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當事人出麵道歉 指李雪健用詞粗俗欲起訴兩媒體(圖)

當事人出麵道歉 指李雪健用詞粗俗欲起訴兩媒體

文章來源: 華西都市報 於 2004-05-10 17:38: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回應李雪健聲明陳寬自稱隻是報料人   針對李雪健對假新聞製造者的怒斥,記者昨日下午電話采訪了當事人、北京自由撰稿人陳寬。他首先就自己撰寫的文章對李雪健造成的傷害表示賠禮道歉,但他同時也指出,此新聞出籠的真正責任人應是湖南某媒體一記者。   A 歉意:我寫稿過於倉促   昨日下午5時,陳寬談及李雪健的聲明,深表歉意。他說:今天全國許多媒體給我打來電話,詢問我對李雪健聲明的看法,我首先表示,我寫稿倉促,向李雪健賠禮道歉!   陳寬說:李雪健公開發表聲明的行為,證明其病體康複,也證明海外“看中國”網站於2004年3月12日最初發表的“李雪健病故”文章完全失實。我依據這篇未經核實的文章作為寫作線索,顯然倉促草率,現在向李雪健真誠道歉,也對李雪健身體康複表示衷心祝賀。為證實這篇稿子,我曾經在4月19日、29日分別走訪北京市的兩家著名的腫瘤醫院,確定李雪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的腫瘤醫院治病,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吳雪溪同誌與我就“鼻咽癌”問題交談大約20分鍾,我已經確認李雪健的病情基本康複。當時沒有寫文章,隻是擔心刺激李雪健,希望李雪健能夠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   B 遺憾:李雪健用詞粗俗   陳寬也表示:我承認這篇稿子對李雪健有極大傷害。但李雪健在聲明中辱罵我“在犄角旮旯撿了一塊臭狗屎在啃”,這種粗俗的語言似乎不符合李雪健的藝術修養。我所寫的稿件中,強調李雪健是否病故應以其家人發布正式訃告為準,並且我反複叮囑編輯,如果發表我的文章,應該在病故之前加上傳言字樣。我的文章客觀上有助於李雪健澄清事實,但是,我向全國20多家都傳過稿,並沒有發現哪家新聞媒體發表我的稿子。   C 憤怒:欲起訴兩家媒體   對自己的行為,陳寬很憤怒地說,我隻是像一個打熱線的讀者,向報社提供了新聞線索,報社記者應該去核對。我了解,很多報社都進行了核對,並未刊登。所以嚴格地說,實際上沒有給李雪健造成名譽傷害。因為並沒有向全國傳播。   但遺憾的是,湖南一媒體卻將我傳去的稿子,以否定之否定,大肆炒作“李雪健病故”的新聞,嚴重違反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我現在正在準備將少數媒體告上法庭。至於自詡評論家在各種媒體對我的粗俗辱罵,我已經於2004年4月15日下午到北京市東城區法院遞交起訴狀,法官讓我提供該媒體的法人資格,隨時可以正式立案。   D 辛酸:9年北漂生活   據了解,陳寬屬北漂一族,做了9年的自由撰稿人,談及自由撰稿人的生活,陳寬說:“3個字,苦極了!同在北京采訪,我經常被有記者證的一些文娛記者欺負,看人家臉色行事,辛辛苦苦寫的稿子被一些文娛記者盜用。”   下午6時許,記者聯係上了陳寬所指的湖南一媒體的記者,她對陳寬的做法,不發表任何意見,其報社另一負責人說,不怕與陳寬打官司!記者杜恩湖    新聞鏈接:娛樂假新聞盤點   個案一:宋祖英要揭央視“老底”   2002年7月22日,某報刊發《宋祖英要揭央視“老底”》,稱:“宋祖英、成方圓等人近日已被央視取消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評委資格……”   真相:2002年7月23日,該報承認這篇報道失實並致道歉,原是該報社記者收到一封寄自北京的來稿,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署上自己的名字予以發表。   個案二:劉曉慶在獄中有空調和淋浴   2002年7月28日,某報發表報道《記者喬裝探秘劉曉慶捕後生活》稱:“因為考慮到劉是一個名人,看守所給她安排了單獨房間,而且可以洗澡,還有空調。”   真相:2002年7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舉行記者會表示,這些報道嚴重失實,純屬炒作。   個案三:李連傑遁入空門   2004年3月10日有多家媒體報道:“有消息稱皈依佛門已經6年的李連傑準備在下月26日他41歲生日當天淡出電影圈,潛心修行佛法。”   真相:李連傑隻是有時間即去青海等地修行,並非真正遁入空門。 羅婕    互動驛站 麵對假新聞,到底該怎麽辦?   請給李雪健支個招   今日下午2點到4點,請打熱線 028-86969180   幸虧李雪健開腔了,不然,沒準兒明天或後天又冷不丁殺出兩篇“李雪健被埋冷山”“愛德華大夫遺憾搶救無效”之類的“跟蹤”報道。   前段時間,魏明倫等全國政協委員就娛樂新聞的惡意炒作發出警告,魏鬼才把當時最令藝人頭痛的惡炒歸納為“把一種藥說成包治百病,把螞蟻說成駱駝:危害驚人。”現在看來,“鬼才”雖然才思敏捷,但他老人家還是沒跟上娛樂新聞的“生死時速”———炒作隻是小巫見大巫,現在來了更時髦的:編!   雖然,娛樂八卦一天到晚無非是死了人、生了人、嫁了人、娶了人、紅了人、黑了人、罵了人、打了人、造了人、毀了人、甩了人,沒什麽新鮮;可像“李雪健病故”這樣赤裸裸的假新聞,真是娛樂江湖裏最令人不安的“悲酥青風”———讓人胸悶憋氣,四肢無力,渾身冰冷。難怪李雪健忍不住大喊“此風不刹,天理不容”。悲哀,為人厚道的藝術家沒被病魔放倒,卻差點   丟翻在某些人的“亂鍵”之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娛樂圈一時清淨不了。低調、忍讓,那是默認;解釋、說話,又是自我炒作?難道假新聞要一網打盡,將所有演藝圈裏的人統統“逼上絕路”不成!想起王誌文在談到某些娛樂新聞時,曾這樣愁眉苦臉地說過:“娛樂(新聞),讓我痛苦。”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宗馥莉:上岸第一劍,先斬老父親
黃仁勳急了!英偉達H20解禁,卻已擋不住“中國芯”
63歲阿湯哥和女友乘遊艇放鬆,37歲安娜穿吊帶裙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禍從口出!ASML一句話致使市值蒸發300億美元

