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日,來自浙江的32名大學生,大多數來自富裕家庭,在重慶開始了“異鄉生存體驗”之旅。身上隻留50元和一張重慶主城區地圖。
為了節約錢,方瑾在直飲水處解渴。
拿著50元,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大城市呆15天,你能嗎?昨日,來自浙江的32名大學生,在重慶開始了“異鄉生存體驗”之旅。
32名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浙江師範大學,男女各半,品學兼優,大多數來自富裕家庭。其中還有大型家族企業繼承人。
出發前,所有人的錢包、銀行卡全部上交,身上隻留50元和一張重慶主城區地圖。團隊統一在重慶師範大學住宿,每人每天交12元住宿費。
他們7月31日下午3時到達沙坪壩區陳家灣重師校區。記者選了一個小組跟蹤記錄。
找到第一份工作
記者選定的二人組,女生叫方瑾,20歲,念大三,係校報宣傳員,乖巧可愛。男生叫洪凱文,念大二,曾獲校園十大男模稱號,標準的小帥哥。
當日下午5時,兩人便跑到沙坪壩步行街家樂福附近找活兒。方瑾算了筆賬:每天住宿費12元,夥食費再節省也需8元。“每天至少要賺20元。”
“我們是浙江來的大學生,想找份臨時工作……”兩人接連問了10多家店,都不招臨工。
家樂福門口有一女子在發傳單。“我這裏正缺人手。”她在促銷一種祛痘護膚品。對方要求方瑾次日一早上班,酬勞每天20元。女子起初不要男生,“要我吧,打折少要5元。”女子答應了洪凱文。
昨日8時,兩人沒吃飯就來到家樂福門前。
9時,護膚品促銷員來了,抱來一大摞宣傳單,比頭天說的至少多兩倍。方瑾要求加工錢,對方加了5元,提前給了錢。
兩人正在積極發傳單,突然,兩名城管隊員走到跟前,“廣場不準發傳單”,要求他們去派出所。方瑾趕緊說明緣由,城管隊員隻沒收了全部傳單。
不久,別的小組傳來消息:一男生因發傳單,被請進三峽廣場派出所。
“沒想到找第一份工作竟違了法。”方瑾說。洪凱文自嘲:“昨晚找工作,今早去上崗,沒到中午就失業,現在又要再就業。”
連問50家門店沒人要
“失業”後,兩人開始重新確定找工作方向。方瑾英文好、口才好,想找英文培訓、產品推銷工作。帥哥洪凱文則想應聘模特走秀、賓館接待員、保安工作。
從9時30分到12時,兩人在三峽廣場轉了一圈,至少問了50家門店,絕大部分門店都稱不招臨工,少數門店讓他們填了表,“等通知”。
接連碰壁後,兩人失望寫在臉上,走路慢了,說話也少了。“理想和現實差距還是挺大的。”方瑾說。
“我頭有點昏,應該是餓了。”方瑾決定去吃飯。兩人在包子店磨蹭了老半天,才掏出2元錢,買了6個包子。“重慶包子真香。”兩人邊吃邊說。
方瑾是寧波人,父親開有一家外貿公司,母親是公司高管,她屬於典型的富家女。“我既然決定參加挑戰,就要忘掉這一切。”她說。
女生大部分找到工作
下午2時,仍在三峽廣場找工作的方瑾突然收到電話,是一家曾經求過職的茶葉銷售店打來的,讓她明天到楊家坪步行街上班,每天50元。“成功了!”方瑾高興得跳起來,然後陪洪凱文繼續找工作。
對於找工作的體會,方瑾說:一是不要怕被人拒絕,要多跑、多問;二是要充分認識自己,根據自身特點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三是要不斷總結得失,及時調整方向。
下午4時,記者離開時獲悉,參與體驗的16名女生絕大部分找到工作,但男生的成功率不足1/3。
浙江師範大學團委老師王珩介紹,該校學生“異鄉生存體驗”活動始於1999年,已連續、順利開展10年,體驗城市包括深圳、北京、上海、南寧等。此次來重慶,是早就安排的。這些學生來重慶前,都進行過相關培訓和野外生存訓練,並購買了相應保險等。 記者 朱亮
方瑾二人組昨日收支賬
收入:45元(散發傳單)
支出:36元,包括24元房租、2元包子(午飯)、2元公交車費、8元盒飯(晚飯)
結餘: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