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河南農民DIY造飛機稱能升空 像摩托上安個吊扇(圖)

河南農民DIY造飛機稱能升空 像摩托上安個吊扇

文章來源: Gitler 於 2009-08-03 15:24: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8-03/U65P4T8D1801364F107DT2009080310185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直升機的螺旋槳雖然是用木頭做的,吳中元仍自信它能飛得很高  商報記者 丁潔/攝
 8月1日下午,嵩縣舊縣鎮寺上村西溝,這個伏牛山深處的小山村,突然間人聲鼎沸。騎摩托、開三輪,十裏八村的鄉親們蜂擁而至,狹窄的山路頓時癱瘓。

  大家爭相目睹的是一個由三角鐵、鋼管、摩托車發動機及榆木板做成的“直升機”。

  飛機的主人叫吳中元,是個20歲、隻有初中學曆的小夥。

  【探訪】

  山村養豬娃造飛機

  嵩縣舊縣鎮寺上村西溝自然村,位於伏牛山深處。順著隻能勉強通過一輛汽車的小路下去,是一片低矮的土坯房。

  而在一片灰暗的景色中,也有一抹濃彩,它是一張巨大的紅白相間的帆布,下麵就是“直升機”,這就是吳中元的家。

  3間堂屋,外加一小間廚房和東屋,院子西北角有個豬圈,裏麵躺著幾頭豬。

  “它們的前任是直升機的功臣。”吳中元笑著說,他想造飛機,但經濟很拮據。在“巴結”做生意的姨夫幾個月後,吳中元融來第一筆資金5000多元。緊接著,他做通家裏的工作,賣了幾頭豬,換回5000多元錢。今年6月初,造飛機計劃正式開始。

  飛機很“山寨” 像摩托上安了個吊扇

  兩個月後,直升機在這個農家小院誕生了——由發動機、支架、主螺旋槳和後螺旋槳、鏈條、油箱、操控杆等零件組成,重100公斤,長3米,高2.5米,主螺旋槳半徑1.8米。

  支架是用普通鋼管、三角鐵焊接的,發動機是嶄新的某品牌150型摩托車的發動機,主螺旋槳和後漿分別是用3片和2片榆木做的,油箱是從拖拉機上卸下來的、鏈條是摩托車上的。

  在飛機的下方還有一個底座,可以坐下一個人。

  這架飛機還有3個操縱杆。其中,最左邊的是擋位,最高5擋;中間的操縱杆可以控製轉向;而最右側的操縱杆可控製飛機前進或後退。有網友看了吳中元的作品後評論:這架摩托化飛機很“山寨”,就像是摩托車上安了個吊扇。

  【講述】

  “跟著感覺走,抓住夢的手”

  一個上不起學的山裏娃為啥想造飛機呢?

  小時候上學,上上下下跑山路的時候吳中元就想,要是有一架直升機,能從家直接飛到學校,那該多美!後來上了初中,他對物理特別感興趣。

  初中畢業後,由於家庭困難,吳中元外出打工,遇挫後又回到村裏,但飛機夢並未破滅。

  “沒有設計圖紙,沒有計算數據。”吳中元說,他沒看過專業書籍,造飛機用得上的也僅僅是初中物理知識。

  “為啥設計的機身重量是100公斤?為啥發動機是用150型的?”麵對這一切的疑問,吳中元說,“跟著感覺走,抓住夢的手。”

  即便如此,吳中元仍很有信心,他說,經過計算,他的“直升機”主螺旋槳轉速可達到每分鍾8000轉,可讓300公斤的物體升到600米至700 米的高度,可上200層高樓。吳中元說,上月28日,他曾在院子裏試驗一下,飛機前後輪離地10厘米,在空中停滯5秒鍾,還把遮擋棚吹爛了。他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

  先發明犁地機是為造飛機融資

  說直升機不能不說多功能犁地機,這是吳中元的家人逼出來的專利產品。

  吳中元要造直升機,這被當地人稱作“神經蛋”。但吳中元“強勁”大,認死理,見勸不動他,他的母親龔迎玲就想了個招。

  去年夏天,龔迎玲對吳中元說:“你看咱家也沒牛,地又都是坡地,太陡,機器進不了地,你能不能給咱家發明個啥機器犁地種地?要是發明出來了,家裏就支持你造直升機。”