24小時討論排行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燒! 傳當事女大生遭懲處後墜樓
馬斯克連發35條貼文:抨擊特朗普“掩蓋愛潑斯坦案”
當不確定擺在眼前,他們為何仍然選擇赴美留學?
特朗普起訴默多克和新聞集團 索賠百億美元
馬克龍澤連斯基通話,更多幻影戰機將進入俄烏戰場
接收31名離美研究者,馬克龍真從美國搶到了人
愛潑斯坦門,成了特朗普的大麻煩
特朗普:這語言最難學 我不會模仿 會引起很大混亂
特朗普自稱“從不畫畫” 但他的許多簡筆畫都在拍賣
宗慶後未在香港設立家族信托?律師分析三種可能
丹麥議會高票通過法案,格陵蘭島主權易主?
爸爸是清華博士,但娃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
18億美元的隱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萬就擊穿了?
與多名高僧有染的35歲女子被捕入獄,和住持育一子
博索納羅:被強製戴電子腳鐐無比屈辱 我已經70了
大連工業大學女生被退學:一場“有損國格”的交往風波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當事人出麵道歉 指李雪健用詞粗俗欲起訴兩媒體

華西都市報 2004-05-10 17:38:00


回應李雪健聲明陳寬自稱隻是報料人   針對李雪健對假新聞製造者的怒斥,記者昨日下午電話采訪了當事人、北京自由撰稿人陳寬。他首先就自己撰寫的文章對李雪健造成的傷害表示賠禮道歉,但他同時也指出,此新聞出籠的真正責任人應是湖南某媒體一記者。   A 歉意:我寫稿過於倉促   昨日下午5時,陳寬談及李雪健的聲明,深表歉意。他說:今天全國許多媒體給我打來電話,詢問我對李雪健聲明的看法,我首先表示,我寫稿倉促,向李雪健賠禮道歉!   陳寬說:李雪健公開發表聲明的行為,證明其病體康複,也證明海外“看中國”網站於2004年3月12日最初發表的“李雪健病故”文章完全失實。我依據這篇未經核實的文章作為寫作線索,顯然倉促草率,現在向李雪健真誠道歉,也對李雪健身體康複表示衷心祝賀。為證實這篇稿子,我曾經在4月19日、29日分別走訪北京市的兩家著名的腫瘤醫院,確定李雪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的腫瘤醫院治病,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吳雪溪同誌與我就“鼻咽癌”問題交談大約20分鍾,我已經確認李雪健的病情基本康複。當時沒有寫文章,隻是擔心刺激李雪健,希望李雪健能夠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   B 遺憾:李雪健用詞粗俗   陳寬也表示:我承認這篇稿子對李雪健有極大傷害。但李雪健在聲明中辱罵我“在犄角旮旯撿了一塊臭狗屎在啃”,這種粗俗的語言似乎不符合李雪健的藝術修養。我所寫的稿件中,強調李雪健是否病故應以其家人發布正式訃告為準,並且我反複叮囑編輯,如果發表我的文章,應該在病故之前加上傳言字樣。我的文章客觀上有助於李雪健澄清事實,但是,我向全國20多家都傳過稿,並沒有發現哪家新聞媒體發表我的稿子。   