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走進伊朗:遍地是美女很愁嫁,中國地鐵家喻戶曉

走進伊朗:遍地是美女很愁嫁,中國地鐵家喻戶曉

文章來源: aTouchofZen 於 2009-06-18 12:04: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作者:天空彩雲 2009-6-16 14:50:00

我們去伊朗前是矛盾的。關於戰爭的傳言那時候甚囂塵上,連保險公司都不願意提供出境意外險,伊朗和伊拉克、阿富汗、東帝汶等地被列為一個級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乘坐地鐵,地鐵由中國公司承建,在德黑蘭可謂家喻戶曉。圖片來源:廣州日報我們終於抵達了核危機籠罩下的伊朗,在這“危險”的地方不停地走了七天。這裏留給我們的卻是平靜、溫暖、微笑……所見到的伊朗人都友好地對我們說“SALAM(波斯語:你好)”,稍懂英語的人還會說“IranQin(波斯語:中國)friends!(朋友)”。摩托車騎手看見車中的我們時,興奮地不停回頭招呼,熱情得簡直讓我們擔心他們的安全。

伊朗遍地都是美女

伊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要求外籍女性遵守當地的“dresscode”(著裝規範)的國家——外衣要長過腰部、要戴頭巾。“富力地產行走亞洲大型係列報道”伊朗特派采訪組剛抵達德黑蘭,女記者餘靖就趕緊包上了黑頭巾。都說波斯美女漂亮,果然名不虛傳。年輕女性卻都是一身緊身合體的大衣,頭巾也是五顏六色,高跟鞋的鞋跟像釘子一樣尖而細長。開始我們還指給同伴看,“看,有個美女!”後來發現遍地美女,就無暇去說了,隻顧欣賞。

跟著丈夫常駐德黑蘭工作的中國女士ECHO告訴記者,伊朗女孩子不愛隆鼻流行“縮鼻”。她們的鼻子又高又挺,卻要鼻梁變矮點,顯得鼻頭小小的才算好看。記者留意到,果然有些女孩子的鼻子小且翹,是做過整形的。

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朗損失了約60萬青壯年男子,導致該國男女人口比例嚴重失調。伊朗的失業率雖高達40%,謀份飯碗極其不易,伊朗美女卻大發感慨說:找丈夫比找工作難多了!

近在咫尺卻用電話“拍拖”

在伊朗這個穆斯林國家,男女有別的觀念深植於每個人的頭腦中。出海關時,女人走專門的“女性信道”,乘地鐵時,她們坐“女性車廂”,來到清真寺,又得進入屬於她們的“女性包間”,甚至連健身房,也在不同時間分出“男女專場”。

去伊朗旅行期間,筆者在首都德黑蘭認識了赫麗,一個熱情好客的伊朗女大學生。在赫麗的陪同下遊玩時,我發現,伊朗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手挽著手的戀人。問及緣由,赫麗的回答令人大吃一驚:“莫說牽手拍拖了,在伊朗,除了丈夫或血親,女孩根本不能跟異性接觸,連單獨說話也算犯法。”

不僅如此,德黑蘭的大街上還隨處可見巡視的長老,他們手持木杖端坐於樹蔭下,看似在打坐,其實正用雪亮的眼睛盯著過往行人。一旦發現“不規矩”的女孩子頭發露到絲巾外麵的,沒穿襪子的;或穿透明絲襪的等等,就會給她們來個當頭棒喝!

一天晚上,赫麗帶我們到德黑蘭北區的一個酒吧去見她的男友。大堂裏霓虹閃爍,和上海、巴黎的任何一家酒吧毫無二致。但唯一不同的是,男女客人分別坐在過道兩邊,涇渭分明。赫麗指著兩個彪形大漢悄悄告訴我,他們是負責維持秩序的保安,如果有哪一對男女敢同桌而坐,就會被大漢“扔”出酒吧。“那你如何把男朋友介紹給我呢?”我迷惑不解。

赫麗抿嘴一笑,從口袋裏掏出手機,“就用這個!”果然,她剛撥完號,斜對麵一個小夥子的手機就響了。他一邊接聽電話,一邊四處張望,很快就發現了我們。赫麗對著手機說了幾句話,回頭告訴我:“他說,很高興認識你這位中國朋友!”