  吳中元買來鋼管、角鐵和一台100型摩托車發動機後,就鼓搗開了。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個樣子像手扶拖拉機的東西被他鼓搗出來了,加上油後,這東西一會兒就把他家的6分地犁完了。今年,吳中元還為自己的山地多功能犁地機申請了國家專利。不久,專利證書就會下來。他說,這台機器適合大型機器到不了的山區坡地,操作簡便,成本才1000多元,而市場上的手扶拖拉機需3000多元。

  龔迎玲說,吳中元從小就對機器感興趣,學習成績也很好,老考第一名,大夥兒就把“中元”改叫“狀元” 了,讓龔迎玲兩口子感覺臉上特有光。兒子該上初中了,家裏卻越來越困難。2004年,中元初中畢業,家裏實在拿不出繼續供他上學的費用,他隻得輟學了。每每提起,龔迎玲總是哀歎:“孩子如果不輟學,很可能是大學生啊。”

  【試飛】

  試飛被叫停後,民眾拖出飛機,場麵失控

  8月1日15時,是吳中元公布的試飛時間。14時許,騎摩托、開三輪,十裏八村的鄉親們蜂擁而至。

  “中元,這家夥真能飛嗎?啥時候飛啊”、“你發動著,讓俺開開眼唄”,村民們圍著飛機問個不休。在一陣陣掌聲中,吳中元被要求站在飛機上向大家揮手。

  在再次得到禁止試飛的口頭通知後,吳中元將消息告訴了大家。人群突然熱鬧起來,人們不停地問為啥。兩個駐紮在現場的鎮政府官員被群眾團團圍住,最後被逼到吳中元家外麵的牆角裏。

  “專家都來看過了,你這飛機轉3000轉都零散了,萬一有個意外,誰能負起責任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鎮幹部不停地解釋。

  但就在此時,幾位身強力壯的男子拉起飛機就走,但走出院外100米後,飛機被路兩旁的樹擋住了。“不飛也行,轉轉圈總行吧。”大家又提出了新要求,但當地官員也沒答應。

  最後,吳中元站在石灰堆上召開“新聞發布會”,感謝媒體和父老鄉親的關注,但由於飛機安全係數不夠,試飛取消。

  【評價】

  專業人士稱“直升機”上不了天

  尚景州、劉少江是洛陽市資深的航模愛好者,對直升機的製造、飛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和吳中元的交談中,他們發現吳中元目前掌握的知識雖然已遠遠超過了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內容,但對製造直升機來說,頂多處於愛好者的初級水平,一些基本原理他還不清楚。所以他的“直升機”上不了天。

  比如中元設計的木質螺旋槳是用普通榆木加鋼板製作的,不僅自身重量大,而且“抗甩性”差,當轉速達到每分鍾3000轉時,螺旋槳肯定斷裂、甩出;吳中元考慮的隻是如何讓他的“直升機”升起,直升機的空中姿態調整乃至如何安全落地等,都沒有具體考慮。

  近10年以來,有關“民製飛機”的報道層出不窮,雖然除了供人娛樂以外,幾乎沒有實用價值,但熱愛是一種權利,所以,有人建議吳中元把“強勁”用在正道上,也有很多人稱讚他敢想敢幹的勇氣。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宗慶後三弟全家美籍負責在美資產 杜建英小兒生父存疑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勁的官員之一 這個“蠢貨”
美媒猛批:中國人想通了,如今美國人卻不懂了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會被拍 發文道歉 呼籲尊重隱私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燒! 傳當事女大生遭懲處後墜樓

