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千古探秘——考古與發現》近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展,260多件(套)國內曆年出土的文物精品將與參觀者見麵,其中3具躺在玻璃櫃中的幹屍極為引人注目。
商代甲骨、周代侯馬盟書、古西域千年幹屍……今天,《千古探秘——考古與發現》將在首都博物館開展,260多件(套)國內曆年出土的文物精品將與參觀者見麵。
此次展覽在首博地下一層A廳展出,展覽匯集從商周時期、漢唐元明清時期至現在的墓葬和遺址的考古發現。
展廳內的新疆墓葬考古區,3具躺在玻璃櫃中的幹屍極為引人注目。3具幹屍分別為一個嬰兒、一個武士和一名婦女,幹屍身形、身上的衣物等都保存完好,其中婦女的頭發為褐色,頭戴插著羽毛的氈帽,麵容清晰可辨;武士身旁則有箭、弓等物;嬰兒的全身都被衣物包裹,眼睛上蓋著兩塊彩色石頭,身旁放著用羊的乳房縫製的奶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atchpic/D/D7/D76733ED1C7C442002877D0B29A390F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嬰兒幹屍引來眾多參觀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atchpic/C/C7/C75893EE26DC9B37023B99F988B6987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西域女幹屍麵容清晰可辨。 本報記者歐陽曉菲攝
王武鈺說,3具幹屍的運送和保護要求非常嚴格,“溫度不能超過24℃,濕度得在35%以下,以保證其不受潮,不被細菌侵害。”運送到京後,幹屍被立即裝至特製玻璃櫃中,櫃中的溫度和濕度均可通過無線設施監控。
據了解,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票價30元。
互動
觀眾可參與破解千古之謎
展廳內最後一部分為“千古之謎”。展櫃中展出了考古中發現的一些未知用途的器物,如銅構件、像梭子一樣的物件、動物骨刻等。“至今考古學家也難以確定這些器物的名字和用途。”
王武鈺說,此次首博特意在展廳內設置了供觀眾留言用的本和筆,“觀眾中有知道的、感興趣的,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說不定其中就有一些有參考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