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季承談與父親關係:交惡因母親 對媳婦沒偏見(組圖)

季承談與父親關係:交惡因母親 對媳婦沒偏見

文章來源: 秦漢文長 於 2009-08-03 00:01: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我和我不太熟悉的父親季羨林
  ● 這個老頭子是真的樸實。他平常吃飯、穿衣,非常土。他那個廁所裏的小桌子,一塊板一塊板全部散掉了,是用繩子綁起來的。沒有什麽像樣的東西。但他有個特性,假如說我帶個人去,有困難要錢,他保證會給。他這方麵是不吝嗇的。但是要讓他自己花一分錢,他自己可能會摳的———卞毓方

  □自述季承□采訪本報記者張英發自北京

  等於是沒有父親

  我是2008年11月7日到301醫院見到父親的。

  看著他坐在椅子上,麵容清瘦,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下了。我們已經有13年沒見了,我太激動了,13年裏,我一直想見他,我找過許多能夠見到他的人幫忙,可就是進不去醫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8-03/U136P4T8D1801067F107DT2009080309170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008年11月7日,季承帶著妻兒去看13年沒見的父親季羨林,他說自己不由自主就跪了下來 季承/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8-03/U136P4T8D1801067F116DT2009080309170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季羨林抱著自己的孫子 季承/圖

  這次我們相見跟以前大不一樣,過去我們是避談感情、家庭這些敏感問題的,互相客客氣氣的,這次進去以後,什麽事都可以談。13年了,我父親寫了一係列文章,你看他談家庭的和諧,談家庭的溫馨,談小不忍則亂大謀,一係列的文章,實際上都是總結他的經驗教訓。

  回想這輩子,我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1935年,我剛出生3個月,他就去了德國。等他回國到北大教書再次見麵,已經是1946年,我12歲了。我當時特別高

  興,經常一個人躲在無人的角落喊“爸爸、爸爸”,又怕別人聽見,又擔心自己叫得不夠親切。

  我和姐姐成長時,大部分都是母親陪我們。小時候跟夥伴們一起玩,腦子裏沒有父親的概念,很多小孩問我,你爹是誰?叫什麽名字?我回答不出來。等於是沒有爹的孩子。他們總說我是野孩子。

  在濟南的時候全靠我家四合院的租金過活,有吃有穿,但生活簡單。從小我就覺得母親很苦,丈夫不在家,裏外全靠她一個人,做飯、洗衣,照顧上麵的叔叔、嬸嬸,還要管我和姐姐。

  父親從國外回來會送我們禮物,摸摸我們的頭,也拍拍我們肩膀,但不像別的父親那樣,抱起來騎在肩膀上,從來都沒有。我小時候很渴望他抱我一起玩,但他沒那麽做,我們也沒失望,因為不知道父親應該跟孩子怎麽親密法。

  我來北京是17歲。1952年,我考上了北京俄語專修學校,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那時候父親已經在北大教了6年書了。兩年後,我姐姐從天津大學畢業,分到北京核工業部第二設計院,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我畢業以後分到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搞原子彈研究。

  我們雖然都在北京工作,但一家人卻沒有住在一起。當時我住中關村的單身宿舍,我姐姐住在她的單身宿舍,我們和父親的聯係就是幾個禮拜去北大看他一次。那時北大已經從沙灘搬到當時的燕京大學,去一趟很難。即使見麵,我們也沒有像別的父子那樣的感覺,反而像親戚、朋友一樣。

  小的時候聽說父親在國外念博士,讀了大學才知道他是北大教授,畢業之後就更了解了:哦,他是北京大學東語係主任,後來又當了副校長。那時候父親社會活動比較少,知名度也不大,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

  我們見麵的時候,從來不談家裏的事情,也不談個人的感情喜好,就談今天社會上發生了什麽事,國際上發生了什麽事,就像純粹的朋友一樣。現在想起來,父子、父女這樣客客氣氣的家庭關係,太不正常。

  等於是分居到死

  1962年,母親和嬸娘到了北京,和他一起住在北大朗潤園,但他睡一個屋,媽媽睡另一個屋,他們的夫妻關係等於是分居到死。

  我父親的內心世界當然很豐富,但他對家庭卻沒有感情,一是因為他的婚姻,一是跟養他的叔父母,使得他對這個家像外人一樣生疏。

  他從小不是和自己的親生父母在一起,6歲起和叔父母在一起。叔父母雖然供他上學,但對待他和對待親生兒女肯定有區別。我父親就對這個家庭有感情上的抵觸,但為了要在濟南活下去,他必須接受這個現實,不能鬧。