24小時討論排行

18億美元的隱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萬就擊穿了?
安吉麗娜朱莉的19歲親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戀人同居
美國加州州長跳腳:特朗普想把未來拱手交給中國!
遺產爭奪撲朔迷離 宗馥莉被要求說明百萬美元下落
冰箱上安攝像頭: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嗎?
王室密談錄音疑流出!哈裏求和條件曝光:要棄梅根了?
愛潑斯坦門,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煩
馬克龍澤連斯基通話,更多幻影戰機將進入俄烏戰場
宗馥莉:上岸第一劍,先斬老父親
黃仁勳急了!英偉達H20解禁,卻已擋不住“中國芯”
紐約CEO跟女高管相擁聽演唱會,上大屏幕後忙躲閃
特朗普起訴默多克和新聞集團 索賠百億美元
美國國務院大裁員傷筋動骨,亞太策略恐淪為空談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給愛潑斯坦寫過粗俗的生日賀信
繼雷軍之後 黃仁勳“密會”MiniMax 深度交流兩小時
官媒:鏈博會境外展商美國最多 脫鉤走不遠!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河南農民DIY造飛機稱能升空 像摩托上安個吊扇

Gitler 2009-08-03 15:24:12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sh/news/2009/08-03/U65P4T8D1801364F107DT2009080310185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直升機的螺旋槳雖然是用木頭做的,吳中元仍自信它能飛得很高  商報記者 丁潔/攝
 8月1日下午,嵩縣舊縣鎮寺上村西溝,這個伏牛山深處的小山村,突然間人聲鼎沸。騎摩托、開三輪,十裏八村的鄉親們蜂擁而至,狹窄的山路頓時癱瘓。

  大家爭相目睹的是一個由三角鐵、鋼管、摩托車發動機及榆木板做成的“直升機”。

  飛機的主人叫吳中元,是個20歲、隻有初中學曆的小夥。

  【探訪】

  山村養豬娃造飛機

  嵩縣舊縣鎮寺上村西溝自然村,位於伏牛山深處。順著隻能勉強通過一輛汽車的小路下去,是一片低矮的土坯房。

  而在一片灰暗的景色中,也有一抹濃彩,它是一張巨大的紅白相間的帆布,下麵就是“直升機”,這就是吳中元的家。

  3間堂屋,外加一小間廚房和東屋,院子西北角有個豬圈,裏麵躺著幾頭豬。

  “它們的前任是直升機的功臣。”吳中元笑著說,他想造飛機,但經濟很拮據。在“巴結”做生意的姨夫幾個月後,吳中元融來第一筆資金5000多元。緊接著,他做通家裏的工作,賣了幾頭豬,換回5000多元錢。今年6月初,造飛機計劃正式開始。

  飛機很“山寨” 像摩托上安了個吊扇

  兩個月後,直升機在這個農家小院誕生了——由發動機、支架、主螺旋槳和後螺旋槳、鏈條、油箱、操控杆等零件組成,重100公斤,長3米,高2.5米,主螺旋槳半徑1.8米。

  支架是用普通鋼管、三角鐵焊接的,發動機是嶄新的某品牌150型摩托車的發動機,主螺旋槳和後漿分別是用3片和2片榆木做的,油箱是從拖拉機上卸下來的、鏈條是摩托車上的。

  在飛機的下方還有一個底座,可以坐下一個人。

  這架飛機還有3個操縱杆。其中,最左邊的是擋位,最高5擋;中間的操縱杆可以控製轉向;而最右側的操縱杆可控製飛機前進或後退。有網友看了吳中元的作品後評論:這架摩托化飛機很“山寨”,就像是摩托車上安了個吊扇。

  【講述】

  “跟著感覺走,抓住夢的手”

  一個上不起學的山裏娃為啥想造飛機呢?

  小時候上學,上上下下跑山路的時候吳中元就想,要是有一架直升機,能從家直接飛到學校,那該多美!後來上了初中,他對物理特別感興趣。

  初中畢業後,由於家庭困難,吳中元外出打工,遇挫後又回到村裏,但飛機夢並未破滅。

  “沒有設計圖紙,沒有計算數據。”吳中元說,他沒看過專業書籍,造飛機用得上的也僅僅是初中物理知識。

  “為啥設計的機身重量是100公斤?為啥發動機是用150型的?”麵對這一切的疑問,吳中元說,“跟著感覺走,抓住夢的手。”