我也遠遠地向他點頭致意,“接頭”任務順利完成。

赫麗又對著手機傾述了一會兒才掛斷電話。整個晚上,她除了不時地與男友眉目傳情外,還接了幾次對方打過來的電話。戀愛季節的伊朗年輕人,他們的手機賬單一定高得驚人。真沒想到,一條禁令,竟能對該國的電訊事業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

上大學隻為找老公

“上了大學又能怎樣?畢業後一樣沒有工作。”這是一位伊朗出租車司機無奈的心聲。為了兩個正在念大學的女兒,他不得不打兩份工:白天開出租車,晚上去餐廳當侍者。可既然沒有未來,還讓女兒上大學做什麽?他給出的答案更令人驚訝,“大學畢業後女兒可以找個好老公。”

眼下,伊朗的失業率高達40%,想找份工作極其艱難。在這種情況下,男人都難以找到稱心的工作,更別說女性了。因此,很多女孩都把全部精力放到找男朋友上麵,一旦找到了合適的對象,就毫不猶豫地嫁給對方,一心一意做個相夫教子的全職太太。

伊朗學校多是男女分校,但大學是個例外,大學校園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女孩子們尋找男友的最佳地點。而且,能夠上大學的男生,以後的工作應該不會太差,收入不會太低。

在婚姻方麵,很多伊朗女孩都非常現實。我問過很多女孩同樣的問題:如果一個男人非常愛你和你的家人,並且相貌英俊,人品也好,但就是太窮,你願意嫁給他嗎?她們無一例外地脫口而出:“No!”

出門需要丈夫簽字

盡管很多伊朗女孩已經放棄了事業上的追求,一心隻想找個好老公,可現實卻很難讓她們如願。

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朗損失了約60萬青壯年男人。戰後,該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據一個伊朗全國青年組織的調查表明,目前20-29歲的年輕女性有620萬,而25-34歲之間的男性僅有480萬。而且由於伊朗男子有尋找比自己年輕的女孩結婚的習俗,因此有125萬名女性可能會喪失結婚的機會。伊朗媒體說,就算是所有男子都結婚,也仍然有100多萬女性要過單身生活。

因此,在婦女地位原本就不高的伊朗,男性享有了更多特權。男孩子們可以從容不迫地挑選女友,同時交好幾個也不會受到任何譴責。女性在家庭中沒有決定權,連單獨外出旅行,都要丈夫簽字批準才能買到車票或機票。

伊朗法律規定,一名男子可以娶四個老婆。但在一些偏遠地區,娶十幾個老婆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另外,還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契約婚姻模式,其實就是合法同居。男女雙方找律師簽訂婚姻合同,期限不定,連法院都不用去,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終止合同。這看上去很公平,但事實上,離過婚或是有過契約婚史的女子,想再嫁出去幾乎不可能。

幾年前,有個中國人在德黑蘭駕車時不小心撞倒了一個伊朗老太太。老人家不要賠錢也不上醫院,唯一的要求,竟是讓對方在她兩個未出嫁的女兒裏任選一個娶回家,兩個都娶更好。那個中國人被糾纏了很久,最後才把事情平息。

處處受到家人輕視

琳娜是一個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伊朗靚女。從上小學起,她的成績就名列前茅,在家裏更是乖乖女。她愛每一個人,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她的弟弟。

“我們沒有吵過架,也沒有打過架,我們隻是從不說話而已。”從弟弟出生的那天起,父母的愛和關懷就都轉移到弟弟身上了。弟弟喜歡的東西,她必須無條件讓出。隻要弟弟一告狀,無論是誰的錯,挨罵和道歉的都是她。琳娜努力地學習想要證明自己,但媽媽卻對鄰居說:“哦,我的兒子特別聰明,他從不學習成績都不壞,他要是稍微看看書,成績準比她姐姐強百倍。”

“女兒再好也是人家的媳婦,一出嫁就一了百了,隻有兒子才是自己的指望。”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仍在伊朗父母心中根深蒂固。對女孩子來說,讀書隻是為了今後能找個好點的丈夫;打理家務、照顧弟兄才是女孩的正事。有些父母為了減輕負擔,甚至在女兒十五六歲時就開始為她張羅婚事。據筆者觀察,伊朗母親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和別人大談特談自己的兒子,開場白永遠一樣,一臉陶醉地說:“哦,我的兒子!”

