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山區旅遊發感觸 少年學子作文表捐贈心跡
夏日,寧波萬裏國際學校綠草如茵,具有中西式風格的校舍在烈日照耀下反射出炫目的光。這是一所全寄宿學校,當地不少富家子弟就讀於此。
11歲的四年級學生魏雨鑫在操場上打籃球,乍看起來,這個衣著樸素的瘦高男孩與同齡人無異。但他卻做了一件讓人佩服的事情:他已經將積攢了4年的7萬元壓歲錢捐了出去,準備參與建立貴州山區的一所村辦希望小學。昨天下午,寧波萬裏國際學校副校長汪陽合向記者證實:7萬元善款已經交由學校處理,學校經過考察後,將於近日將善款發往貴州山區。
貧困山區旅遊發感觸 少年學子作文表捐贈心跡
站在記者麵前的魏雨鑫羞澀靦腆,挺身站得筆直,幾乎不主動說話,記者問一句,魏雨鑫方才答一句,說話間,汗水不斷從臉上沁出。
魏雨鑫的父親是象山的一家企業主,魏雨鑫從幼兒園開始就在學費昂貴的學校念書。
小孩過年時拿壓歲錢,一般家庭的小孩是幾百幾百的紅包拿,而魏雨鑫卻是幾千幾千的拿:僅僅4年,魏雨鑫的壓歲錢就高達7萬元。
魏雨鑫有個愛好,每年寒暑假都和父親去旅遊,如今,11歲魏雨鑫已經到包括台灣在內的10多個著名風景點旅遊過。
2008年暑假,魏雨鑫跟著父親去雲南旅遊,兩個當地貧困少女渴望讀書的話語讓魏雨鑫深有感觸,回家之後就寫下了作文《一張照片的故事》(見附件)。
這篇作文寫好後,指導老師認為感情真摯,投稿至當地報紙,最終在2008年年底發表並獲獎。“寫這篇作文的時候,我就想幫助和我一樣大的貧困學生,讓他們也能無憂無慮地上學。”魏雨鑫說。
婉拒冠名好意 其父稱隻是想為富家子弟做表率
魏雨鑫的爸爸魏榮旗因為忙於生意,幾乎很少和兒子見麵。但兒子的作文發表獲獎讓魏榮旗“高興得到處請人喝酒”。
今年春節期間,魏雨鑫又是大把大把地收紅包。魏雨鑫去存錢時,發現壓歲錢數額已經達到7萬元。
“7萬元在山區能建一所學校嗎?我想捐出去。”兒子的話讓魏榮旗立刻想到那篇作文,他覺得這不是一句玩笑話。“我當時就覺得蠻感動的,就覺得兒子比我有出息,我絕不能拒絕孩子這份善心。”
魏榮旗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兒子的請求,並將兒子的意願轉達給學校,讓學校幫忙聯係受助單位。
今年5月,貴州一個貧困縣教育部門負責人來到萬裏國際學校學習考察,汪陽合副校長將魏雨鑫的意願轉達給了對方。
對方聽完感慨:“浙江富人到貴州捐資建校的很多,但小孩子很少,我們要以魏雨鑫的名字命名一所村辦希望小學。”
魏榮旗婉拒了對方的好意,他說:“兒子捐款是自願奉獻的,我不能讓兒子過早體驗到一些功利的東西。現在的富家子弟都有很多壓歲錢,我希望他們能以雨鑫為表率,都能拿出壓歲錢,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隨意揮霍浪費。”
知道爸爸婉拒冠名的事情後,魏雨鑫也表示:“爸爸知道我的想法的,我是個學生,當然不能以我的名字做學校的名字啦,我和爸爸想的一樣,等壓歲錢捐的房子修好了,我肯定是要和爸爸去看看的。”
班主任眼中的好孩子“他完全沒有驕嬌二氣”
魏雨鑫的班主任孫藝平介紹說:“這孩子一點都不顯擺,不像一個富家子,卻禮貌得像個紳士,他捐出這麽多壓歲錢做善事,我不覺得意外。”
“現在的富家子弟都難免有驕嬌二氣,做人做事比較張狂,問題確實存在。”孫老師說。
“魏雨鑫幾乎不與人吵架爭強好勝,也不與小朋友鬥富,做清潔衛生從來都是一絲不苟,班上人緣可好了,誰都和他合得來,成績也好,還是班上的英語課代表。”孫老師評價很高。
“我認為現在的富家子弟缺的不是錢,缺乏的是愛心與社會責任感,魏雨鑫應該是富家子弟的一個學習榜樣,希望我的學生中會有越來越多的‘魏雨鑫’。”孫老師說。
新聞附件
一張照片的故事
在我書房的玻璃台板下壓著一張七寸大彩照。照片上我的左右兩邊各站了一個穿著藏族服裝的小姑娘。說起這張照片,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今年暑假,爸爸帶我去雲南遊玩,有一站是虎跳峽。虎跳峽一帶的居民生活十分貧困。
在小路的轉彎處,兩個穿著漂亮、鮮豔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她們倆不停地和過往的遊客打著招呼,“叔叔、阿姨合張影吧。一塊錢一張。謝謝!”爸爸問:“你們賺錢幹什麽用呀?”她們用渴望又期待的目光看著爸爸說:“我們自己賺錢交學費用。”“你們讀幾年級?成績好嗎?”爸爸說。那個大一點的小姑娘搶著回答:“這是我妹妹,還沒上學。我上二年級,成績很好。”“好到什麽程度?”爸爸問。
“每次都是前三名。”小姑娘自豪地說,“叔叔,跟我們合張影吧?”
“好啊!”爸爸爽快地答應了。
爸爸讓我和兩個小姑娘合影。爸爸一邊拍照,一邊說:“雨鑫啊,你要向這兩個小姐妹學習呀。”
拍完照,爸爸給了小姐妹十元錢,讓她們不要找。小姐妹高興地連聲說:“謝謝!謝謝!”
旅遊回來,爸爸特意把我和兩個小姐妹合影的照片洗出來,讓我壓在玻璃台板下。每當看到這張照片,我眼前就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山區小姐妹自己賺錢攢學費的精神也時時激勵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