  叔父母讓他娶了一個媳婦,他不高興,但又不敢離婚,一直維持下來,造成他內心和家庭、社會有矛盾。但他一直在容忍,出於對這個家庭的義務。

  但這樣對孩子、對妻子都不好。我母親嫁給他,等於守了大半輩子活寡。父親回來時三十多歲,我母親那時也不大,兩個人始終在分居,母親開始不理解,後來慢慢的就接受了。

  我們念中學的時候開始覺得不對,父母怎麽是這樣一種狀況?我曾經給父親寫過一封信,希望家人團聚,特別是他們倆要團聚,我希望他把母親接到北京來,我和姐姐也來,爺爺奶奶也來。我們沒有“叔”的概念,他們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但這和父親腦子裏的觀念完全不一樣,他們是隔閡的、生疏的。

  我父親過分節儉,我們幫助他整理家務,他不許我們用自來水拖地刷廁所,我們隻好用樓前的湖水,姐姐幹脆把大件衣物拿回自己家洗。父親節電成癖,不同意我們買洗衣機、電冰箱、抽油煙機等家用電器,一家人在屋裏聊天,他也會進去把燈和電視關掉。

  父親還有儲藏東西的習慣,別人送的茶葉、點心,他總是拿到自己房間長期存著,偶爾拿出來分給大家吃,不是生了蟲子就是變了質。他愛書如命,他的書我們從不敢借閱,偶爾翻閱也會遭到白眼。

  我結婚的時候,他送了我200塊錢,就什麽事都不管了。辦喜事時,我給他寫了信,寫了地址。我當時左等他不來,右等他也不來,後來我問他,他說找不到地方,就回北大了。

  幹嘛老孝敬你媽?

  我們父子交惡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母親,到不是因為他對家裏摳門,是因為他對我母親不滿。父親有時候能忍,有時候對婚姻的不滿會怪罪到我們身上。他總覺得兒女在家裏幹的家務事不是給他幹的,而是孝敬母親的。他心裏不平,說我們是夫妻,也沒離婚,你們幹事幹嘛老孝敬你媽,不孝敬我。

  這完全是他的錯覺。我們孝敬母親,孝敬了什麽呢?給她買了東西吃,給她做了衣服,在家裏我們幫著洗衣服,搞衛生,做飯……所有這些事情,我們同樣也給他做了。

  後來我們吵架,他就說你做的這些事情,都全是為了你的母親。我對爸爸說,我母親是你夫人呀,我即便是給她做,也是為您。吵架是動感情的,他說狠話我也說狠話,他當時說不指望我給他養老,早把我看透了。看透什麽呢?那時候我母親住在醫院,我整天忙來忙去,他就找茬說,甭管你多辛苦,你做的事情是為你媽做的,你媽死了以後你不會孝敬我的,你現在走吧。

  我對他說我太冤了。他也說上了年紀的人在氣頭上說的錯話是可以原諒的。他做了檢討了,這件事情都寫出來了,我也做了檢討,說讓他放心我會把他侍奉到老的。所以父子之間一定得溝通。

  問題是意氣平息下來以後還會再上來,有時候他琢磨琢磨,還是不行,這個兒子還是不能在身邊,有一天他就讓我離開他,不讓我住在北大了。

  那時候我母親還沒死呢,我每天就開車從公主墳到北大醫院去,他就是不讓我住那兒。

  小保姆怎麽就卑劣了?

  後來有人造謠說我和父親絕交,因為兩件事,一個是我母親住院的錢的事,一個是我娶了年輕的保姆。

  我母親住院的時候,我在做總經理,完全有力量支付母親一切的醫護費用。有一天,我跟父親在湖邊上散步,我告訴他現在醫院裏的醫藥費已經花了多少萬了。我就說了這麽一句,也沒說爸爸你出點錢吧。過了兩天他給我幾個存單,加起來大概有幾千塊錢吧,而且都還是沒到期的。

  我母親死了以後,他問我喪葬費花了多少,我說了,他說自己出一半。後來他跟別人說自己本來是全出的,但是最後決定隻出一半。

  父親也是個凡人,他寫那些論消費文章的時候說,“一個教授不如一個推頭的”,“教授滿街走,講師是多如狗”。那時候教授待遇很低。我女兒在外企工作,一個月超過他好多倍,他心裏很複雜,認為自己是大學問家、大教授,就隻有這麽點工資,現在兒子開汽車,連孫女都超過自己了,所以母親的開銷他隻出一半。

