讓人有一種壓抑感,也就是年輕人口中常說的鬱悶。隨著生理發育趨於平緩,內分泌也逐漸正常,青春期憂鬱症也會自然消失。多數人是不需治療的,心情感到壓抑時,可以找朋友一起玩兒,或用運動來衝淡壓抑感。其實大多數人是不自覺青春期憂鬱症,以為是一時的心理低潮期。青春期過去了,就不再有壓抑的感覺了。

但同時,它會讓父母放鬆警惕,覺得不開心嘛,過一陣就好了。實際上,因為種種原因,許多人的青春期抑鬱症並不能像大家想的那樣,如期地消失,而是發展成為真正的抑鬱症,卻因此耽誤了治療。

看完以上這麽多話,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會有種感覺,就是心理問題的產生根源其實並不在你們身上,更多的是因為外部原因,特別是家庭原因?是的,無論是個案還是研究結果都反映了這樣的事實。

4

所以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最重要一點就是:不開心,不一定是你的錯。你們要有足夠的勇氣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別人,告訴父母、告訴學校。

如果不想讓自己越來越深地陷入這些不好的情緒,就在你情緒波動的初期,去盡可能地告訴許多人。因為了解的人多了,總會有人會帶著你們去尋求幫助。兒童精神科的醫生也說,兒童心理問題比成年人更容易治愈。這就意味著,很多成人精神心理問題起始於兒童青少年階段,如能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將獲得較好效果。但實際情況是,社會、學校、家長常常忽視或不懂得識別,病人往往發展為慢性,難於診治。加拿大曾有類似的統計:五個加拿大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人生某個階段患有心理疾病,其中70%的人在兒童和青少年期發病。

但現實問題是,很多同學會覺得,與父母溝通似乎有點難;很多父母也會覺得,與青春期的孩子無法對話。這就導致了親子關係緊張。每一代人,天然地會與另一代人存在代溝。既然有這條溝,雙方就必須試著去架橋溝通,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和理解。

我們看到過許多名人給孩子寫的書信,有時候不禁猜想,他們大概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與孩子交流吧,以期在書信這樣平緩的方式中,獲得互相的理解。隻不過,我們沒法看到那些孩子的回應,想來是會有效果的。所以,在現實中,當你們覺得無法和父母心平氣和地交流時,試試寫封信怎樣?


如果你們覺得努力過,但還是沒辦法和父母溝通,那麽,現在各中小學設立的心理輔導室是個很好的去處。心理輔導老師也許會比父母更理解你們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校的情況,也更易互相溝通。說不定你想吐槽的人和事,還是老師都熟悉的呢。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總之,如果有了困惑,與成年人溝通比放在自己心裏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關於成長的煩惱和故事,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很有共鳴。三四十年前,美國拍了部166集的電視劇《成長的煩惱》,我國引進後反響強烈,於是也拍了部類似的《家有兒女》,同樣廣受好評。因為它們反映的都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思想、煩惱和心理問題。

所以說,青春期心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成長的一個過程,隻不過有些人反應比較強烈而已。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這個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嚇壞大可不必,但是置之不理更是不行。

邁過了這個坎,前麵便是一片晴朗的天。隻是,在這個階段,你們需要和父母一起,攜手度過這段不開心的日子。

5

但如果,真的心理抑鬱了怎麽辦呢?既然是病了,那就好好治病吧。有個良方叫作運動。

文章開頭提到《燈火之下》裏的女主角說,老師說不開心就去跑兩圈。其實,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因為運動可以促使身體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正是這些腦內化學物質決定了快樂情緒,可以幫助改善抑鬱,舒緩壓力。

還有呢?我們從小學的琴棋書畫各種藝術,都是放鬆情緒、抒懷的佳品。

再不濟,放學回到家,大聲吼幾嗓子將心裏的怨氣發泄出來,甚至對著沙發拳打腳踢一番,也是很好的宣泄途徑。

但最主要的是進行自我調節,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最難的是戰勝自己,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在認識自己、戰勝自己。


作家畢淑敏曾經當過心理谘詢醫生,她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麵臨的最大問題是人生觀問題。人為什麽活著,這樣的哲學命題是需要每個人去思索的,每個人也都有責任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個觀點細細想來很有道理。以前人們喜歡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說的一句話: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每當說起這句話時,人們似乎就充滿了幹勁,充滿了生活的激情。

反過來想想,我們現在是不是缺少這麽一句可以激勵自己的話?實質上應該是,其實我們並沒有想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麽,所以才會迷茫、不快活,以至於學習時會覺得是為了父母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