女孩看球待遇像乞丐

“越位!”這是足球場上經常聽到的一句術語,但在伊朗這卻是諷刺男女不平等的代名詞!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賽在德國隆重開鑼,當世界各地的球迷充滿期盼,準備為自己心愛的球隊呐喊助威時,伊朗國內的女性卻繼續受到不合理的對待,連進入球場為自己國家隊捧場的權利也沒有。

《越位》(0ffside)也是伊朗大導演帕拿希執導的一部新電影的名稱。這部電影在柏林影展中勇奪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在其它影展中也屢獲殊榮,受到各方關注。伊朗是本屆世界杯決賽圈的入圍隊伍之一,雖然影片在伊朗國內被禁映,但卻是十分應景。

影片的故事講述一群熱愛足球的女孩,很希望進入球場觀看比賽,但她們卻沒有這個權利,因為根據政府當局行之已久的規定,隻有男士才可以購票進場。女孩們感到忿忿不平,決定挑戰這個不合理的製度,千方百計地要混入球場。

波斯帝國的文明遺址、戴著頭巾的波斯美女、還有中國製造的“總統一號工程”德黑蘭地鐵……一切都離我們那麽近。

戰爭?空氣中沒有一絲火藥的味道。

中國地鐵在德黑蘭家喻戶曉

“是中國人的高效和技術,圓了伊朗人心中的地鐵夢。”伊朗人法哈德(FarhadShakib)說了一句讓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的話。

法哈德在德黑蘭旅遊公司 Iaman ParsTour上班,家裏早就有小車,伊朗的普通汽油每升才7角錢左右,但是他表示平時出行更喜歡坐地鐵。“隻有乘坐地鐵,才能避開地麵上混亂的交通,同時遠離噪音和汽車尾氣”。目前已通車的地鐵一號線、二號線和五號線(郊區電氣化鐵路),全是由中國企業承建,成十字形將德黑蘭東西南北貫通起來。每天有80萬人次的市民通過地鐵去這個西亞最大城市的各個角落。

這個擁有1400多萬人口的現代城市,近400萬輛汽車奔馳在容納能力隻有100萬輛的道路上……另外,德黑蘭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充滿汙染物的空氣盤桓在城市上空,每年有大約4600人死於與空氣汙染有關的疾病。

要改變,隻有地鐵。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特朗普自稱“從不畫畫” 但他的許多簡筆畫都在拍賣
博索納羅:被強製戴電子腳鐐無比屈辱 我已經70了
一審領刑12年,海航原董事長陳峰當庭表示上訴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24小時討論排行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馬斯克連發35條貼文:抨擊特朗普“掩蓋愛潑斯坦案”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官方數據的泄露,杭州"糞水"水一個月前已經爆發了
被邊緣化處置 他可能是被紮克伯格傷害最深的人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爸爸是清華博士,但娃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
中國記協何時最勇敢?在安全的時候
參加演唱會致不倫戀曝光 美國科技公司總裁辭職
中國國防部:中越將在廣西舉行首次陸軍聯訓
《華爾街日報》回懟特朗普:沒在怕,法庭見!
禍從口出!ASML一句話致使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老破小"賣房故事:降價百萬拋售,毀約賠10萬,再賣又跌34萬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走進伊朗:遍地是美女很愁嫁,中國地鐵家喻戶曉

aTouchofZen 2009-06-18 12:04:07

作者:天空彩雲 2009-6-16 14:50:00

我們去伊朗前是矛盾的。關於戰爭的傳言那時候甚囂塵上,連保險公司都不願意提供出境意外險,伊朗和伊拉克、阿富汗、東帝汶等地被列為一個級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乘坐地鐵,地鐵由中國公司承建,在德黑蘭可謂家喻戶曉。圖片來源:廣州日報我們終於抵達了核危機籠罩下的伊朗,在這“危險”的地方不停地走了七天。這裏留給我們的卻是平靜、溫暖、微笑……所見到的伊朗人都友好地對我們說“SALAM(波斯語:你好)”,稍懂英語的人還會說“IranQin(波斯語:中國)friends!(朋友)”。摩托車騎手看見車中的我們時,興奮地不停回頭招呼,熱情得簡直讓我們擔心他們的安全。

伊朗遍地都是美女

伊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要求外籍女性遵守當地的“dresscode”(著裝規範)的國家——外衣要長過腰部、要戴頭巾。“富力地產行走亞洲大型係列報道”伊朗特派采訪組剛抵達德黑蘭,女記者餘靖就趕緊包上了黑頭巾。都說波斯美女漂亮,果然名不虛傳。年輕女性卻都是一身緊身合體的大衣,頭巾也是五顏六色,高跟鞋的鞋跟像釘子一樣尖而細長。開始我們還指給同伴看,“看,有個美女!”後來發現遍地美女,就無暇去說了,隻顧欣賞。

跟著丈夫常駐德黑蘭工作的中國女士ECHO告訴記者,伊朗女孩子不愛隆鼻流行“縮鼻”。她們的鼻子又高又挺,卻要鼻梁變矮點,顯得鼻頭小小的才算好看。記者留意到,果然有些女孩子的鼻子小且翹,是做過整形的。

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朗損失了約60萬青壯年男子,導致該國男女人口比例嚴重失調。伊朗的失業率雖高達40%,謀份飯碗極其不易,伊朗美女卻大發感慨說:找丈夫比找工作難多了!