  後來父親就跟人講,說我逼著他要錢。事情傳出去以後,別有用心的人說我們兩個為錢鬧起來了,實際上我們沒有鬧。

  我現在的妻子當時在我家做保姆。因為母親生病,我整天住在朗潤園,日夜照顧她,我們兩個當然是在一起打掃衛生、做病號飯,還有一個外甥媳婦也在那裏。當時,我們感情是很好,不過沒有說戀愛、結婚。

  後來,我發現自己的妻子跟一個國家幹部有染,而且長達20年時間,我很鄙視她,後來我們分居了。

  當時我姐姐已經去世了,家裏就我一個人,公司很忙,每天要給父親做三頓飯,要打掃整個家的衛生,又要做病號飯,這個保姆很同情我。

  我們的感情超過了父女。因為我比她大多了,我曾經勸過我的小夫人回去,我親自把她送回家,她又回來了,最後我們就鐵了心要一塊過。有些人警告我說她別有用心,坑你幾十萬走了拉倒。我說我準備好了,她要是坑,就讓她拿好了。

  有的人對她說,你不要找他,他這麽大年紀了,玩完了就把你給甩了。因為我前妻不跟我離婚,拖著我,從1995年一直拖到2003年才跟我辦了離婚手續,我才跟現在的妻子結婚。好多年了,反正我們就在外一塊住,一塊生活。

  我們的生活非常幸福,她是從農村來的姑娘,品質很好,當時父親沒有為這個事情表現出抵觸。他這輩子婚姻不成功,家庭搞得疙裏疙瘩的,我帶著媳婦小孩去看父親,父親非常高興,兒子有這樣的選擇,而且媳婦又沒有什麽壞表現,有什麽不可以?這一點父親完全諒解,絕對不是說像外界一樣,因為我和小馬結合丟了他臉。他沒有說小保姆怎樣就卑劣了,他本身是從農村出來的,不是高貴的血統,他不會有那個偏見。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宗馥莉:上岸第一劍,先斬老父親
黃仁勳急了!英偉達H20解禁,卻已擋不住“中國芯”
63歲阿湯哥和女友乘遊艇放鬆,37歲安娜穿吊帶裙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禍從口出!ASML一句話致使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24小時討論排行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燒! 傳當事女大生遭懲處後墜樓
馬斯克連發35條貼文:抨擊特朗普“掩蓋愛潑斯坦案”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特朗普起訴默多克和新聞集團 索賠百億美元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馬克龍澤連斯基通話,更多幻影戰機將進入俄烏戰場
特朗普自稱“從不畫畫” 但他的許多簡筆畫都在拍賣
愛潑斯坦門,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煩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丹麥議會高票通過法案,格陵蘭島主權易主?
爸爸是清華博士,但娃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
18億美元的隱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萬就擊穿了?
與多名高僧有染的35歲女子被捕入獄,和住持育一子
大連工業大學女生被退學:一場“有損國格”的交往風波
博索納羅:被強製戴電子腳鐐無比屈辱 我已經70了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季承談與父親關係:交惡因母親 對媳婦沒偏見

秦漢文長 2009-08-03 00:01:56


  我和我不太熟悉的父親季羨林
  ● 這個老頭子是真的樸實。他平常吃飯、穿衣,非常土。他那個廁所裏的小桌子,一塊板一塊板全部散掉了,是用繩子綁起來的。沒有什麽像樣的東西。但他有個特性,假如說我帶個人去,有困難要錢,他保證會給。他這方麵是不吝嗇的。但是要讓他自己花一分錢,他自己可能會摳的———卞毓方

  □自述季承□采訪本報記者張英發自北京

  等於是沒有父親

  我是2008年11月7日到301醫院見到父親的。

  看著他坐在椅子上,麵容清瘦,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下了。我們已經有13年沒見了,我太激動了,13年裏,我一直想見他,我找過許多能夠見到他的人幫忙,可就是進不去醫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8-03/U136P4T8D1801067F107DT2009080309170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008年11月7日,季承帶著妻兒去看13年沒見的父親季羨林,他說自己不由自主就跪了下來 季承/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8-03/U136P4T8D1801067F116DT2009080309170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季羨林抱著自己的孫子 季承/圖

  這次我們相見跟以前大不一樣,過去我們是避談感情、家庭這些敏感問題的,互相客客氣氣的,這次進去以後,什麽事都可以談。13年了,我父親寫了一係列文章,你看他談家庭的和諧,談家庭的溫馨,談小不忍則亂大謀,一係列的文章,實際上都是總結他的經驗教訓。

