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醫大命案嫌犯老家:親屬DNA數據起作用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昨日,不少南京人的朋友圈流傳著一條信息:1996年的南大碎屍案破了,凶手被抓。人們將信將疑,因為這樣的消息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在網上傳一次,但最後都被證實是假消息。

  然而這次,人們等來的不是子虛烏有的假消息,雖然消息有些出入,但也足夠令人震驚和驚喜。2月23日晚11點49分,南京警方通過微博發布,一起28年前轟動全國的殺人案被破獲:1992年3月24日,原南京醫學院發生一起殘忍殺害在校女學生的案件。南京警方經過28年的不懈追蹤和努力,於當日清晨6點多,在玄武區某小區抓獲犯罪嫌疑人麻某某。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嫌疑人麻某某的老家徐州沛縣,了解到疫情防控中采集了麻姓親屬DNA,為破案帶來了突破性進展。

  28年前該案發生後

  《揚子晚報》曾發布權威報道

  28年前的1992年7月4日,也是林伶被殺的3個多月後,揚子晚報曾經刊發過一篇報道,標題為《南京警方懸賞萬元捉拿殺人凶犯——舉報電話:401369、644690轉57》。

  “本報訊 南京市公安局昨就緝捕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發布通告。通告說,今年3月下旬,該市發生一起惡性殺人案件,經公安機關縝密偵查,深入調查,已查明犯罪分子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相貌特征為:男性,身高1.70米左右,年齡25歲左右;方圓臉,眼睛較大,頭發硬、密、不長,皮膚略黑,麵部有粉刺或者疤跡;體形壯實,性暴膽大(見右圖模擬照片)。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可根據以上條件,采取口頭、書麵或者電話聯係等方式向公安機關舉報,聯係電話號碼為401369、644690轉57。對提供重要線索導致破獲此案的,公安機關將獎勵人民幣1萬元;對提供線索情況協助公安機破獲其它案件或者抓獲其他犯罪分子的,公安機關也將酌情予以獎勵。另據介紹,今年以來,該市刑事案件和重大案件上升的幅度比去年同期減少14.1個百分點,比1990年減少54.4個百分點。特別是4月份以來,市公安局針對連續發生重大殺人案件等情況,開展了以偵破凶殺案件為主線,打擊流氓滋擾犯罪的專項鬥爭,至今共抓獲流氓違法犯罪分子1403名,依法處理1067名,偵破了一批有影響的重大案件,如‘1.20’盜槍案、‘4.17’劉福康報複殺人案、周某縱火案、‘4.30’公交車上盜槍案等,還抓獲了一批從外地潛逃來寧的重大刑事犯罪分子。(黃亞玲 程輝 梁學霖)”



  報道刊載凶犯模擬畫像,

  跟被抓嫌疑人麻某某十分相似

  在該報道的右中位置,配發了一張素描黑白照片。據介紹,當時南京市公安局結合現場目擊者的描述,邀請了專業人士參與,並繪製了當時凶手的模擬畫像。揚子晚報記者找到當時這份揚子晚報,並發現刊載的畫像與網上流傳出來凶手的麵貌十分相似。

  與當時聽聞過該新聞的揚子晚報記者描述相同的是,該模擬畫像確為濃眉大眼,相貌看起來很凶狠。而結合網上流傳出來的凶手麻某某的照片來看,其臉部形狀基本相差無幾。

麻某某被抓獲

  “麻某某可能年齡大了,有了眼袋,而被抓後,顯得眼睛要小一些。估計對比他年輕時的照片,應該相差無幾。”一位攝影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從當年揚子晚報刊載的模擬畫像來看,應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不過,鑒於當時天黑,目擊者看到的不會太清楚,專業畫像人士能根據這樣的描述畫出如此逼真的畫像,實屬難得。

  與此畫像相對應的是,當時的南京市公安局還發布了懸賞令,額度為1萬元。如果按照購買力來看,這是相當於當時人均工資好幾年的收入,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數額。

