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幼兒園“新冠考驗”:抵押桌椅借錢發工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個“冬天”,超乎想象的漫長。

浙江民辦幼兒園舉辦者王月芬在外整整跑了一天,和融資公司談貸款,好給老師們發工資。但當天並沒有馬上談妥。

“借200萬元,還24期,每個月需要還99333元,加上手續費,估算利息在1.5~1.8分,壓力很大。”3月26日,王月芬告訴《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如果這筆信用貸款談成,她的兩套房產,還有幼兒園的空調、桌椅板凳等都會拿去做抵押。

這是她平生第一次和融資機構打交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王月芬名下的5所幼兒園不能正常開學,兩個月沒有收入,但近百名教職工的工資等著發放,有60多萬元,這還不算需要繳納的社保。

“教育用地不能在銀行抵押貸款,隻能用自己的資產抵押,可是誰有那麽多資產夠抵押用呢?”王月芬說,選擇利息高的融資機構實屬迫不得已。

她當天在融資機構還遇到了同縣另外3位幼兒園的舉辦者,“大家都扛不住了”。全縣有70多所民辦幼兒園,4位舉辦者名下就有10餘所。

疫情對民辦學前教育的影響是全行業的。中教投研的調查顯示,截至3月30日,被調查的上千所民辦園中,近60%已無法支撐正常運轉,能支撐3個月的僅為2.7%。麵對資金短缺,44.3%的園所求助銀行貸款,19.1%的園所則尋求轉讓。

此外,近兩年不少轉普惠性的民辦園因收費較低、資金積累少、疫情前政府補貼不到位等問題生存壓力原本就較大,此次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更大。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任理事長楊誌彬認為,受民辦幼兒園行業特殊性影響,預計民辦園今年會有7個月的收入冰凍期,年底能夠恢複到去年同期水平就很不錯。“若得不到國家及時救助,超過一半的民辦園隨時都有倒閉的危險。”

除了老師主動的離開,民辦幼兒園卻不敢像一般企業機構一樣,通過一定規模的裁員等降低支出和運營成本。中教投研的調查顯示,隻有11.1%的受調查幼兒園裁員。這一局麵形成則有特殊原因——大部分園所教職工很緊張,按照國家要求很多不達標,一旦裁員,那麽開園後將麵臨開工不足。這使得民辦幼兒園進退維穀。

遭遇重創

投入1000多萬元,負債300多萬元,招生才3個學期,幼兒園的操場還是土路,陝西的郝國強和老伴於愛華投建的幼兒園就麵臨了一場生死考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所占地15畝、建築麵積6000多平方米的嶄新幼兒園從元旦放假後再無法正常開學,沒有學費收入。

“銀行的120萬元貸款,正常到9月份到期,雖然現在銀行同意可以延期3個月,但每個月光利息就3萬多元,最後還要一次性還清大筆本金,壓得人喘不過氣來。”3月23日,於愛華告訴記者,這隻是一部分貸款,還有郵政儲蓄銀行的100萬元也將於明年底到期,周圍親戚朋友的上百萬元需要還。

兩人的年紀已經無法再申請貸款,情急之下,郝國強把2012年買的四輛校車中的兩輛低價賣了,但“兩輛隻賣了一輛的錢,11萬元多點”。

還是不夠,他又讓孩子辦了幾張信用卡。疫情暴發以來,已經先後透支了10來萬元,就這麽“拆東牆補西牆”。

現年70歲的郝國強曾經是所在地的勞模、致富帶頭人,“獎狀掛了滿屋”。2016年,他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為了能讓鎮上的孩子“有好學上”,享受到和城裏孩子同樣的教育環境和師資,他和老伴把畢生積蓄都拿了出來,在堆滿垃圾、荒廢了20年的舊磚廠上,決定建一所有規模、標準化的幼兒園。

當時政府也鼓勵社會資本辦幼兒園。“過去的幼兒園,沒有廁所,房間狹小,夏天孩子熱得不行。我們這幼兒園有空調,老師也好,大專、本科學曆的有很多。”於愛華說,幼兒園是按照國家標準建設的,圖紙都是到西安設計的。

按照預算,這1000多萬元原本綽綽有餘,但建設的過程中,物價大幅上漲,最終老兩口背負了300多萬元的債務。

但幼兒園的學費並不高,每學期650元,“基本是賠錢的價格”,夥食費每天7元,最開始校車也是免費的,後來象征性地每月收點。“老郝喜歡孩子,老了老了就想做點益事。”於愛華說。

