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6日,出生於1968年11月的山東泰安人翟墨,在中央電視台、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以及日照市政府的支持下,從黃海之濱的日照起航,開始了他的首次環球之旅。他所駕駛的帆船被命名為“日照”號。
“日照”號起航後,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馬達加斯加、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桑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途經40多個國家和地區,曆時近2年,航程33467海裏,於2008年12月12日抵達南中國海,首次駕駛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回到中國。同時,翟墨也獨立完成了中央電視台《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環球紀行》電視製作行動海上路線的拍攝任務。
2009年2月12日,翟墨駕“日照”號抵達三亞,經過維修調整後,踏上歸航日照之旅,途中對深圳、廈門、上海等地進行了訪問。
昨天上午,翟墨駕駛“日照”號抵達日照市萬平口一號碼頭,為其環球航行畫上圓滿句號。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帆船協會副主席韋迪稱,翟墨是中國單人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創下了無動力帆船環球航行的中國紀錄。
■對話
瘋狂地想下海漂流
記者:你是畫家,可為什麽要選擇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領域挑戰?
翟墨:我航海的念頭是10多年前一次畫展上首次出現的。那時很多國外的航海愛好者都有過長距離航海的經曆,中國沒有,很刺激我。
我喜歡畫畫,也喜歡航海,10多年來陸陸續續在中國海進行過一些創作和挑戰,這次環球航海隻是挑戰的延續。
記者:航海是一件很艱苦的事,你沒事時重複得最多的事是什麽?
翟墨:發呆。有時連續幾個小時都不會動一下,看著日出日落感慨大自然的奇妙。有時我也在想我為什麽要選擇一個人孤單地漂在海上,又為什麽要遠離美好的陸地生活。可每次回到陸地後,又瘋狂地想下海漂流。
記者:你最長的一次漂流是多長時間,怎麽解決的?
翟墨:最長的一次是29天沒靠岸,一直看不到海岸線,就按著GPS的路線一直這麽漂著,累了就靠在甲板上睡會。睡覺時把腳拴在方向盤上,一有大風浪腿腳可以立即調整方向。
記者:在海上生活,哪些方麵最困難?比如上廁所。
翟墨:的確。在海上航行不僅要克服暈船、風浪、海盜、鯊魚,還需要克服吃喝拉撒等係列問題。上廁所是個大難題,每次要小便,一個風浪打來,立馬又憋回去了,如此反複很是難受。
做飯也是個問題,好在船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有電磁爐,可以插電做飯,但很少能吃上新鮮的蔬菜。偶爾會釣釣魚吃。
■航海故事
誤入美國海軍基地
去年7月份,翟墨因帆船出了故障,誤入美國在印度洋的海軍基地,被關押了一天。
翟墨說,當時帆船方向舵的螺絲被風浪打斷了,隻能啟動備用舵靠人力掌舵航行。備用舵必須一天24小時地扳著,否則,一放開船就打轉,浪一衝就很危險。“如果能夠這樣堅持10天,就能到馬達加斯加;如果不能堅持,可能就是船毀人亡。”第二天,翟墨和國內的朋友和澳洲海事局通了電話,如果10天後他沒到,就幫他發求救信號。
就這樣支撐了5天5夜,翟墨冒險向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島靠過去,沒想到,卻誤入英屬迭戈加西亞島美軍基地。由於被懷疑是間諜,翟墨被美國大兵們抓去檢查、盤問。
“當時太累了啊,隻想著能漂到這個地方已是幸運,他們問話的時候,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怎麽樣都無所謂了。”翟墨說。
後來,美軍官兵們知道了翟墨在環球航行,就幫他修好船,但要求他第二天一早務必離開。翟墨說,他當時真的希望美軍能多關押他幾天,就可以休整一下了。本報記者夏命群
■“日照”號帆船環球航海路線
2007年1月6日起航日照世帆賽基地→菲律賓三寶顏→印尼雅加達→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島→塞舌爾→南非理查茲貝港→南非伊麗莎白港→聖赫勒拿島 →巴西福塔萊薩港→法屬圭亞那→委內瑞拉瑪格麗塔島→巴拿馬運河→墨西哥阿卡普爾科→美國夏威夷→關島→2009年8月16日歸航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