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記者通過電話聯係上了這位“賈君鵬製造者”,據他介紹,自己的真名叫黃亮華,今年27歲,擁有一家網絡傳媒公司,長期從事網絡營銷和炒作,“賈君鵬”正是他公司的“得意之作”。
“賈君鵬”是一場有預謀的策劃 “流程設計前後經曆兩個月”
7月16日,沉寂許久的百度“魔獸世界吧”裏一句“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近乎調侃式的話,在短短的5個小時便引來了超過20萬名網友的點擊瀏覽,近萬名網友參與跟帖。隨後,“賈君鵬”成為全體網民的狂歡,網友們不僅創作了《賈君鵬之歌》,不少人還把自己的網名改成“賈君鵬爸爸”、“賈君鵬爺爺”等。有專家表示,“賈君鵬”的突然躥紅,喊出了“千萬網民的寂寞靈魂”。
不過,這一切在黃亮華看來,隻不過是自己的“產品”成功了而已。昨天,黃亮華對記者說:“4月底的時候,有客戶找到我,說想為某產品在網絡中進行一輪炒作,要轟動的。在我們的創意幾近耗盡的時候,客戶那邊的副總突然飛到北京,要求我們改變炒作點,要炒的不再是產品,而是事件。”
黃亮華表示,“賈君鵬”事件,他們進行了兩個月的反複思量和流程設計,四個工作人員輪班監測執行情況,兩小時一次電話匯報。“總計動用網絡營銷從業人員800餘人,注冊ID 20000餘,回複10萬餘。”而大量的網絡任務是交給兼職的網民去完成的。在引發轟動效應後,策劃團隊撤出,他們的回帖隻占真正網絡回帖的3%。
“賈君鵬”原是給朋友孩子取的名字 “這場炒作我們獲利5萬元”
黃亮華說,“賈君鵬”的原名是李君鵬,是他給朋友的小孩取的名字,但是沒有被采納,就順道用到這兒來,改了“賈”姓。“我們考慮要熟悉一點,好記。並且‘賈’通‘假’字,暗示了是虛擬的人物。”
而對於“賈君鵬”引發了這麽大的網絡效應,黃亮華表示自己也沒料到:“剛開始這句話隻是針對80後的,沒想到很多70後、60後看到都很有感覺,這可能是這帖子得到如此多關注的原因吧。”
據黃亮華表示,炒作“賈君鵬”,客戶給他的報酬數的確達到了6位數,但也不是很高,“就是10萬多一些,15萬不到”,而這6位數的大頭,他要用來付那些幫他頂帖的“網絡槍手”的工資,“我們是按條計費,每條委托的發帖,我們都要付錢給發帖人,最後算下來,我們公司的利潤差不多5萬”。
誰是“賈君鵬”事件的客戶 “對不起,我們簽了保密協議”
引發這麽一場大規模的炒作,那黃亮華公司是不是有很多人?答案是“NO”。黃亮華說,他的公司隻有一個工作區加上一個會議室,員工也不過10來人,大部分的發帖人物其實是由兼職的網民去完成的,而公司的團隊主要負責管理兼職和發掘創意。
記者再問,“賈君鵬”火了之後,你們有沒有提高對客戶的報價呢?
黃亮華的回答是“沒有”:“現在我們的價格在行業內不算最低的,另外我們認為公司提供的服務值這個價,不會因為‘賈君鵬’火了就去漲價。”
黃亮華還透露,在北京,像他這樣從事“網絡炒作”的公司起碼有50家以上,公司規模也都在5到8個人左右,運作模式也都大同小異,因為競爭激烈,所以也不會亂漲價。
最後,黃亮華告訴記者,“賈君鵬”事件的客戶,既不是《魔獸世界》的代理商網易,也不是魔獸的開發公司暴雪,“到底是誰,對不起我不能說,因為我跟客戶簽了半年期的保密協議”。
又一家網絡公司跳出來 “賈君鵬我們也有份!”
正當黃亮華說自己這幾天要“頻頻應對媒體”時,另外一家網絡炒作公司京虎傳媒表示:事情沒那麽簡單,“賈君鵬”我們也有份。
昨日,各大論壇裏又出現了《賈君鵬現象幕後推手神秘的網絡炒作公司》一文,該文與最先爆料黃亮華的《揭秘賈君鵬現象:站在背後的影子》幾乎一模一樣,所不同的隻是炒作公司的名稱以及公司的CEO的名字。
記者隨後電話聯係了《賈君鵬現象幕後推手神秘的網絡炒作公司》裏所說的京虎傳媒。該公司一位王姓的企劃人員接到電話後說:“這事情沒這麽簡單,真相還沒到公布的時候。”
不過,在記者“到底是誰炒作了這起事件”的不斷逼問下,該王姓工作人員最後還是嘴軟了:“這麽大的一個事件,肯定不止一家公司參與的嘛,我們到時候會有說法的。”
隨後記者再次致電黃亮華,黃亮華對這個問題似乎早有準備:“很明顯,他們篡改了我們的文章,不信你可以去查發布時間,我們的要比他們的早2到3天。”
而網民們則表示,這些都是炒作公司借機自我炒作,揭秘的網帖更像“軟文”。一位參與過賈君鵬蓋樓的網友說,“不可能的,我從最開始就參與了那件事情,根本就是個純意外的狂歡娛樂。後來我加了群,發帖的樓主,還有早期的那十幾個ID都在我們群裏,大家都是在純娛樂。”
形形色色的網絡炒作
其實,“網絡推手”早已來到我們身邊,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不信請看:
天仙妹妹
2005年8月,國內某著名網站的汽車論壇上出現了名為《單車川藏自駕遊:驚見天仙mm!》的帖子。發帖人以文配圖的形式發布了一組羌族少女的生活照,並寫滿讚美之詞。在獲得上萬次的點擊率後,此帖被轉載至各大熱門網站,僅一個月的時間,“天仙妹妹”就從網絡紅到現實。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浪跡天涯何處家”的幕後推動。“天仙妹妹”成名後,就與“浪跡天涯何處家”正式簽約,開始代言電信、遊戲、網站等廣告,參與電視、電影的演出和各種公眾活動的“走秀”,儼然一副明星的架勢。
別針換別墅
2007年10月,杭州超女王曉光以“艾晴晴”為名,欲在現實中製造“別針換別墅”的美麗童話。在之後的100天裏,她用別針成功交換了16 次,最後換到了廣州美美音像有限公司的簽約協議書。其間,艾晴晴的“表姐”幫她拍攝了照片,並上傳到貓撲、天涯和新浪網,引來50萬網友的點擊。
然而,所謂的美麗童話最後被揭穿是一場騙局。幕後策劃人立二透露,在與王曉光接觸後,雙方達成合作意向,以打造“交換MM”的形象使王曉光走紅,並進軍歌壇。但事後,兩人鬧掰了,立二選擇講出真相,“如果交換事件是一個直播劇的話,我就是製片人與執行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