  當年寫稿的揚子晚報記者梁學霖已經退休13年,他是一位資深政法記者。當他聽說當年的凶手被抓時,非常高興。說起這個案件,梁學霖至今還記憶深刻,他回憶說,案件發生不久,他就知道了此事,“在當年這可是一個大案子,很多老百姓也知道這個事情,但局限於當時的技偵技術,一直無法破案,嫌疑人的身份也無法確定,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畫像。畫像出來後,我們都覺得凶手麵相凶惡。”

  “案件發生後,很多人都為受害人感到惋惜,那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梁學霖說,他在此後很多年還跟公安內部的同誌討論過該案件,覺得凶手的心理素質比一般人要好。

  梁學霖告訴記者,他了解的情況是南京警方一直在努力偵辦此案。當得知凶手被抓後,梁學霖長舒了一口氣,“其實,我也是經常會想到這個案件,現在好了,終於抓到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該來的報應一定會來的,真是大快人心。”

  當年,這個案件發生後,省市區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偵辦,並由省公安廳掛牌督辦。另據了解,當年案發後,警方開展了大範圍排查,大約半個月後,鎖定了一個非常相似的嫌疑人,是某工廠的員工,但後來經過技術手段排除該人的嫌疑。

  揚子晚報記者探訪三個地方

  在老校區案發地,校友現場憑吊

  2月24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南京醫科大學漢中路的老校區,這也是28年前案發地的前南京醫學院。在大門口,保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有學生卡才能進,因為疫情不允許外人進入。

紫牛新聞記者來到南京醫科大學

  而保安室一位負責人模樣的男子對於記者的到來並不意外,顯然他們已經知道了當年那起校園案件已經告破。他告訴記者,現在不接受采訪,什麽也不知道。

  一位站在門口的男子告訴記者,28年過去了,很多當年的地方都找不到了,換了麵貌,沒有人指點根本就不知道是哪裏。一位南醫大的老校友告訴記者,當年案發時他畢業不到一年,後來他也曾到過現場,聽說那位師妹挺優秀的,許多年後他和同學返校時,仍然記得當年的案子,案發地點都出租另作他用了,但位置依稀記得,還會有傷感。他感慨地說:“如果她不曾被害,恐怕現在也應該是哪個醫院的骨幹力量,正戰鬥在抗疫一線吧,然而,沒有如果……”

  “那是許多南醫大人心中的痛,都會沒由來想起並談起,好在現在案子破了,我們在傷心之餘也真的很開心,傷心的是一個本該有著美好前程的女孩不幸遇害,開心的是現在終於可以告慰受害同學在天之靈,也讓她的家人安心了。”他說。

  網傳麻某某家住石鼓路,

  實際是在玄武某小區被抓

  揚子晚報記者來到網傳抓獲麻某某的石鼓路一小區,在門衛處,正在值班的一名保安告訴記者,確實聽人議論過,說麻某某住在這裏,不過,好像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小區多位居民向記者證實,當時看了網上麻某某的照片,感覺曾住過這個小區。“有個鄰居在電梯裏見過他的,就是這個人。”一位居民稱,這位稱見過麻某某的居民還說出了具體的樓層。記者隨即來到居民們所說的27樓,這是一個點式樓,每層住戶較多。但遺憾的是,記者敲開多戶防盜門後,他們大多告訴記者,都是租住在這裏的。“我知道的大多是租房住的,真正的原主人住這裏的不多。”一名年輕女子告訴記者。

  在樓下,這一說法也得到多位居民的證實。一位老大媽告訴記者,她也聽說過當年南京醫學院的案子,該小區建成有約21年的時間,那時距離案子發生已是六七年後了。“這裏原先是拆遷戶,拆遷後還有一部分安置在這裏的,有一部分後來在別處置房搬走了。”這位大媽說。

