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生活像坐監不如歸去? 美國夢成“雞肋”華人苦掙紮

生活像坐監不如歸去? 美國夢成“雞肋”華人苦掙紮

文章來源: 人間HYDE 於 2009-08-10 01:05: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美國《僑報》報道,早年中國人移民赴美多是為了錢,今天中國大陸生活好了,很多人想回國可又猶豫不決。真是當年出國難,如今回去也難。大家當年出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現在回去難,各家有各的難處。



  做了“房奴”,想回去很難
  十年前從上海考察赴美,後留在美國學英文的Kevin說,這一年多來,他和餐館的工友們常討論是回國還是留在美國。赴美前在上海某公司做財務主管的 Kevin算過,現在人民幣比美金是六點幾的比值,如降到六點以下,“呆在美國根本就賺不到錢,錢也就寄不回去了,那還有什麽意思?”

  Kevin同事中沒有綠卡的或正在辦綠卡的都回國了。同他一起在廚房做的工友,半年前即放棄了美國夢,回到杭州開了間酒吧,很讓人羨慕。他說:“許多有綠卡的也在考慮,放棄綠卡還是等公民,有不少人在猶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3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入籍是華裔移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許多人苦於語言障礙,考過公民考試比登天還難。圖為在洛杉磯舉行的萬人入籍儀式。(美國《僑報》/邱晨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5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車衣廠打工是很苦的活,可這卻是華人在美國的傳統職業之一。圖為在衣廠打工的華裔移民。(美國《僑報》/邱晨攝)

  Kevin很認真地想過回上海的事,但南加的房市尚未複蘇,手上的房子現在出手就虧大了。可不出手,硬挺著,日子很難熬。他把現在的狀況稱為“掙紮”。Kevin盼望房市盡快複蘇,他的房子即使不賺錢也不虧錢就好,“房子出手了,來去就自由了”。

  Kevin是在房市泡沫最大時貸款35萬買的房,其中9萬美元是市府優惠低收入家庭免息貸款。Kevin在洛杉磯城中一家中餐館做廚師,金融風暴之前,月供房貸款約占其月薪的30%。近來生意不好,餐館的老板為了不解雇員工,給每個員工都減了薪,Kevin的收入減少了30%。“現在每月要付的房貸款占到了月薪的70%。”Kevin坦承,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前段時間,總統奧巴馬的救房市新政策出台,他便大著膽子給貸款銀行 CALIFORNIA HOUSING AGENCY打了電話,希望能獲得幫助。當時銀行沒拒絕,他還對總統的政策很有信心——“保家救市”計劃讓他在破產邊緣又看到了希望。可他左等右等申請批不下來,重要原因是,他還沒有真正欠過銀行放貸的月付金。依以前的收入,Kevin除了交房貸款和地稅外,每年還可寄錢回上海奉養90多歲的老父,但今年經濟狀況不佳,給老父親的錢暫時沒寄。

  Kevin說,省吃儉用也要存些錢,以便經濟形勢更糟時應急。Kevin真想回國,“在美國要辛辛苦苦做到67歲才能退休,為什麽要幹到67歲呢?”他的結論是,“打工的在美國呆不呆得下去,主要是看美國經濟狀況如何。”

  人到中年,回去做什麽?

  加州預算短缺,州長砍了州府大部分機構的經費,這意味著州裏許多重要服務項目將受到衝擊。

  儀麗莎是擔心會受影響的華裔家庭護理員。州政府每個月允許她做74小時的家庭護理工作,每小時支付9元。若州預算進一步削減,她飯碗難保。儀麗莎擔心地說,在目前經濟形勢下,找其他工作很困難。

  “可回北京也不現實。”儀麗莎剛剛從北京探親回到洛杉磯,“國內物價很高,拿1百元人民幣到超市,沒覺著買什麽,錢就用完了。”

  儀麗莎身材頎長,外表很幹練,隻是雙鬢略顯花白。她原在北京一所高校教書,10餘年前移民來美,為了生存她什麽都幹:做過電視廣告模特、自己開過公司,她現在在照顧一名80多歲的“老白人”。聽得出,她不僅是在打工掙錢,她對看護對象特別有愛心。她疑惑:“出來沒後悔過,可現在回國能做什麽呢?”