  回想這輩子,我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

  1935年,我剛出生3個月,他就去了德國。等他回國到北大教書再次見麵,已經是1946年,我12歲了。我當時特別高

  興,經常一個人躲在無人的角落喊“爸爸、爸爸”,又怕別人聽見,又擔心自己叫得不夠親切。

  我和姐姐成長時,大部分都是母親陪我們。小時候跟夥伴們一起玩,腦子裏沒有父親的概念,很多小孩問我,你爹是誰?叫什麽名字?我回答不出來。等於是沒有爹的孩子。他們總說我是野孩子。

  在濟南的時候全靠我家四合院的租金過活,有吃有穿,但生活簡單。從小我就覺得母親很苦,丈夫不在家,裏外全靠她一個人,做飯、洗衣,照顧上麵的叔叔、嬸嬸,還要管我和姐姐。

  父親從國外回來會送我們禮物,摸摸我們的頭,也拍拍我們肩膀,但不像別的父親那樣,抱起來騎在肩膀上,從來都沒有。我小時候很渴望他抱我一起玩,但他沒那麽做,我們也沒失望,因為不知道父親應該跟孩子怎麽親密法。

  我來北京是17歲。1952年,我考上了北京俄語專修學校,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那時候父親已經在北大教了6年書了。兩年後,我姐姐從天津大學畢業,分到北京核工業部第二設計院,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我畢業以後分到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搞原子彈研究。

  我們雖然都在北京工作,但一家人卻沒有住在一起。當時我住中關村的單身宿舍,我姐姐住在她的單身宿舍,我們和父親的聯係就是幾個禮拜去北大看他一次。那時北大已經從沙灘搬到當時的燕京大學,去一趟很難。即使見麵,我們也沒有像別的父子那樣的感覺,反而像親戚、朋友一樣。

  小的時候聽說父親在國外念博士,讀了大學才知道他是北大教授,畢業之後就更了解了:哦,他是北京大學東語係主任,後來又當了副校長。那時候父親社會活動比較少,知名度也不大,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什麽特別重要的。

  我們見麵的時候,從來不談家裏的事情,也不談個人的感情喜好,就談今天社會上發生了什麽事,國際上發生了什麽事,就像純粹的朋友一樣。現在想起來,父子、父女這樣客客氣氣的家庭關係,太不正常。

  等於是分居到死

  1962年,母親和嬸娘到了北京,和他一起住在北大朗潤園,但他睡一個屋,媽媽睡另一個屋,他們的夫妻關係等於是分居到死。

  我父親的內心世界當然很豐富,但他對家庭卻沒有感情,一是因為他的婚姻,一是跟養他的叔父母,使得他對這個家像外人一樣生疏。

  他從小不是和自己的親生父母在一起,6歲起和叔父母在一起。叔父母雖然供他上學,但對待他和對待親生兒女肯定有區別。我父親就對這個家庭有感情上的抵觸,但為了要在濟南活下去,他必須接受這個現實,不能鬧。

  叔父母讓他娶了一個媳婦,他不高興,但又不敢離婚,一直維持下來,造成他內心和家庭、社會有矛盾。但他一直在容忍,出於對這個家庭的義務。

  但這樣對孩子、對妻子都不好。我母親嫁給他,等於守了大半輩子活寡。父親回來時三十多歲,我母親那時也不大,兩個人始終在分居,母親開始不理解,後來慢慢的就接受了。

  我們念中學的時候開始覺得不對,父母怎麽是這樣一種狀況?我曾經給父親寫過一封信,希望家人團聚,特別是他們倆要團聚,我希望他把母親接到北京來,我和姐姐也來,爺爺奶奶也來。我們沒有“叔”的概念,他們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但這和父親腦子裏的觀念完全不一樣,他們是隔閡的、生疏的。

  我父親過分節儉,我們幫助他整理家務,他不許我們用自來水拖地刷廁所,我們隻好用樓前的湖水,姐姐幹脆把大件衣物拿回自己家洗。父親節電成癖,不同意我們買洗衣機、電冰箱、抽油煙機等家用電器,一家人在屋裏聊天,他也會進去把燈和電視關掉。

  父親還有儲藏東西的習慣,別人送的茶葉、點心,他總是拿到自己房間長期存著,偶爾拿出來分給大家吃,不是生了蟲子就是變了質。他愛書如命,他的書我們從不敢借閱,偶爾翻閱也會遭到白眼。

  我結婚的時候,他送了我200塊錢,就什麽事都不管了。辦喜事時,我給他寫了信,寫了地址。我當時左等他不來,右等他也不來,後來我問他,他說找不到地方,就回北大了。

  幹嘛老孝敬你媽?

