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高校學中文“並不輕鬆” 就算母語是中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美國數據網站Statista的統計顯示,在2018-2019學年度,有接近37萬中國留學生在美修課。中國學生在外,除了學習當地文化,不少學生還願意選中文課或中國文學相關課程。有些人可能為了“偷懶”賺學分,有些人則想從外國人的視角來認識中國文化。當然,在美國的中文教室裏未必很輕鬆,就算母語是漢語,也並非就比外國學生有優勢。

在美國西海岸某大學的一門中國文學課上,《環球時報》記者通過學生們的麵孔和名字發現,有一多半學生來自中國。老師在講台上耐心地解釋著杜甫的詩句時,有同學卻在座位上用平板電腦看視頻。一名在該校擔任了3年助教的博士生告訴記者:“一些中國學生會紮堆選修中文課,他們認為中文課更加簡單,不費什麽力氣就可以學好。”

在美國的大學,中文課程一般分為兩種:語言課和文學課。語言課的內容是漢語的聽說讀寫,僅對母語非中文的外國學生開放;而大多數文學課則沒有任何限製,個別高難度的課程可能會需要學生達到一定的現代漢語或古代漢語的水平,但絕不會把母語是中文的學生拒之門外。許多中國學生會選取這類課程,不少人是因為興趣,但不可諱言的是也有學生想以此輕鬆拿到學分、通過考試。

但是,中國學生修中文相關課程,真的有優勢嗎?記者了解到,大部分美國大學中的中國文學課針對所有文化背景的學生,因此所使用的材料100%是英語材料。學生需要閱讀文學作品的英譯版本、相關的英語學術文獻,最後的課堂作業和考試也要用英語完成。舉例來說,老師布置了一篇魯迅的小說,如果學生隻閱讀中文原文而不讀其英譯,就難以在作業和課堂討論中引用小說中的內容。這種中國文學課的英語論文作業中,要使用大量的文學、曆史以及社會學的英語專業詞匯和概念。這些內容對所有的學生來說都是新的,中國學生也能從中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除了語言方麵的困難,在美國上中國文學課更具有挑戰性的是內容分析和理解,從這方麵來說,中國學生也能學到不少新知識。海外漢學的研究角度和方法都與中國本土研究十分不同,常常需要思考的問題也不一樣。另外,專攻這方麵的外國老師都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國文學素養,也能判斷學生的回答是否具有原創性。有趣的是,美國大學的課堂注重學生銳意創新,記者了解到一些作業會要求學生選取《水滸傳》中的一段寫成英文劇本,或者將喜歡的一句中國古詩畫成一幅畫。

基於以上原因,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選修中文課程時,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學術興趣和職業發展,選修真正對自己有用的課程,不要存有投機取巧的心態。另外,也不要帶有優越感,切忌驕傲和“輕敵”,要虛心學習、認真對待,才能有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