  在小區的物管辦公室,一名負責人原本熱心想幫記者查詢麻某某是否是小區業主,但在保安室一詢問後,值班人告訴他有人打過招呼了,隨後這名負責人便一問三不知。不過,有居民推測,石鼓路與南醫大一條馬路之隔,那時麻某某如果住在這裏,作案後再逃回來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記者從南京警方處獲悉,23日清晨抓獲麻某某時,是在他位於玄武區的家中,而並非石鼓路。

  他工作的地方,

  熟識人稱表麵很忠厚

  隨後,記者來到被傳是麻某某工作的單位,在長江路上的這家單位並不允許記者進入。現場一位工作人員稱,並不知道有這回事。

  不過,記者輾轉聯係上了該單位與麻某某有較多接觸的知情人。他稱,單位似乎已跟所有員工打過招呼,不得接受采訪或者透露相關信息。這位知情人告訴記者,他跟麻某某的接觸過程中感覺到,他表麵上是個忠厚之人,誰也沒想到他是潛藏28年之久的殺人凶手。

  “從時間上來看,麻某某在案發時並不在這家單位上班,被抓時確實是在該單位上班,那應該是後來才去的。”該知情人稱,麻某某是一名司機,而他父親是該公司的老司機,可能因為這層關係才進去的。

  在知情人看來,麻某某除了在單位上班,是正式員工,還做名犬的生意,賺了不少錢,而且他老婆還有出租車的業務,女兒好像在江寧上大學,日子過得不錯,卻不知道他隱藏得這麽深。“隻能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正義終將會到來,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怎麽可能藏一輩子。”該知情人感慨地說。

  回顧:當年老師回憶稱凶手作案後逃離時,

  曾被夜巡保安手電筒照見正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係上了當時在南醫大任教的王老師,她向記者回憶起當年親曆整個案子,至今記憶猶新。

  “事發的教學樓是一個回字形,教學樓中央有一個天井,這種結構的天井一般是沒有人去的,但是警方在附近排查的時候到裏麵搜索,打開井蓋找到了女生。”王老師回憶,當時警方經過勘查發現,女生被頭朝下塞進下水道,據判斷被塞下去時處於昏迷狀態,可能是後來窒息身亡。

 案發地點環境俯視圖

  “當時學校有一個保安是第一目擊證人。”王老師說:“這天晚上大約十點半或是十一點,是我們教學樓的熄燈時間。這位保安當班巡崗,來到出事教室的門口時,發現對麵的一個盥洗室有一個人影。當時外麵下著雨,這個人穿著膠鞋,正一邊洗手一邊跺腳,可能想抖落鞋上的雨水。當時保安就大喊了一聲:‘幹什麽的!’,並用手電筒照了一下對方的臉,對方見狀拔腿就跑。”王老師回憶,據說當時這個人從南門(如今靠近漢中路)跑掉了,保安沒有追上,但是因為手電筒那一照看到了嫌疑人的臉,成為了目擊證人。

  王老師回憶,案件發生之前學校是不封閉校園的,但是事發後進行了管製,所有人都要出示證件出入。“警方提取了凶手的DNA,開始在校園內進行比對,對象主要是男性同學和教職工,有的是抽血有的是吐唾液,當時應該是全校的生物信息都被采集了,女同學和女老師也全部被警方詢問過。由於刑偵技術不發達,據說一年內數百個DNA信息被送到北京進行比對。”王老師還提到,當年警方沒有什麽發現後,還將調查範圍擴大到方圓兩公裏的居民小區,每家每戶都有問詢。

  “這個女生當時還是很用功的,成績很好,每天晚上都固定在這個教室自習。”王老師說。

  追凶:28年“命案必破”,

  南京警方的持之以恒畫圓滿句號

  根據警方的調查,1992年3月24日南京警方接到原南京醫學院報警,稱該校學生林某於3月20日晚自習後失蹤。24日下午,林某的屍體在學校教學樓天井內的窨井中被發現。經法醫檢驗,死者係被鈍器擊打頭部並實施強奸後,按入窨井中死亡。

