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範圍內,模特低齡化已成為趨勢。低齡模特,遊走於青澀與成熟之間。
記者在“2009年亞洲小姐廣西賽區”海選現場看到,有不少青澀的麵孔穿梭其中。廣西賽區獨立承辦單位今創意商務策劃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剛說,本次大賽共有358人報名參賽,年齡最小的14歲,共有5名,18歲以下的占總報名人數的35%。
雖然對於模特的年齡並沒有強製性的規定,但模特職業的特殊性給年齡帶來了特定要求,“青春飯”成為這一職業的代名詞。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低齡“模特”對於模特職業並不了解。對於她們來講,做模特意味著可以穿漂亮衣服,可以掙錢,或者增加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有了一個跟外界接觸的渠道,好奇心的驅使和利益的驅動占主要因素。
今年22歲的李菲是廣西政法學院律師事務專業大三的學生,模特從業已有4年。李菲所簽約的模特經紀公司,目前有200多名簽約模特,最小一名的是16歲的初三學生,大部分模特則在18歲左右。
麵對目前低齡模特的湧現,李菲說,這些孩子大都是90後,他們看似早熟,但實際上並不成熟。模特這個圈子相對比較小,如果在很小的年齡就進入到模特這個圈子裏,接觸的東西和學到的東西是有限的,等到由於年齡增大而必須走出這個圈子再擇業時,就難了。
曾在2007年打入東盟形象禮儀小姐決賽、又參加過2008年中國小姐比賽等多次比賽的朱雲婷坦言,模特圈子很複雜。她認為,沒有一定的閱曆和判斷力,還是需要謹慎一些。
評委潘玉梅認為,這些低齡孩子,大部分對模特這個行業並不太了解,她們往往覺得隻要人漂亮、長得高就可以,文化並不太重要,但實際上,很多知名的模特都是具有高學曆的。她認為14歲左右的年齡,正是學文化、打基礎的階段,由於參加模特比賽需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和時間,勢必會影響到她們的學業。
“從低齡孩子整體而言,參加類似的選秀比賽,還是弊大於利”,潘玉梅說,但她並不否定極具模特天賦的孩子通過參加模特比賽快速發掘潛力。“不過,這隻是極少數”,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