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堡
赫氏堡是有史以來最豪華的私人住宅,主人威廉·魯道夫·赫斯特是20世紀美國報業大亨。
近百年來,巍峨、高傲、孤獨的初冬的晨霧似乎總愛在山海之間徘徊。當我們駕車抵達加州中部的海濱度假地聖西緬(san simeon)時,山頂上的赫氏古堡(hearst castle)依然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之中。遠遠望去,高高的塔樓時隱時現,顯得莊嚴又神秘。
地下空間除了健身房、泳池,還有諸多休閑娛樂設施,包括能容納約10人的小型劇場,桑拿浴室等。足夠的空間使居家享受被劃分得細致而專業。
主臥空間似乎過於龐大,幸好氣派的同時並沒有忽略溫馨感。從實際使用的角度說,半夜跑去盥洗室似乎有長於一般居室的路線。也許習慣了就好。
餐飲區的功能劃分十分細致。烹飪部分劃分為封閉的中式廚房和開放式的西式廚房。用餐區域中,早餐區簡潔明亮,而正餐專設一個房間,布置得典雅華貴。兩個餐區間有一個家庭活動室,具有候餐區的作用,奢華之外不失人性化。
餐飲區的功能劃分十分細致。烹飪部分劃分為封閉的中式廚房和開放式的西式廚房。用餐區域中,早餐區簡潔明亮,而正餐專設一個房間,布置得典雅華貴。兩個餐區間有一個家庭活動室,具有候餐區的作用,奢華之外不失人性化。
赫氏堡始建於1919年,是當時美國赫赫有名的報業大王威廉·魯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的私宅。赫氏在聖西緬的這片產業,總麵積達27萬英畝,約合1000多平方公裏,幾乎就是一個小小的王國。被人們稱作城堡的主宅就坐落在海拔1600英尺的迷人崗(la cuesta encantada)上,俯視著腳下起伏的山丘和遠方的大海。它的巍峨、它的高傲、它的孤獨,都與歐洲中世紀君主的城堡相似,這不能不使每一位來訪者平添遐想。
當然,給赫氏堡增添了神秘色彩的還有他的主人。
威廉·魯道夫·赫斯特出身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其父早年以采金、開礦創下了一份雄厚的家業。威廉·魯道夫·赫斯特是這個家庭的獨子。優越的生活條件、良好的教育,使幼年的赫斯特很早就顯示出與一般孩子不同的興趣。10歲那年,母親帶他到歐洲旅行了一年。那是一次名副其實的文化藝術之旅。酷愛歐洲藝術的母親帶著年幼的赫斯特日複一日地徘徊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藝術畫廊裏,也參觀、遊覽了許多著名的城堡和曆史建築。令母親大為驚奇的是,小小年紀的赫斯特竟然對這一切看得津津有味,並由此萌生出建造赫氏堡的最初夢想。赫斯特中學畢業以後,進入哈佛大學攻讀新聞。他很快便顯露出馳騁這一領域的卓越才華和野心。23歲那年,在他的一再請求下,他的父親終於同意將別人作為償還債務轉讓給他的《舊金山檢察官報》(san francisco examiner)交由年輕的威廉·魯道夫·赫斯特管理。以此為發端,赫氏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裏成功地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新聞帝國,成為全美報刊媒體的盟主。赫氏麾下曾擁有美國幾十家報刊雜誌以及其他傳媒機構。一種普遍的說法是當時美國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從赫氏掌控的媒體刊物中獲得每日新聞信息的。顯然,當年赫氏從他的城堡中俯視的絕不僅僅是他那一片廣袤的山林、牧場和莊園,而是整個美國。
我們沿石階而上,首先到達的是海神泳池(neptune pool)。這是一個長104英尺、寬58英尺的橢圓形遊泳池,設計完全模仿古希臘、羅馬建築。它的池底以綠色的大理石鋪就,泳池正麵為海神的神殿,兩側環池的廊柱均采用淺色花紋的大理石。廊柱間鑲嵌有四幅栩栩如生的浮雕,據說是17世紀意大利藝術家的作品。池畔另有一組精美絕倫的白色大理石雕像群,它們出自20世紀初葉法國著名雕塑家查爾斯·卡索(charles cassou)之手。群像中,美麗的女神仿佛剛剛從池底升出水麵,原來表現的是傳說中愛神誕生的故事。此刻恰當正午,藍天白雲之下,整個泳池碧波輕漾、光影交映,閃動著一種讓人目眩的富麗。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cet5f.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事實上,赫氏一生的所作所為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故事。不少人相信,赫氏所操控的輿論工具直接煽動了1898年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有一個傳說是西班牙軍方曾扣押了一大批屬於赫氏的林場原木,這使赫氏大為光火,並最終導致了赫氏派係的所有報刊媒體對西班牙進行連篇累牘的攻擊。赫氏曾毫無忌憚地對一名手下宣稱:“隻要你能提供照片,我就提供戰爭。”美國的經典電影《公民凱恩》(citizen kane)就是完全以赫氏的經曆作為底本的。在電影中,他被塑造成一個冷酷無情的報業巨頭,這曾經使赫氏本人相當不快。
不過,盡管人們對赫氏的一生有著不同的解讀,他對當時美國社會乃至19世紀末至20世紀美國曆史的巨大影響卻是無人能夠否認的。赫氏曾聘用了大批著名的記者為他的報刊服務,其中包括像著名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馬克·吐溫(mark twain)這樣的大師級人物。由赫氏一手引入報刊雜誌的連載漫畫(comic strip),至今仍舊是西方報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赫氏也是當時好萊塢電影製片業的重量級人物、美國新聞電影片的龍頭老大和電視廣播業的先驅。他所投資拍攝的影片多達100餘部。赫氏曾直接介入過美國政治,當選為國會眾議員。後來因競選紐約州長失利而放棄了繼續從政的企圖。赫氏還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他曾大筆捐款,設立了眾多的基金會組織。其中,有些基金會至今仍在活動。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zx20w.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據此,不少傳記作家認定,這所夢一樣的城堡正是赫氏為瑪麗安建造的。而事實上,自從城堡開始動工以後,赫氏的妻子米莉森特(millicent hearst,1882-1974)便移居紐約,此後再也沒有回到聖西緬住過。赫氏還動用了他旗下幾十家報刊雜誌的力量,全力為瑪麗安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宣傳造勢,以至使瑪麗安成了當時世界上出現在廣告上最為頻繁的女演員。不過,年輕貌美溫柔的瑪麗安也確實值得赫斯特為她做這一切。她不但對比自己大34歲的赫氏始終情深不渝、終身未嫁,而且在赫斯特的事業一度麵臨危機的關頭,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巨額積蓄,幫助赫氏度過了難關。不可否認,赫氏的特殊地位以及巨大的財富,使得他們的故事在世人眼中難免蒙上些許曖昧的色彩,但我寧願相信他們是真心相愛的。其實紅塵姻緣、男女歡愛,又有多少是能以常理解說的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vvvzud.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赫氏堡主樓
終於,我們走出了赫氏古堡的主樓。我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聽見,導遊正在身後將那扇厚重的大門緩緩地掩上,仿佛是將那謎一樣的往事重新關進曆史。眼前,藍得發亮的晴空下,青山依舊,大海浩瀚。
海神池(neptune pool)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pp0sy.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室內羅馬泳池(roman p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