  我們父子交惡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母親,到不是因為他對家裏摳門,是因為他對我母親不滿。父親有時候能忍,有時候對婚姻的不滿會怪罪到我們身上。他總覺得兒女在家裏幹的家務事不是給他幹的,而是孝敬母親的。他心裏不平,說我們是夫妻,也沒離婚,你們幹事幹嘛老孝敬你媽,不孝敬我。

  這完全是他的錯覺。我們孝敬母親,孝敬了什麽呢?給她買了東西吃,給她做了衣服,在家裏我們幫著洗衣服,搞衛生,做飯……所有這些事情,我們同樣也給他做了。

  後來我們吵架,他就說你做的這些事情,都全是為了你的母親。我對爸爸說,我母親是你夫人呀,我即便是給她做,也是為您。吵架是動感情的,他說狠話我也說狠話,他當時說不指望我給他養老,早把我看透了。看透什麽呢?那時候我母親住在醫院,我整天忙來忙去,他就找茬說,甭管你多辛苦,你做的事情是為你媽做的,你媽死了以後你不會孝敬我的,你現在走吧。

  我對他說我太冤了。他也說上了年紀的人在氣頭上說的錯話是可以原諒的。他做了檢討了,這件事情都寫出來了,我也做了檢討,說讓他放心我會把他侍奉到老的。所以父子之間一定得溝通。

  問題是意氣平息下來以後還會再上來,有時候他琢磨琢磨,還是不行,這個兒子還是不能在身邊,有一天他就讓我離開他,不讓我住在北大了。

  那時候我母親還沒死呢,我每天就開車從公主墳到北大醫院去,他就是不讓我住那兒。

  小保姆怎麽就卑劣了?

  後來有人造謠說我和父親絕交,因為兩件事,一個是我母親住院的錢的事,一個是我娶了年輕的保姆。

  我母親住院的時候,我在做總經理,完全有力量支付母親一切的醫護費用。有一天,我跟父親在湖邊上散步,我告訴他現在醫院裏的醫藥費已經花了多少萬了。我就說了這麽一句,也沒說爸爸你出點錢吧。過了兩天他給我幾個存單,加起來大概有幾千塊錢吧,而且都還是沒到期的。

  我母親死了以後,他問我喪葬費花了多少,我說了,他說自己出一半。後來他跟別人說自己本來是全出的,但是最後決定隻出一半。

  父親也是個凡人,他寫那些論消費文章的時候說,“一個教授不如一個推頭的”,“教授滿街走,講師是多如狗”。那時候教授待遇很低。我女兒在外企工作,一個月超過他好多倍,他心裏很複雜,認為自己是大學問家、大教授,就隻有這麽點工資,現在兒子開汽車,連孫女都超過自己了,所以母親的開銷他隻出一半。

  後來父親就跟人講,說我逼著他要錢。事情傳出去以後,別有用心的人說我們兩個為錢鬧起來了,實際上我們沒有鬧。

  我現在的妻子當時在我家做保姆。因為母親生病,我整天住在朗潤園,日夜照顧她,我們兩個當然是在一起打掃衛生、做病號飯,還有一個外甥媳婦也在那裏。當時,我們感情是很好,不過沒有說戀愛、結婚。

  後來,我發現自己的妻子跟一個國家幹部有染,而且長達20年時間,我很鄙視她,後來我們分居了。

  當時我姐姐已經去世了,家裏就我一個人,公司很忙,每天要給父親做三頓飯,要打掃整個家的衛生,又要做病號飯,這個保姆很同情我。

  我們的感情超過了父女。因為我比她大多了,我曾經勸過我的小夫人回去,我親自把她送回家,她又回來了,最後我們就鐵了心要一塊過。有些人警告我說她別有用心,坑你幾十萬走了拉倒。我說我準備好了,她要是坑,就讓她拿好了。

  有的人對她說,你不要找他,他這麽大年紀了,玩完了就把你給甩了。因為我前妻不跟我離婚,拖著我,從1995年一直拖到2003年才跟我辦了離婚手續,我才跟現在的妻子結婚。好多年了,反正我們就在外一塊住,一塊生活。

  我們的生活非常幸福,她是從農村來的姑娘,品質很好,當時父親沒有為這個事情表現出抵觸。他這輩子婚姻不成功,家庭搞得疙裏疙瘩的,我帶著媳婦小孩去看父親,父親非常高興,兒子有這樣的選擇,而且媳婦又沒有什麽壞表現,有什麽不可以?這一點父親完全諒解,絕對不是說像外界一樣,因為我和小馬結合丟了他臉。他沒有說小保姆怎樣就卑劣了,他本身是從農村出來的,不是高貴的血統,他不會有那個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