建好的幼兒園可以提供600個學位,但因為剛運行3個學期,疫情前在園孩子隻有100多人。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幼兒園是不能提前預收學費的。沒有收入積累,再加上巨額負債,疫情到來時,郝國強夫婦的資金壓力陡然增加。

“我們有手有腳,不想欠人家錢,可實在熬不下去了,我們求助了教育局和縣政府,但都沒法幫我們渡過難關。所以我們懇請各界愛心人士幫幫我們,如果能有人借錢給我們,或者合資辦園,幫我們把債還上,幼兒園給國家都成。”於愛華說,他們近日給市委書記的一封信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訴求。

於愛華預計,隨著境外輸入病例增加,5月底幼兒園也未必能開學,已經有3位老師向她提出了離職。疫情後肯定需要再招人,但能給出的待遇肯定會不如之前,招聘的難度會很大。對剩下的教職工,她承諾等疫情結束複學後,工資會給大家補上。

和於愛華不同,劉麗身處浙江浙西地區,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辦幼兒園。但是她說,這個春天,是她所經曆的最艱難的一次。

“我們園在疫情之前,有將近600個孩子在園,每個月保教費880元,外地還有50個孩子準備這學期報名,受疫情影響估計開學也來不了了,單是保教費收入,這兩個月損失就超過130萬元。但是工資不能不發,是要上報教育局考核的。若以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再加上社保、公積金,兩個月就得60萬元。”劉麗說。

幼兒園經過不斷發展壯大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但盈利情況並不很好,在新園運行的頭幾年裏一直虧損,2011年開始盈利,每年大約在100萬元。

而2016年教師工資大幅上調,改變了她和幼兒園的命運,幼兒園從盈利轉為虧損,年虧損額有120萬元之多。

“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不得低於公辦園教師工資的80%。按照這一標準,2016年,我們給老師們工資上漲了三分之二,人員工資也因此幾乎占到了幼兒園全部收入的100%。”劉麗說。

其間,為了提升幼兒園一個等級,劉麗還追加了700多萬元用於園所建設,幾年下來,資金鏈徹底斷裂。

無奈之下,去年底,她以自家房產抵押,向銀行貸款500萬元,發放了100萬元年終獎,又填補了120萬元的虧損。這兩日,她還要用這筆錢發放人員工資。“頂多還能堅持兩個月。”雪上加霜的是,已有100多名孩子準備退學。

在劉麗看來,沒有民辦園,單是公辦園政府財政是吃不消的。但教育部門並沒有給予民辦園很多支持。“很多民辦園生存艱難,麵臨關停,尤其是小園,疫情加劇了這一局麵。”

一周前,劉麗和其他幾所民辦園一起向當地教育局提交了一份申請,希望疫情期間,教育局能給予幼兒園一定的生均補助和教師工資補助。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有得到回複。

開學還沒有明確時間,疫情帶來的損失還在擴大。劉麗認為,疫情對整個幼兒園的影響具有一定延續性,長的話可能會達3年之久。“現在是損失近200萬元,疫情再持續的話,損失可能要到三五百萬元。”

劉麗甚至已經開始做最壞的打算。“我孩子在北京工作,我也想到北京打工,還完債,幼兒園也不想辦了。”

“每月沒有50萬就破產”

像於愛華和劉麗這樣有償貸壓力、又沒有充足資金儲備的民辦幼兒園舉辦者並非個例。

教育行業研究機構——中教投研發布的一份《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截至3月30日,被調查的上千所民辦園中,57.3%未提前預收保教費,超過一半在疫情期間需要償還貸款。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民辦幼兒園需要按月或按學期收取保教費。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因為屬於民辦非營利性機構,在融資層麵,無法向銀行申請貸款,又沒有公司製度下的安全現金流和危機儲備金,幼兒園的運行嚴重依賴於保教費收入。

這意味著,當大的危機突然來臨時,這樣的民辦幼兒園抗風險的能力極差。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學前教育專委會”)近期開展的一項調研反饋顯示,前期靠銀行抵押貸款等形式籌措資金的民辦園,以及少數2019年剛投資新建,原定2020年春開園的民辦園,將麵臨更嚴峻的生存考驗。

“一個在園孩子百人左右的園所,每月最少也需要十五六萬元的支出,幾個月下來沒有50萬元左右的資金保證,就會麵臨破產。”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學前教育專委會第二任理事長楊誌彬向《等深線》記者表示。

中教投研的報告稱,麵對資金短缺,被調查的民辦園中,44.3%尋求銀行貸款、19.1%則尋求轉讓。此外,23.7%進行了股東增資、9.5%引入新的投資方,還有28.6%實施減薪。

