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成“曖昧”重災區:孩子成為異性家長玩“曖昧”的幌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各種家長群便應接不暇,比如班級群、課外輔導群、興趣班群等等,家長和老師任務加重的同時,也為一些家長提供了便利。



  由於群裏的家長都有共同的事情,有時聊著聊著發現挺投機,便會互加好友,尤其是一些異性家長,加好友的更多。

  而且現在人大多數都喜歡玩曖昧,雖然沒有什麽實質性的事情發生,但異性家長在長時間的交流和相識過程中,難免會彼此產生好感,更有甚者還出現了精神出軌的情況。而這一個個家長群,便淪為了異性家長玩“曖昧”的重災區。



  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加了某位異性家長,那麽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雙方聊天的頻率會越來越頻繁,即使兩個人看上去都是在聊孩子、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可這其實已經算是培養感情的開始了。

  家長群裏異性家長之所以容易產生曖昧,和以下3種原因離不開:

  01異性家長有天然“曖昧”的基礎

  由於孩子同齡,又同在一所學校或補習班、興趣班,那麽家長們的年齡、家庭背景、經濟情況也基本差不多。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是已婚已育的現狀,這作為一種天然標簽,異性之間稍微有一絲情感波動,都很容易被對方洞察。

  而且,大多數家長,夫妻倆從戀愛到結婚,再從孕育孩子到孩子上學,此時大都正在經曆著七年之癢,女性家長飽受丈夫的冷落、教育孩子的壓力,精神和心理長期得不到安慰。

  當遇到一個“看得過眼”的異性,就很容易被其吸引,慢慢放下姿態敞開心扉交流傾訴。久而久之,便會擦出火花。

  02異性家長之間很容易找到情感共鳴

  孩子是同學或校友,在學校裏孩子每天吃了什麽、玩了什麽、學了什麽,家長之間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



  而且,孩子又是同齡,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通常都是驚人的一致。

  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們聊的不亦樂乎,一會兒吐槽自己的孩子哪哪兒不好了,一會兒又炫耀自己的孩子什麽方麵多優秀了。

  同性家長之間無所謂,但異性家長之間一旦打開了話匣子,就很容易找到情感共鳴,並埋下一顆曖昧的種子,極其危險。

  03孩子成為異性家長玩“曖昧”的幌子

  許多事情,一旦牽扯到孩子,就很容易變得順理成章,情有可原。



  比如,你妻子看到你和某孩子的媽媽聊得很high,你說一句:“我這不是在跟家長交流孩子在學校的一些狀況的嗎?”妻子所有的懷疑會立馬消失。

  你丈夫看到你和某孩子的爸爸都快勾肩搭背了,你說一句:“老師今天在學校讓兒子帶頭討論孝順父母的問題,咱兒子的發言比某孩子強多了,他爸爸正在誇讚咱兒子呢!”丈夫一聽兒子這麽給力,立刻會對兒子露出慈父的笑容。

  總之,所有的事情一旦牽扯到孩子身上,異性家長所有的動作都看起來那麽名正言順,而孩子卻成了異性家長玩“曖昧”的幌子。

  04如何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呢?

  現實生活中,很多“出軌”的案例表明,異性家長之間彼此產生情感共鳴,則很容易吸引到對方,並讓對方產生幻想,而這都有一個“媒介”,就是各種群。



  現在很多的家長群裏都在吐槽老師的各種不是,比如孩子家庭作業繁重、老師不批改作業、各種手工課等等,這些都很容易成為家長私下彼此交流的話題。

  當然,家長之間互相交流的初衷或許是為了孩子好,但久而久之,彼此就很容易產生感情。

  而且,異性家長之間的一些小心思,大家都心知肚明。在這種時候,他們想到不再是自己的孩子和另一半,而是更多地滿足自己內心的空虛,並為所謂的喚醒而付之行動。尤其是一些男性家長,他們看起來很佛係,其實內心一直有一個原則: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所以,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避免孩子成為異性父母玩“曖昧”的幌子,生活中夫妻雙方還是要多關心自己的另一半,防患於未然。

  尤其是男性家長,為了孩子和愛人,要主動拒絕群裏加好友,減少與異性接觸的機會,不給彼此留有任何幻想的餘地。

  總之,不要讓家長群成為了異性父母玩“曖昧”的重災區,最後害人害己。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對這一現象有什麽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