  案發後,南京市公安局高度重視,全警動員、全市發動,抽調數百名精幹警力組成專案組,連續數月開展大規模走訪調查和摸排等工作,核查線索數千條,走訪排查人員超過1.5萬人,但囿於當時條件所限,案件沒有取得突破。

  “3.24”案件是南京市為數不多的惡性大案,至今仍是全國關注的有影響殺人案件之一。死者母親每年3月24日或赴南京或打電話向公安機關詢問案件偵破進展。南京市公安局幾代刑偵人,始終牢記“命案必破”職責使命,多輪次組織開展專案攻堅。

  2018年6月,結合全省命案積案攻堅會戰,南京市公安局進一步加強對該案的攻堅力度,成立“3.24”命案積案偵破工作領導小組,抽調民警成立工作專班,固定人員、固定場地、集中辦公,明確“案件不破、人員不撤”,全力投入到新一輪的案件偵破工作當中。

  破案:28年的堅持與堅守,

  南京警方綜合利用最新技術抓到了

  據南京警方介紹,在最近的一年多來,專案組多次召集包括曆屆專案組老同誌參加的座談會和案情研究會,回顧梳理當時偵查經過,並對當年120多本案卷全部建檔、逐一梳理分析。專案組主動出擊,派辦案民警分赴浙江、江西、山東、四川等10餘省,行程近2萬公裏,對重點人員開展深度調查,對過去未排否的重點人員逐一查證見底。同時,不間斷地與全國、全省以及河南、安徽等重點省份兄弟單位進行交流溝通,進一步分析研究案情。

  2月19日,案件取得重大突破。經深度應用最新刑事技術,在徐州警方配合下,明確該市沛縣一麻姓家族人員中有重大作案嫌疑。接報後,專案組民警立即兵分兩路,一方麵趕赴徐州開展進一步核查,另一方麵組織對該家族在南京人員進行走訪調查,並將符合嫌疑人年齡特征的人員作為重點進一步工作。2月23日淩晨,發現居住在南京市玄武區某小區的麻某某DNA數據與嫌疑人完全一致,具有重大作案嫌疑。23日淩晨6時許,辦案民警在麻某某家中將其抓獲歸案。經審訊,麻某某交代了二十八年前在原南京醫學院將林某強奸並殺害的犯罪事實。

  探訪嫌疑人徐州沛縣老家

  疫情防控采集DNA帶來突破性進展

  24日下午,記者來到沛縣何莊村(原屬鴛樓鄉),找到麻某某的部分親屬及其鄰居。據多位被訪人證實,麻某某平時很少回家,父母幾年前回家休養,他隻在清明節前後回家探望,與老家親屬聯係不多。知情人還透露,前不久疫情防控中,當地派出所采集到麻某某親屬的DNA數據信息,從而使得案件迎來突破性進展。

  嫌疑人小時候“不好管教”  與親戚關係疏遠

  鴛樓村位於沛縣鹿樓鎮西北部,距離縣城約20公裏。從蘇高速S69豐沛出口下,行駛約8公裏就到何莊村村口。

  24日下午,記者驅車駛近村口時,一條紅色綢帶擋在路中央,旁邊設置了一處疫情防控點。記者看到,防控人員對來往車輛進行了細致的登記、檢查。工作人員表示,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檢查點24小時專人守候。

何莊村村口的疫情防控檢查點

  記者采訪得知,鴛樓鄉經區劃調整,現分成鴛樓村等多個行政村,而麻姓村民主要集中居住在鴛樓村南側的何莊村。村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何莊村現有人口800多人,其中麻姓約占據了近十分之一。

  “麻姓親屬主要分成兩支,大部分都生活在村裏。”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麻姓家族走出去的不多,麻某某和父母是為數不多走出沛縣的。

何莊村內景:馬莊橋

  麻軍是麻某某的堂哥,他告訴記者,麻某鋼小時候曾在村裏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小時候非常頑皮,父親經常說不好管教。”不過,麻軍表示,麻某某父親很嚴厲,在南京定居後,他曾聽說因為管教已成年的麻某鋼,父子倆還鬧到了派出所。不過麻家親屬對麻父印象不錯,老家親戚到南京辦事時,時常要到麻父家裏探望,“老爺子很熱情,總會在家招待老家人。”