王月芬正在想辦法維持幼兒園的運轉。在銀行不能貸款的情況下,她無奈向融資機構申請200萬元高息信用貸款,賬麵資金已無力支付60萬元的人員工資。“加上手續費,估算利息在1.5~1.8分,壓力很大。”

但即便困難重重,危機之下,穩定園所和師資隊伍是辦學者們的當務之急。

王月芬認為,隻有師資穩定了,才能保證開學時滿班滿員,學位不減。她的幼兒園都是普惠園,保障學位供給的任務更重。

在學前教育行業中,人力成本是幼兒園成本支出的第一大項。

學前教育專委會的調研反饋稱,幼兒園成本支出的第一大項為人力成本,約占總收入的45%~55%;房租及物業成本為第二大成本,約占15%~20%;建設成本攤銷等約占15%~20%。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部分資金壓力大,甚至麵臨關門風險的幼兒園,舉辦者們正多方籌措資金,向銀行、融資機構貸款或向私人借貸,以償還此前的貸款,同時發放人員工資、交房租,但更多隻能承諾疫情結束後會再發放工資。據了解,有的園所連今年1月份的工資也無力發放。

而資金情況稍好些的,2、3月份雖然照常發了工資,但金額已與疫情前相差甚遠。甚至國內一些大的幼教集團,雖然現金流相對寬裕,也隻給員工發放了1000多元的待崗工資。

現實的情況是,辦學者們一邊借貸,老師們一邊流失,他們是主動離開,並非幼兒園資方主動的裁員,這其實是辦學者不願意看到的。相比於其他企業機構,裁員可以降低成本支出,使企業生存下來而言,民辦幼兒園師不敢主動裁員,因為如果沒有老師,待到疫情緩解可以開學時,幼兒園就將失去生源,那將是更徹底的生死考驗。

去年投資了150萬元改善幼兒園,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河北保定的辦學者張曉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車貸、房貸、幼兒園房租,還有幾個月大的孩子。

她認為,如果老師流失,開學後很多家長也不會送孩子入園,肯定還會有很多孩子轉學。但她不想讓幼兒園就這樣死掉。“前期投入太多了,我得想辦法能開學,而不是關門。”

劉麗的幼兒園也走了不少老師,將近10個人,占了全部員工的20%。

這並不是幼兒園舉辦者的主動裁員。中教投研的報告稱,接受調研的幼兒園中,隻有11.1%的比例主動裁員,降低支出“過冬”。

對此,中教投研負責人劉三石向記者分析,大部分園所教職工很緊張,按照國家要求很多不達標,一旦裁員,那麽開園後依然麵臨開工不足。這些選擇裁員的大部分為平時員工充裕或退園人數較多的園所。

既然不裁員,那麽老師們是不是主動離開,則與薪水的發放密切相關。重慶一位幼兒園園長告訴《等深線》記者:“發少了,老師們會有情緒,他們也要生存;發多了,幼兒園也承受不了。”

而這種困難,公辦幼兒園其實也有。據了解,公辦幼兒園雖然由財政統一管理,收支兩條線,但編製外人員也出現了減薪。

“編製外員工的工資是由保教費的一部分發放的,沒有保教費收入,因此疫情期間工資會少一點。但編製內的老師都是教委發工資,應該不會受影響,且工資基數本身就比編製內高很多。”北京一家公辦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全園百分之八九十是合同製員工,“沒有保育費,幼兒園也很難”。

而據記者了解,疫情期間,隻有少數有條件的幼兒園也在盡全力不讓老師們的收入遭受大的影響。

馮惠燕任總園長的北京一家大的幼教集團旗下有多所幼兒園,其中部分已於2019年轉為普惠園,部分還未轉。

“2、3月份的人員工資基本是按照全額發放的,減少的隻是出勤獎、效益獎,而這兩部分占工資總收入的很少一部分。”馮惠燕告訴記者,實際上該集團的資金壓力並不小,全園沒有學費收入,非普惠性園也沒有政府補貼。

“但舉辦者挺為教職工著想的,她堅持這樣發放。”馮惠燕說,這也是“為了穩定師資隊伍”。

開學才是拯救

什麽時候開學,這是行業當前最關心的問題。

按照教育部最新的要求,開學很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必須是疫情得到基本控製,目前各地也基本按照這一要求安排開學計劃。

目前有個別省份的幼兒園在3月1日即已開學,但更多省份則將首批學校的開學時間安排在了3月底到4月中旬之間。

按照錯時錯峰開學的大原則,高三、初三一般會排在前麵,幼兒園則排在最後。這意味著,到4月中旬,或仍將有部分省份幼兒園不能開學。

目前,我國依然有4個省份維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一級,包括北京、湖北、天津和河北。這意味著,這些省份的開學時間或將更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我國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給開學時間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北京是國際大都市,目前出現了境外輸入病例,防控境外輸入病例的壓力很大。”國家衛健委疾控部門相關人士日前在接受學生家長詢問時表示。