近在咫尺卻用電話“拍拖”

在伊朗這個穆斯林國家,男女有別的觀念深植於每個人的頭腦中。出海關時,女人走專門的“女性信道”,乘地鐵時,她們坐“女性車廂”,來到清真寺,又得進入屬於她們的“女性包間”,甚至連健身房,也在不同時間分出“男女專場”。

去伊朗旅行期間,筆者在首都德黑蘭認識了赫麗,一個熱情好客的伊朗女大學生。在赫麗的陪同下遊玩時,我發現,伊朗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手挽著手的戀人。問及緣由,赫麗的回答令人大吃一驚:“莫說牽手拍拖了,在伊朗,除了丈夫或血親,女孩根本不能跟異性接觸,連單獨說話也算犯法。”

不僅如此,德黑蘭的大街上還隨處可見巡視的長老,他們手持木杖端坐於樹蔭下,看似在打坐,其實正用雪亮的眼睛盯著過往行人。一旦發現“不規矩”的女孩子頭發露到絲巾外麵的,沒穿襪子的;或穿透明絲襪的等等,就會給她們來個當頭棒喝!

一天晚上,赫麗帶我們到德黑蘭北區的一個酒吧去見她的男友。大堂裏霓虹閃爍,和上海、巴黎的任何一家酒吧毫無二致。但唯一不同的是,男女客人分別坐在過道兩邊,涇渭分明。赫麗指著兩個彪形大漢悄悄告訴我,他們是負責維持秩序的保安,如果有哪一對男女敢同桌而坐,就會被大漢“扔”出酒吧。“那你如何把男朋友介紹給我呢?”我迷惑不解。

赫麗抿嘴一笑,從口袋裏掏出手機,“就用這個!”果然,她剛撥完號,斜對麵一個小夥子的手機就響了。他一邊接聽電話,一邊四處張望,很快就發現了我們。赫麗對著手機說了幾句話,回頭告訴我:“他說,很高興認識你這位中國朋友!”

我也遠遠地向他點頭致意,“接頭”任務順利完成。

赫麗又對著手機傾述了一會兒才掛斷電話。整個晚上,她除了不時地與男友眉目傳情外,還接了幾次對方打過來的電話。戀愛季節的伊朗年輕人,他們的手機賬單一定高得驚人。真沒想到,一條禁令,竟能對該國的電訊事業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

上大學隻為找老公

“上了大學又能怎樣?畢業後一樣沒有工作。”這是一位伊朗出租車司機無奈的心聲。為了兩個正在念大學的女兒,他不得不打兩份工:白天開出租車,晚上去餐廳當侍者。可既然沒有未來,還讓女兒上大學做什麽?他給出的答案更令人驚訝,“大學畢業後女兒可以找個好老公。”

眼下,伊朗的失業率高達40%,想找份工作極其艱難。在這種情況下,男人都難以找到稱心的工作,更別說女性了。因此,很多女孩都把全部精力放到找男朋友上麵,一旦找到了合適的對象,就毫不猶豫地嫁給對方,一心一意做個相夫教子的全職太太。

伊朗學校多是男女分校,但大學是個例外,大學校園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女孩子們尋找男友的最佳地點。而且,能夠上大學的男生,以後的工作應該不會太差,收入不會太低。

在婚姻方麵,很多伊朗女孩都非常現實。我問過很多女孩同樣的問題:如果一個男人非常愛你和你的家人,並且相貌英俊,人品也好,但就是太窮,你願意嫁給他嗎?她們無一例外地脫口而出:“No!”