  在南京定居後,麻某某隻在清明節前後,陪著父親回鄉祭祖。麻某某跟老家親戚很少往來,見麵也就是禮節性寒暄一下,一般都是辦完事就離開。麻某某後來給麻軍的印象是穩重了很多,不過說話做事看起來很疏遠。

  幾年前,麻父麻母回到老家休養。麻軍告訴記者,麻某某的母親身體不好,常年臥床,此前在南京時就是聘請保姆照顧。他聽說麻父麻母兩口回老家定居,主要是為了節省請保姆費用,如今,麻父母居住在鄰村,支付一些報酬後,由麻姓親戚照看。

  麻軍是在前年春節見到了麻某某,他回家探望了一下父母後就匆匆離開。

  疫情防控中采集了麻姓親屬DNA

  根據警方通報,此次案件告破,采集到麻姓親屬DNA數據起了重要作用。那麽,這些關鍵數據如何獲得的,記者在村裏采訪了麻姓親屬及相關知情人。

  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鹿樓鎮與山東濟寧相鄰,人員流動性大。疫情爆發以來,村裏建立起多個防疫檢查點進行嚴密防控。前不久,鴛樓派出所在執行疫情防控任務時,需要對防疫人員及其近親屬進行隔離觀察,其中有麻姓親屬在此次隔離名單中,他的DNA相關數據也被采集。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此次隔離觀察後不久,沛縣警方專門針對麻姓家族人進行了詳細排查,先後采集到村裏多名麻姓親人的DNA樣本,並對麻姓親人的家係進行了調查。此後,村裏人才聽說了麻某某就是28年前命案的嫌疑人。

  記者24日聯係沛縣警方求證該信息時,警方表示案件正在調查中,暫不便對外披露詳細案情。

  受害人師姐和警方辟謠:

  師兄通過獲取DNA驗凶消息不實

  南京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關於網傳的受害人師兄妹提供破案線索,純屬謠言。這位負責人稱,公安機關收集辦案證據,均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並嚴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在案件偵辦中,專案組沒有收到網傳的受害人師兄妹提供的任何線索。

  而梳理此前網上對於破案手段的諸多猜測,謠言甚多。如受害人林伶的師兄建了一個群,通過凶手的DNA樣本不斷進行比對,借口武漢肺炎,找到了凶手舅舅,從而上門對凶手進行抽血,並報警。不過不少網友表示,這段破案經過裏有多處漏洞,並且舅舅的DNA中Y染色體不可能和凶手相同。

  對此,2月24日,南京警方進行了辟謠,稱此為不實消息。

  畢業於南醫大的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的徐文健醫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受害人是低她兩屆的學妹,她的好朋友和同學跟她是好同事。“在我們南醫大人裏麵,不存在這個群,所以就不存在這些人,這種說法也不存在。像這種行為已超出了法律允許的範圍,明顯不合適。”她說。

  律師:已立案不受追訴期限製

  對於追訴還有“兜底”條款

  28年前的命案被偵破,讓不少網友又討論起追訴時間的問題,這一問題在一些時間久遠的懸案中也常被提及。江蘇國泰新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愛東律師告訴記者,1979年刑法中,犯罪分子被采取強製措施後不存在追訴期,而1997現行刑法中,隻要立案偵查後,就不受追訴期限製。不同量刑標準的犯罪行為,追訴期也不同,對於最高可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等的犯罪行為,追訴期為20年。

  “而實際上就算有案件沒有立案,又過了追訴期,對於最高可判決死刑的犯罪行為,還有一個“兜底”條款。隻要經過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無論多久都可以進行追訴,所以說目前這個所謂時效性的限製,並不用擔心時間久遠犯罪分子就能逍遙法外。”劉律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