國家衛健委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24時,全國31個省區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達806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3月26日表示:“防止疫情擴散的壓力依然很大,要做好更加持久的防控準備。”

而就在3月26日,我國宣布收緊外國人入境政策。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稱,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快速蔓延,中方決定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停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

有外教的幼兒園或將受到這一政策的影響,開學後,外教課程或不能馬上複課。

“外教課肯定還會有的,但目前看複課肯定會暫緩,要看真正開學後的情況如何,來決定外教返崗時間,因為首先要保證安全。”北京一家有外教的高端民辦幼兒園老師稱。

不過,據記者了解,外教海外招募工作並沒有停止。

“外教是一個長期的準備,國內比較正規的教育機構都有外教的儲備,和我們也有長期的合作,會提前做招募。所以相關工作還在繼續,隻是會推遲外教來華的時間。因為外教來不了中國,所以招募正在通過線上方式轉化。但隨著疫情的好轉,招募工作下半年到明年又會回到常態,這是不會變的。”中國國際人才市場國際教育部部長王雨石向記者表示。

在多個因素的影響下,實際上,辦學者們對開學後複園情況並不感到樂觀,認為開學後能照常入園的孩子數量會大幅減少。

“如果沒有針對新冠肺炎有效的藥物和疫苗,我保守估計,至少有一半的孩子隻要家裏有老人帶就不會入園。”前述重慶一幼兒園園長說。

楊誌彬也認為,民辦幼兒園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更大,困難更多,因此恢複期會更長。

“假設5月份可以複園,7月初又要放暑假,收入第二次歸零,9月份開學重頭再來,年底能夠恢複到去年同期水平就很不錯了。”楊誌彬向記者表示,民辦園今年會有7個月的收入冰凍期,這是民辦幼兒園與其他行業不同的特殊點。如果得不到國家及時救助,超過一半的民辦園隨時都有倒閉的危險。

學前教育專委會認為,由此導致的虧損、破產、停辦,將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也因此,楊誌彬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明確對民辦幼兒園支持的專項幫扶政策迫在眉睫,希望對民辦幼兒園能實施更加寬鬆的支持優惠政策,更多省份能明確對普惠園的經濟補助,設立民辦園房租專項補貼等。

麵對複雜嚴峻的形勢,部分幼兒園開始了自救。

“我年紀太大,打工老板都不要,就求情去幹。前幾天幹輸電鐵搭的安裝,機工一天是400到500元工資,我們普工是120元。”甘肅平涼的王建軍告訴記者。

王建軍的幼兒園在2016年以來實行免費,政府給予生均補貼,每個孩子每學期500元,其餘的自負盈虧。但算下來,每年要虧損兩三萬元。

本就是虧本辦園,此次疫情加劇了這一窘境。去年他就曾出去打工過一段時間,以補貼幼兒園的虧空。這次疫情複工後,他又出去了。但畢竟年過花甲,近幾日竟然累倒。

比王建軍年輕,作為一位幼兒園的“老板”,廈門的吳歌也正在帶領一個團隊在自救。

“這是一次國際性災難,幼兒園舉辦者自己要有態度和行動自救,不能等政府。”吳歌說,雖然廈門市正在陸續發放補助資金,但按照她的計算,這部分資金哪一塊都不夠,“不夠工資,也不夠房租”。也因此,幼兒園的舉辦者必須得想辦法幫助大家度過困難期,“留住老師們”。

於是她在保證教職工社保不中斷的基礎上,去外麵承接了很多手工活業務給老師們賺生活費。

吳歌提供的照片裏,3位女教職工正在幼兒園裏做手工活,桌上擺滿了汽車雨刷條,旁邊的地上堆放著開封和未開封的雨刷條和配件紙箱。

不光是組裝雨刷,還有其他手工活,報酬分批結算。以組裝雨刷為例,組裝一個9分錢,手快的老師一天能收入60~90元。吳歌帶著園長每天處理公文和有關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有時間就坐下來和老師們一起做手工。她告訴記者,她打算帶著老師們把手工活幹到開學。

對這次危機,吳歌一直保持著積極的心態。“先要讓老師們家庭安定,心定。社保要穩定,工資得自己出力,對老師們也是一次考驗。”

的確,這個春天,所有行業都經曆了一場深刻的考驗,但對幼教行業來說,更多人也在期待疫情過後能有一場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