出門需要丈夫簽字

盡管很多伊朗女孩已經放棄了事業上的追求,一心隻想找個好老公,可現實卻很難讓她們如願。

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使伊朗損失了約60萬青壯年男人。戰後,該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據一個伊朗全國青年組織的調查表明,目前20-29歲的年輕女性有620萬,而25-34歲之間的男性僅有480萬。而且由於伊朗男子有尋找比自己年輕的女孩結婚的習俗,因此有125萬名女性可能會喪失結婚的機會。伊朗媒體說,就算是所有男子都結婚,也仍然有100多萬女性要過單身生活。

因此,在婦女地位原本就不高的伊朗,男性享有了更多特權。男孩子們可以從容不迫地挑選女友,同時交好幾個也不會受到任何譴責。女性在家庭中沒有決定權,連單獨外出旅行,都要丈夫簽字批準才能買到車票或機票。

伊朗法律規定,一名男子可以娶四個老婆。但在一些偏遠地區,娶十幾個老婆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另外,還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契約婚姻模式,其實就是合法同居。男女雙方找律師簽訂婚姻合同,期限不定,連法院都不用去,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終止合同。這看上去很公平,但事實上,離過婚或是有過契約婚史的女子,想再嫁出去幾乎不可能。

幾年前,有個中國人在德黑蘭駕車時不小心撞倒了一個伊朗老太太。老人家不要賠錢也不上醫院,唯一的要求,竟是讓對方在她兩個未出嫁的女兒裏任選一個娶回家,兩個都娶更好。那個中國人被糾纏了很久,最後才把事情平息。

處處受到家人輕視

琳娜是一個溫柔善良、善解人意的伊朗靚女。從上小學起,她的成績就名列前茅,在家裏更是乖乖女。她愛每一個人,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她的弟弟。

“我們沒有吵過架,也沒有打過架,我們隻是從不說話而已。”從弟弟出生的那天起,父母的愛和關懷就都轉移到弟弟身上了。弟弟喜歡的東西,她必須無條件讓出。隻要弟弟一告狀,無論是誰的錯,挨罵和道歉的都是她。琳娜努力地學習想要證明自己,但媽媽卻對鄰居說:“哦,我的兒子特別聰明,他從不學習成績都不壞,他要是稍微看看書,成績準比她姐姐強百倍。”

“女兒再好也是人家的媳婦,一出嫁就一了百了,隻有兒子才是自己的指望。”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仍在伊朗父母心中根深蒂固。對女孩子來說,讀書隻是為了今後能找個好點的丈夫;打理家務、照顧弟兄才是女孩的正事。有些父母為了減輕負擔,甚至在女兒十五六歲時就開始為她張羅婚事。據筆者觀察,伊朗母親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和別人大談特談自己的兒子,開場白永遠一樣,一臉陶醉地說:“哦,我的兒子!”

女孩看球待遇像乞丐

“越位!”這是足球場上經常聽到的一句術語,但在伊朗這卻是諷刺男女不平等的代名詞!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賽在德國隆重開鑼,當世界各地的球迷充滿期盼,準備為自己心愛的球隊呐喊助威時,伊朗國內的女性卻繼續受到不合理的對待,連進入球場為自己國家隊捧場的權利也沒有。

《越位》(0ffside)也是伊朗大導演帕拿希執導的一部新電影的名稱。這部電影在柏林影展中勇奪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在其它影展中也屢獲殊榮,受到各方關注。伊朗是本屆世界杯決賽圈的入圍隊伍之一,雖然影片在伊朗國內被禁映,但卻是十分應景。

影片的故事講述一群熱愛足球的女孩,很希望進入球場觀看比賽,但她們卻沒有這個權利,因為根據政府當局行之已久的規定,隻有男士才可以購票進場。女孩們感到忿忿不平,決定挑戰這個不合理的製度,千方百計地要混入球場。

波斯帝國的文明遺址、戴著頭巾的波斯美女、還有中國製造的“總統一號工程”德黑蘭地鐵……一切都離我們那麽近。

戰爭?空氣中沒有一絲火藥的味道。

中國地鐵在德黑蘭家喻戶曉

“是中國人的高效和技術,圓了伊朗人心中的地鐵夢。”伊朗人法哈德(FarhadShakib)說了一句讓我們中國人感到驕傲的話。

法哈德在德黑蘭旅遊公司 Iaman ParsTour上班,家裏早就有小車,伊朗的普通汽油每升才7角錢左右,但是他表示平時出行更喜歡坐地鐵。“隻有乘坐地鐵,才能避開地麵上混亂的交通,同時遠離噪音和汽車尾氣”。目前已通車的地鐵一號線、二號線和五號線(郊區電氣化鐵路),全是由中國企業承建,成十字形將德黑蘭東西南北貫通起來。每天有80萬人次的市民通過地鐵去這個西亞最大城市的各個角落。

這個擁有1400多萬人口的現代城市,近400萬輛汽車奔馳在容納能力隻有100萬輛的道路上……另外,德黑蘭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充滿汙染物的空氣盤桓在城市上空,每年有大約4600人死於與空氣汙染有關的疾病。

要改變,隻有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