  生活像坐監 都是為了子孫

  “古董張”從香港移民赴美,10餘年前唯一的女兒嫁回了香港,不通英語的兩夫婦因此在生活上、生意上失去了翻譯。雖然經濟無憂,可乏味的日子讓他們常抱怨:“在美生活如同坐監。”

  “古董張”夫婦住在遠離華人聚居區的洛霍雅,鄰居都是有錢白人,他們除了每月邀票友到家中一起唱幾小時的京戲外,實在沒有什麽娛樂生活。10年前老兩口就常念叨著回歸香港,張太太更是每年都回香港住上幾個月,一來看女兒,二來會會朋友,發泄一下由於語言不通而積聚在胸的鬱悶。

  “語言不通的苦楚,外人很難體會得到。”張太太說,由於語言障礙,他們做生意要跟客人比比劃劃,開車出遠門要請朋友當司機。一次古董張夫婦在朋友家打牌回來晚了,路牌上的英文記不得,平時路上的建築物、樹木這些可判定方向的標記全看不清,又無法問路,一通“瞎”開,老兩口差一點闖入墨西哥邊境。

  最近,夫婦倆突然邀請朋友聚會,把剛剛從香港來美的外孫女介紹給大家。外孫女今年初中畢業,自己決定來美國讀高中。“古董張”說,“年年鬧著落葉歸根回香港,這回是徹底走不了了。”

  美國福利勝過孝子

  十餘年前隨兒子從上海移民赴美的金伯伯(化名),兩年前入了美國籍,住上了老人公寓,也享受到了聯邦政府的各種福利。可他心中老是高興不起來:父子間常鬧別扭,金伯伯指責兒子不孝。

  近來父子間越鬧越僵,金伯伯甚至放話說要回上海,到閨女家養老。親戚朋友都為金家父子捏把汗,真怕事情再僵持下去,老伯真的放棄美國生活回上海。

  可金伯的兒子既不擔心老爸回離他而去,也不主動緩和僵局。他心裏有譜——老爸在美有美國福利看病有紅藍卡,不花一分錢,怎麽舍得回去?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博索納羅:被強製戴電子腳鐐無比屈辱 我已經70了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文科專業大批裁撤後,理科專業的消亡也開始了
被邊緣化處置 他可能是被紮克伯格傷害最深的人
參加演唱會致不倫戀曝光 美國科技公司總裁辭職

24小時討論排行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官方數據的泄露,杭州"糞水"水一個月前已經爆發了
美籍華人商務部員工前往中國探親後被禁出境
中國國防部:中越將在廣西舉行首次陸軍聯訓
中國記協何時最勇敢?在安全的時候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5年人口暴漲近500萬,它憑什麽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七大任務,網民如何理解?
《華爾街日報》回懟特朗普:沒在怕,法庭見!
川普孫女慶14歲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連發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丁家喜律師:"我愛你們,但我不能放棄理想和信念"
美國加州洛杉磯汽車衝撞人群案,司機被控上庭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生活像坐監不如歸去? 美國夢成“雞肋”華人苦掙紮

人間HYDE 2009-08-10 01:05:04

據美國《僑報》報道,早年中國人移民赴美多是為了錢,今天中國大陸生活好了,很多人想回國可又猶豫不決。真是當年出國難,如今回去也難。大家當年出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現在回去難,各家有各的難處。



  做了“房奴”,想回去很難
  十年前從上海考察赴美,後留在美國學英文的Kevin說,這一年多來,他和餐館的工友們常討論是回國還是留在美國。赴美前在上海某公司做財務主管的 Kevin算過,現在人民幣比美金是六點幾的比值,如降到六點以下,“呆在美國根本就賺不到錢,錢也就寄不回去了,那還有什麽意思?”

  Kevin同事中沒有綠卡的或正在辦綠卡的都回國了。同他一起在廚房做的工友,半年前即放棄了美國夢,回到杭州開了間酒吧,很讓人羨慕。他說:“許多有綠卡的也在考慮,放棄綠卡還是等公民,有不少人在猶豫。”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3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入籍是華裔移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許多人苦於語言障礙,考過公民考試比登天還難。圖為在洛杉磯舉行的萬人入籍儀式。(美國《僑報》/邱晨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hqhr/hrdt/200908/10/U98P1T68D175052F1025DT20090810090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在車衣廠打工是很苦的活,可這卻是華人在美國的傳統職業之一。圖為在衣廠打工的華裔移民。(美國《僑報》/邱晨攝)

  Kevin很認真地想過回上海的事,但南加的房市尚未複蘇,手上的房子現在出手就虧大了。可不出手,硬挺著,日子很難熬。他把現在的狀況稱為“掙紮”。Kevin盼望房市盡快複蘇,他的房子即使不賺錢也不虧錢就好,“房子出手了,來去就自由了”。

