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皇帝新裝”:1499元的飛天茅台成本隻有100元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茅台越貴,買的人越多。需求越大,溢價空間越大。漲價前景好,囤酒的人增多。囤酒不喝,價格越貴……環環相扣,要求其中每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不然一損俱損。

中國女人的夢想,是鑽石。中國男人的鑽石,是茅台。

許多男人都勸自己的女友,鑽石的成分就是碳元素,結構和木炭稍有差異,除了硬,本身毫無真實價值。但他們卻很少勸自己,茅台就是一瓶酒精飲料,百元成本,神乎其神的味道並不源於味蕾,而是精神想象。

我們曾創造無數神話故事,想象力不是問題。資本家借助人們的想象力,靠“編故事”創造出一個個商業神話。於是,茅台似乎有種神秘力量左右消費者,把商超櫃台變成國慶的火車站。

相比鑽石故意控量提高價格,茅台確有其稀缺性,茅台鎮7.5平方的核心產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空氣中的微生物無法複製,換個地方,酒味兒就變了。這是茅台的護城河,但不是成功的關鍵。

舉個例子,2018年,茅台酒的產量接近5萬噸,1954年時僅100噸左右,產量增加了500倍。製作工藝上,茅台沿用的是“端午製曲、重陽下沙、高溫發酵、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傳統製作方法。

在稀缺性上,茅台的過去比現在更為稀缺,但此前一瓶難求的是“國酒”汾老大和“酒王”五糧液。

茅台酒和茅台股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是2013年,那時,茅台酒營收超越五糧液,茅台股百元起步,成長為如今的千元股王。

茅台的成功在於營銷,在於充分發揮人們的想象力,給他們穿上“皇帝的新裝”。

從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怒擲酒瓶振國威”,到模棱兩可的年份勾兌酒,以及過去十幾年對“國酒”、“國宴”的孜孜追求,都在讓喝酒的和囤酒產生一種別樣的身份想象,前者是尊貴的成功人士,後者是收藏藝術家。

光有尊貴與藝術的想象還不行,還要為他們定個價,尊貴和藝術哪有價?往高了定唄。按照93%的毛利率,售價1499元的飛天茅台成本隻有100元,消費者要花3000元才能買到。若是八九十年代的老酒,一瓶能賣到百萬。

明麵上大家都在喝酒,但有人喝的是浪漫,有的人喝的是尊貴。“茅台教父”袁仁國在白酒界混跡多年,太明白人們想要的是什麽了。

2012年,茅台先後經曆爆炒和冷眼,眼看價格走跌,袁仁國要求經銷商“53度飛天茅台的零售價不能低於1519元/瓶,誰低價賣酒取締誰,毫不含糊”。

當時,袁仁國還要求每個經銷商回去以後必須要開微博,每天必須要在微博上宣傳茅台,對於在網絡上攻擊茅台的聲音要反擊。於是,價格穩住了,酒桌上喝茅台的人依舊尊貴,囤酒的藝術家們也不慌了。

袁老板的做法不是自己瞎想的,而是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19世紀的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曾說,“任何工業社會,金錢力量是榮譽最後依據的基礎,表現金錢力量的手段就是有閑和財務的明顯浪費。”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有錢才是大爺,想讓別人知道你是大爺就不幹事,或者可勁兒花錢。在修行“996”福報的如今,想閑下來很難,唯一帶來榮譽的就是消費,消費越高,榮譽越高。於是,有些商品20賣不出去,標價200就成搶手貨,這就是凡勃倫效應。

這個理論,馮小剛電影《大腕》裏的精神病人李成儒理解的很清楚:什麽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麽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於是,這就形成一個茅台酒致富的鏈條:茅台越貴,買的人越多。需求越大,溢價空間越大。漲價前景好,囤酒的人增多。囤酒不喝,價格越貴……環環相扣,要求其中每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不然一損俱損。

但這條致富鏈中,茅台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拿飛天茅台舉例,茅台酒廠辛辛苦苦5年出酒,賺個1000多元,黃牛就蹲在商超門口,轉個手就能賺同樣的收益甚至更多。囤酒的藝術家們把酒賣到百萬一瓶又不會和茅台分成。一旦風險來臨,茅台第一個受傷。

所以,現在的茅台喊著“酒喝不炒”,因為茅台管理層真不知道民間囤著多少酒,一旦哪天茅台酒價回落,囤酒的信心不足,一起把酒全搬到市場上,引發的連鎖反應誰也不敢預計。

節前,市場上曾傳出茅台酒批價下調的消息,茅台市值一天蒸發700億元,可見茅台酒價波動的威力。

尺度相信,上麵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明知道擺在麵前的是100元的酒,也要花幾千元去搶購,因為茅台依舊是彰顯尊貴的較好方式之一。我們應該慶幸中國隻有一個茅台,這身搞得定中國男人的“皇帝新裝”。

也許,很多男人都勸過自己,茅台隻是一瓶酒,但後來放棄了。因為他們勸女友鑽石沒有價值的時候,被罵得狗血淋頭,抱著枕頭躺在沙發上借酒消愁。最後,不僅女友會得到鑽戒,未來的老丈人和小舅子還會得到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