  即便如此,吳中元仍很有信心,他說,經過計算,他的“直升機”主螺旋槳轉速可達到每分鍾8000轉,可讓300公斤的物體升到600米至700 米的高度,可上200層高樓。吳中元說,上月28日,他曾在院子裏試驗一下,飛機前後輪離地10厘米,在空中停滯5秒鍾,還把遮擋棚吹爛了。他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

  先發明犁地機是為造飛機融資

  說直升機不能不說多功能犁地機,這是吳中元的家人逼出來的專利產品。

  吳中元要造直升機,這被當地人稱作“神經蛋”。但吳中元“強勁”大,認死理,見勸不動他,他的母親龔迎玲就想了個招。

  去年夏天,龔迎玲對吳中元說:“你看咱家也沒牛,地又都是坡地,太陡,機器進不了地,你能不能給咱家發明個啥機器犁地種地?要是發明出來了,家裏就支持你造直升機。”

  吳中元買來鋼管、角鐵和一台100型摩托車發動機後,就鼓搗開了。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個樣子像手扶拖拉機的東西被他鼓搗出來了,加上油後,這東西一會兒就把他家的6分地犁完了。今年,吳中元還為自己的山地多功能犁地機申請了國家專利。不久,專利證書就會下來。他說,這台機器適合大型機器到不了的山區坡地,操作簡便,成本才1000多元,而市場上的手扶拖拉機需3000多元。

  龔迎玲說,吳中元從小就對機器感興趣,學習成績也很好,老考第一名,大夥兒就把“中元”改叫“狀元” 了,讓龔迎玲兩口子感覺臉上特有光。兒子該上初中了,家裏卻越來越困難。2004年,中元初中畢業,家裏實在拿不出繼續供他上學的費用,他隻得輟學了。每每提起,龔迎玲總是哀歎:“孩子如果不輟學,很可能是大學生啊。”

  【試飛】

  試飛被叫停後,民眾拖出飛機,場麵失控

  8月1日15時,是吳中元公布的試飛時間。14時許,騎摩托、開三輪,十裏八村的鄉親們蜂擁而至。

  “中元,這家夥真能飛嗎?啥時候飛啊”、“你發動著,讓俺開開眼唄”,村民們圍著飛機問個不休。在一陣陣掌聲中,吳中元被要求站在飛機上向大家揮手。

  在再次得到禁止試飛的口頭通知後,吳中元將消息告訴了大家。人群突然熱鬧起來,人們不停地問為啥。兩個駐紮在現場的鎮政府官員被群眾團團圍住,最後被逼到吳中元家外麵的牆角裏。

  “專家都來看過了,你這飛機轉3000轉都零散了,萬一有個意外,誰能負起責任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鎮幹部不停地解釋。

  但就在此時,幾位身強力壯的男子拉起飛機就走,但走出院外100米後,飛機被路兩旁的樹擋住了。“不飛也行,轉轉圈總行吧。”大家又提出了新要求,但當地官員也沒答應。

  最後,吳中元站在石灰堆上召開“新聞發布會”,感謝媒體和父老鄉親的關注,但由於飛機安全係數不夠,試飛取消。

  【評價】

  專業人士稱“直升機”上不了天

  尚景州、劉少江是洛陽市資深的航模愛好者,對直升機的製造、飛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和吳中元的交談中,他們發現吳中元目前掌握的知識雖然已遠遠超過了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內容,但對製造直升機來說,頂多處於愛好者的初級水平,一些基本原理他還不清楚。所以他的“直升機”上不了天。

  比如中元設計的木質螺旋槳是用普通榆木加鋼板製作的,不僅自身重量大,而且“抗甩性”差,當轉速達到每分鍾3000轉時,螺旋槳肯定斷裂、甩出;吳中元考慮的隻是如何讓他的“直升機”升起,直升機的空中姿態調整乃至如何安全落地等,都沒有具體考慮。

  近10年以來,有關“民製飛機”的報道層出不窮,雖然除了供人娛樂以外,幾乎沒有實用價值,但熱愛是一種權利,所以,有人建議吳中元把“強勁”用在正道上,也有很多人稱讚他敢想敢幹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