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文科第一名,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開學報到前,何潤琪(右)與送他到北京的爸爸在天安門前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

高校陸續開學,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也已正式到清華大學報到,成為清華新雅學院本科新生的一員。

何潤琪畢業於常德市鼎城區第一中學,今年高考總分707分,是湖南省文科第一名。

何潤琪生長於農村,高一時經曆了母親意外去世的悲痛。他一度因喪母之痛而變得抑鬱、萎靡不振,每天不想吃飯。在父親及老師、同學的安慰與幫助下,他重新振作起來,下決心不辜負母親希望他刻苦學習的期望,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樂觀完成了高中學業,圓夢清華園。

上大學之前的求學歲月中,何潤琪幾乎沒有上過輔導班。靠著父親的引導,他從小就愛上了看書、學習,並對音樂、繪畫等也產生了很大興趣,從未覺得學習是一件困難的事。

2018年,何潤琪在第十六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獲得了全國特等獎。也是在那一次參賽期間,他有機會第一次站在清華的校門外,遠遠觀賞了清華園中的景色。

同年,何潤琪還獲得過2018年全國中學生數學能力競賽三等獎,2018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以及2018年湖南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二等獎。

談及興趣培養,何潤琪說,獲得正確的引導很重要。如果認為培養興趣的成本很高,需要花很多錢、上很多培訓班,那可能一開始就抓錯重點了。

而聊到“寒門難出貴子”話題時,何潤琪表示,“如果你的父母能滿足你衣食住行及求學路上的各項基本需求,那不必把自己的家庭定義為寒門,並以此給自己的發展設限。”

在言語交談中,何潤琪都表現得很樂觀、自信,有想法、有主見。他認為自己不是“寒門貴子”,隻是從普通農家走出來的一名學子。同時,他相信,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去改變或者實現一些事,比如考上理想的大學。

今年9月8日,何潤琪以清華本科新生身份踏入清華園。當天,陪他一起到校報到的,除了裝了半個行李箱的書,還有媽媽的照片。

“以前,我夢想著我上大學了,要帶媽媽一起到大學看看。現在,我上大學了,媽媽卻看不到,所以我把媽媽的照片帶來了。”何潤琪告訴澎湃新聞。

麵對大學生活,何潤琪計劃大一先熟悉圖書館,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適應大學生活後再參加社團活動,並多交一些能夠交心的朋友。



何潤琪。受訪者供圖

高中喪母,帶著媽媽的照片到清華報到

澎湃新聞:高考前,你有想過自己會考上清華嗎?

何潤琪:那時我覺得自己能夠考上原985高校中的某所,但不確定是否能夠考上清華。高考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我才意識到我可以上清華。

澎湃新聞:聽說你爸爸是鋼筋工,媽媽在你高中時意外去世了。媽媽的離開對你影響大嗎?

何潤琪:影響很大。媽媽是在我上高一時去世的,當時我的一個表哥和表姐突然去學校接我回家,但他倆一直不說話、不告訴我發生了什麽事情。直到走到我家門口的一條小路,我發現家裏開始辦喪事了,才有鄰居告訴我,我媽媽意外去世了。我當時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大腦一片空白,一直在哭,內心有種無法形容的痛苦。

之後,回到學校時我依然非常痛苦抑鬱,每天不想吃飯,幾乎一直到高二都是那種狀態。期間,同學、老師一直在幫助我,給了我很多溫暖;我爸爸也在安慰我,隔三差五就去學校看我,像朋友一樣跟我交流談心。到高二後期,我心態好了一點,高三基本調整過來了。尤其是高三下學期開始,直到現在,盡管有時還是會想媽媽,但我都能保持比較積極樂觀的狀態了。

澎湃新聞:從經曆喪母之痛變得萎靡不振,到高考考出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中間你是經曆了一個自我調節的過程嗎?

何潤琪:對,自我調節也很重要。媽媽在彌留之際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有一點是她希望我能刻苦讀書。我覺得我不能辜負媽媽,不能一直萎靡不振下去。

我想,假如我每天抑鬱,一直沉浸在悲傷裏,可能會有一種越悲傷越想悲傷的感覺,會使悲傷、痛苦持續存在下去。後來我決心跳出這層陰霾,要像飛機飛向平流層一樣,讓自己見到陽光。

我非常喜歡體育運動,打球或者跑步也能讓我的心態得到比較好的調節。

那些日子我經常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鼓勵自己從悲傷中走出去,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

以前,媽媽在時,我遇到什麽事媽媽總會第一時間趕到學校幫我解決,我夢想著等我上大學了,要帶媽媽一起到大學看看。

現在,我上大學了,媽媽卻看不到,所以這次開學報到我把媽媽的相片帶來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她知道我已經進入理想的大學。

培養興趣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上很多培訓班

澎湃新聞:聽說你不僅愛文學,愛看曆史、哲學類書籍,而且也愛繪畫、音樂、遊泳?