  Kevin是在房市泡沫最大時貸款35萬買的房,其中9萬美元是市府優惠低收入家庭免息貸款。Kevin在洛杉磯城中一家中餐館做廚師,金融風暴之前,月供房貸款約占其月薪的30%。近來生意不好,餐館的老板為了不解雇員工,給每個員工都減了薪,Kevin的收入減少了30%。“現在每月要付的房貸款占到了月薪的70%。”Kevin坦承,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前段時間,總統奧巴馬的救房市新政策出台,他便大著膽子給貸款銀行 CALIFORNIA HOUSING AGENCY打了電話,希望能獲得幫助。當時銀行沒拒絕,他還對總統的政策很有信心——“保家救市”計劃讓他在破產邊緣又看到了希望。可他左等右等申請批不下來,重要原因是,他還沒有真正欠過銀行放貸的月付金。依以前的收入,Kevin除了交房貸款和地稅外,每年還可寄錢回上海奉養90多歲的老父,但今年經濟狀況不佳,給老父親的錢暫時沒寄。

  Kevin說,省吃儉用也要存些錢,以便經濟形勢更糟時應急。Kevin真想回國,“在美國要辛辛苦苦做到67歲才能退休,為什麽要幹到67歲呢?”他的結論是,“打工的在美國呆不呆得下去,主要是看美國經濟狀況如何。”

  人到中年,回去做什麽?

  加州預算短缺,州長砍了州府大部分機構的經費,這意味著州裏許多重要服務項目將受到衝擊。

  儀麗莎是擔心會受影響的華裔家庭護理員。州政府每個月允許她做74小時的家庭護理工作,每小時支付9元。若州預算進一步削減,她飯碗難保。儀麗莎擔心地說,在目前經濟形勢下,找其他工作很困難。

  “可回北京也不現實。”儀麗莎剛剛從北京探親回到洛杉磯,“國內物價很高,拿1百元人民幣到超市,沒覺著買什麽,錢就用完了。”

  儀麗莎身材頎長,外表很幹練,隻是雙鬢略顯花白。她原在北京一所高校教書,10餘年前移民來美,為了生存她什麽都幹:做過電視廣告模特、自己開過公司,她現在在照顧一名80多歲的“老白人”。聽得出,她不僅是在打工掙錢,她對看護對象特別有愛心。她疑惑:“出來沒後悔過,可現在回國能做什麽呢?”

  生活像坐監 都是為了子孫

  “古董張”從香港移民赴美,10餘年前唯一的女兒嫁回了香港,不通英語的兩夫婦因此在生活上、生意上失去了翻譯。雖然經濟無憂,可乏味的日子讓他們常抱怨:“在美生活如同坐監。”

  “古董張”夫婦住在遠離華人聚居區的洛霍雅,鄰居都是有錢白人,他們除了每月邀票友到家中一起唱幾小時的京戲外,實在沒有什麽娛樂生活。10年前老兩口就常念叨著回歸香港,張太太更是每年都回香港住上幾個月,一來看女兒,二來會會朋友,發泄一下由於語言不通而積聚在胸的鬱悶。

  “語言不通的苦楚,外人很難體會得到。”張太太說,由於語言障礙,他們做生意要跟客人比比劃劃,開車出遠門要請朋友當司機。一次古董張夫婦在朋友家打牌回來晚了,路牌上的英文記不得,平時路上的建築物、樹木這些可判定方向的標記全看不清,又無法問路,一通“瞎”開,老兩口差一點闖入墨西哥邊境。

  最近,夫婦倆突然邀請朋友聚會,把剛剛從香港來美的外孫女介紹給大家。外孫女今年初中畢業,自己決定來美國讀高中。“古董張”說,“年年鬧著落葉歸根回香港,這回是徹底走不了了。”

  美國福利勝過孝子

  十餘年前隨兒子從上海移民赴美的金伯伯(化名),兩年前入了美國籍,住上了老人公寓,也享受到了聯邦政府的各種福利。可他心中老是高興不起來:父子間常鬧別扭,金伯伯指責兒子不孝。

  近來父子間越鬧越僵,金伯伯甚至放話說要回上海,到閨女家養老。親戚朋友都為金家父子捏把汗,真怕事情再僵持下去,老伯真的放棄美國生活回上海。

  可金伯的兒子既不擔心老爸回離他而去,也不主動緩和僵局。他心裏有譜——老爸在美有美國福利看病有紅藍卡,不花一分錢,怎麽舍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