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10 萬人在線看春晚,屏幕刷滿“武漢加油”!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0 年鼠年春晚 NICO 直播刷新記錄  觀看人數超 10 萬,彈幕 3 萬 5 千條。 這個記錄是 4 年來的新高,打破了 2016 年 9 萬人次的記錄。



1 月 24 日除夕夜,春晚無疑是每年春節裏中國人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在鄰國日本,視頻網站 NICONICO 也同往年一樣於同一時間轉播了中國春節聯歡晚會。





本次在日本的直播前特別節目中,和去年一樣也是四位主持人登場。分別是將中國春晚推向日本第一人——耿忠女士;櫻庭奈奈美(著名演員);大家熟悉的網絡節目製作人,山下智博,還有日本人氣網紅陳曉夏代。



與去年相比,2019 年豬年春晚 Nico 直播的觀看人數超 7 萬,彈幕超 4 萬,而 2020 年鼠年春晚直播刷新了更多的記錄:

觀看人數超 10 萬,彈幕 3 萬 5 千條。

這個記錄是 4 年來的新高,打破了 2016 年 9 萬人次的記錄。

在給出的調查問卷中,27.9% 的網友看過之前所有的 Nico 直播春晚,36.1% 之前看過一次,剩下的 36.1% 今年是第一次看。嘉賓們之後展開了針對中國 APP 的討論,同時提到了荒野行動、抖音、奶茶 等同時在中國和日本流行的服務。



今年四位嘉賓拿春晚與 NHK 的紅白歌會相比較,討論讚歎春晚的豪華規模以及在中國的家庭凝聚力與民族凝聚力。同時熱議參加演出的演員明星對春晚的高度重視與責任心,不計時間成本反複練習與彩排。結合出演春晚的明星,討論了今年中國 7 部賀歲電影因肺炎問題全部停演,改換網絡看賀歲電影過春節的新形態,並特別提及春晚臨時增加 " 眾誌成城抗肺炎 " 的特別節目,呼籲全國團結一致戰勝災難,期待春晚的歡樂能夠引領中國人走向美好的新年!

本次網絡直播中,不少日本網友表示 " 來中國出國差之後就對中國產生了興趣 "," 我超喜歡三國演義 "。同時大家也討論了中國都方言之間聽起來幾乎都是不一樣的語言。每次翻譯結束時,日本網友們都會一致感謝並誇讚同聲傳譯和字幕翻譯,說 " 實在是太棒了 "" 幫大忙了 "。對過年吃餃子的話題評論很多。也想吃中國餃子。對春晚的豪華陣容、大型舞台、以及高科技的影像、5G技術等非常驚訝,喜歡美女、喜歡成龍、喜歡黃曉明 。同時對武漢肝炎患者擔憂、也說:武漢加油!

和去年一樣,日本網友們都已經記住了德雲社那 " 聽不懂的相聲 ",管小品叫 " 新喜劇 "。一曲 2019 最流行曲之一的《野狼 disco》春晚版,更是讓網友們見識到了中國嘻哈的風味。





陳偉霆,張藝興的《過年迪斯科》也炸出不少彈幕出來。

" 我好像有在電視上見過他。"

" 好帥啊 "

" 是中國的 SMAP 嗎?"





節目結束了,到主持人說話時間,畫麵突然播放到武漢疫情,彈幕突然猛增,武漢許多醫護人員無法回家過年,奮戰在一線,在同聲翻譯下,日本網友紛紛刷起了:" 武漢加油 "," 中國加油 "。









接著是賈玲等人演繹的小品《婆婆媽媽》,一到表演的時候,同聲翻譯便下線了,對於小品在演什麽,日本網友隻能靠猜,可小品一旦觀眾被逗笑,發出 " 哈哈哈哈哈 " 的時候,聽不懂很著急的日本網友隻能發彈幕:" 翻譯人呢?"," 怎麽這塊就沒翻譯啦!"



等到了雜技節目,日本網友終於能看懂了,畢竟不需要會中文。這時的彈幕也多了起來," 好厲害啊 ~~" 之類的彈幕開始刷屏。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和河南分會場的超大規模大手筆團體演出,日本網友也是表現熱烈。大灣區分會場成龍一開口,網友們都沸騰了。" 是真的成龍 " "Jackie Chan!!"



" 這是之前電影的主題曲 "" 成龍!"" 成龍龍龍龍 "" 成龍啊啊啊啊啊啊 "

而河南分會場,人數實在過多,網友們都驚呆了。不僅有 " 這是 CG 嗎?"," 這個場麵看了就讓人想到是中國 "," 這得有多少人啊!?",感慨中國人實在多。同時對於 CG 技術,表達了 " 是 CG 嗎?好像科幻電影 "、" 看不出 CG 和背景的區別 " 等極高評價。





當 90 歲郭蘭英登場合唱《我的祖國》時,日本網友通過字幕發現這位老人家 90 歲還能登台演出並且發揮穩定,驚呆了。

" 真的假的?"

"90 歲還能唱歌,實在是太厲害了。"

" 致敬 "



在北京時間淩晨 12 點前,即將進入新年進入倒計時。此時的在線人數已經突破 10 萬人。



新年的鍾聲敲響後,網友們則刷起了滿屏的 " 新年快樂 "。







對於今年的春晚直播,80.4% 的網友都表示 " 特別讚 ",覺得 " 一般般 "、" 不咋樣 " 的網友則隻有 3%。

今年的春晚,你覺得怎麽樣呢?

來源:環球網綜合 / NICONICO、東京新青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