何潤琪:對,這可能是受我爸爸的影響和引導比較多。做個比喻,我爸爸可能不是汽車裏的發動機的油,但卻是方向盤,給了我精神上的引導,讓我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生長在農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電腦、手機,也沒有網吧或其他娛樂場所。我爸爸喜歡看書,也愛給我買書,還經常帶我去城裏的書店。這就像扣好了衣服的第一粒扣子,為我養成愛看書、愛學習的習慣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這次來清華報到,我行李箱裏裝了半箱的書,主要是關於曆史、哲學的,也有部分小說,以及清華一些教授送我的書。 我對音樂的喜愛也受到了爸爸的影響。

澎湃新聞:在你心中,爸爸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何潤琪:在我心裏,爸爸是一個經曆曲折但很偉大的人。

爸爸學生時代非常看愛看書,成績也很優秀,並且愛音樂,會吹口琴、拉二胡。但當時經濟條件太差了,由於家裏賣米都交不上的幾塊錢的學費,最終他輟學了。

後來,爸爸當過木匠、打鐵匠,也當過電工,近些年選擇當鋼筋工是因為收入相對高一點。爸爸曾告訴我,以前打鐵累了休息的間隙,他就拉二胡,並且靠自學學會了拉很多曲子。

澎湃新聞: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上很多興趣班、補習班,你上過培訓班嗎?

何潤琪:初中時由於對繪畫感興趣,上過一段時間繪畫培訓班。那時每天到了上課時間我就背上畫板開心地去學畫畫,還認識了很多朋友。

但總的來說,我沒怎麽參加培訓班。學習上,我主要是在爸爸的引導下,從小對看書、繪畫等產生了興趣,有了興趣自然會自己去鑽研學習。

我覺得,培養學習興趣很重要,但培養興趣的物質成本並不一定要很高,也不一定要去上很多的培訓班。比上興趣班更重要的可能是給予孩子及時正確的引導。

如果認為培養興趣的成本很高,需要花很多錢上很多興趣班,那可能一開始就抓錯重點了。

我不是“寒門貴子”

澎湃新聞:近幾年,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討論很多,網上有些寫到你的文章中也涉及到了“寒門難出貴子”話題,對此你怎麽看?

何潤琪:我覺得“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將它作為一種固定僵化的思維,套在別人的頭上。我更相信,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去改變或者實現一些事。

在我看來,所謂的寒門是一個相對概念。社會上廣義的寒門可能是指經濟物質條件不那麽優越的家庭。我想,一個人是不是出身寒門,最主要還是看自己怎麽看。如果你的父母能滿足你衣食住行及求學上的各種基本需求,那不必把自己家庭定義為寒門,並以此給自己的發展設限。

澎湃新聞:你覺得自己是寒門貴子嗎?

何潤琪:我不認為我是“寒門貴子”。我們家有一棟兩層的房子,我爸爸是鋼筋工,工作很辛苦,但是支撐起了我們整個家庭,我覺得我家就是中國大地上普通農村家庭的模樣,不算寒門;我也不認為考上了清華就是貴子,我覺得自己隻是一名學子。

我相信寒門或者普通家庭依然能夠走出比較優秀的學子。因家庭貧困,思想就局限在生存、婚姻一類的事上,在後續發展中人窮誌也窮,這是不行的。我覺得人窮誌不能窮,不能被貧窮限製思想進步。

澎湃新聞:你覺得你有哪些學習經驗、心得可以供其他人學習參考?

何潤琪:以我自己的經曆來說,作為青少年要有目標,要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後續自然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我一直對學習都比較有興趣,所以沒有覺得學習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一路走來都比較順利。

大一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參加社團活動

澎湃新聞:在清華這麽多學院與專業中,你為什麽最終選擇了新雅學院?

何潤琪:高中時,我的自我認識是,我的文、理科成績都比較拔尖、比較均衡,但我對文科相對更感興趣,老師也建議我向文科發展,所以最後選了文科。但其實,我對科學精神、對探究一些規律依然很有興趣,不想完全拋棄理科,希望能繼續學習一些理工科知識作為生活中的調劑,或者說作為未來的一種備用資源。

清華新雅學院本科第一年進行通識教育,會涉及數理通識教育,比較符合我的需求。另外,我對各類專業的了解整體來說還比較有限,沒有完全想好要選擇哪個專業方向,在新雅學院我可以先接受通識教育再確定最終專業方向。

澎湃新聞:開學之後,你有些什麽計劃、打算?

何潤琪:目前的計劃就是了解校園、舍友和圖書館。大學期間,課堂之外的時間可能主要都會在圖書館自學,所以我可能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圖書館。

大一時,我不打算參加過多的學生社團,計劃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我對自己的認識,我的時間安排能力、自製力其實都不太強。所以,我打算先把生物鍾、學習方式、習慣調整過來,真正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後,再去參加一些學生社團。

同時,我希望在大一盡早想清楚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