C 憤怒:欲起訴兩家媒體   對自己的行為,陳寬很憤怒地說,我隻是像一個打熱線的讀者,向報社提供了新聞線索,報社記者應該去核對。我了解,很多報社都進行了核對,並未刊登。所以嚴格地說,實際上沒有給李雪健造成名譽傷害。因為並沒有向全國傳播。   但遺憾的是,湖南一媒體卻將我傳去的稿子,以否定之否定,大肆炒作“李雪健病故”的新聞,嚴重違反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我現在正在準備將少數媒體告上法庭。至於自詡評論家在各種媒體對我的粗俗辱罵,我已經於2004年4月15日下午到北京市東城區法院遞交起訴狀,法官讓我提供該媒體的法人資格,隨時可以正式立案。   D 辛酸:9年北漂生活   據了解,陳寬屬北漂一族,做了9年的自由撰稿人,談及自由撰稿人的生活,陳寬說:“3個字,苦極了!同在北京采訪,我經常被有記者證的一些文娛記者欺負,看人家臉色行事,辛辛苦苦寫的稿子被一些文娛記者盜用。”   下午6時許,記者聯係上了陳寬所指的湖南一媒體的記者,她對陳寬的做法,不發表任何意見,其報社另一負責人說,不怕與陳寬打官司!記者杜恩湖    新聞鏈接:娛樂假新聞盤點   個案一:宋祖英要揭央視“老底”   2002年7月22日,某報刊發《宋祖英要揭央視“老底”》,稱:“宋祖英、成方圓等人近日已被央視取消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專業組評委資格……”   真相:2002年7月23日,該報承認這篇報道失實並致道歉,原是該報社記者收到一封寄自北京的來稿,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署上自己的名字予以發表。   個案二:劉曉慶在獄中有空調和淋浴   2002年7月28日,某報發表報道《記者喬裝探秘劉曉慶捕後生活》稱:“因為考慮到劉是一個名人,看守所給她安排了單獨房間,而且可以洗澡,還有空調。”   真相:2002年7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舉行記者會表示,這些報道嚴重失實,純屬炒作。   個案三:李連傑遁入空門   2004年3月10日有多家媒體報道:“有消息稱皈依佛門已經6年的李連傑準備在下月26日他41歲生日當天淡出電影圈,潛心修行佛法。”   真相:李連傑隻是有時間即去青海等地修行,並非真正遁入空門。 羅婕    互動驛站 麵對假新聞,到底該怎麽辦?   請給李雪健支個招   今日下午2點到4點,請打熱線 028-86969180   幸虧李雪健開腔了,不然,沒準兒明天或後天又冷不丁殺出兩篇“李雪健被埋冷山”“愛德華大夫遺憾搶救無效”之類的“跟蹤”報道。   前段時間,魏明倫等全國政協委員就娛樂新聞的惡意炒作發出警告,魏鬼才把當時最令藝人頭痛的惡炒歸納為“把一種藥說成包治百病,把螞蟻說成駱駝:危害驚人。”現在看來,“鬼才”雖然才思敏捷,但他老人家還是沒跟上娛樂新聞的“生死時速”———炒作隻是小巫見大巫,現在來了更時髦的:編!   雖然,娛樂八卦一天到晚無非是死了人、生了人、嫁了人、娶了人、紅了人、黑了人、罵了人、打了人、造了人、毀了人、甩了人,沒什麽新鮮;可像“李雪健病故”這樣赤裸裸的假新聞,真是娛樂江湖裏最令人不安的“悲酥青風”———讓人胸悶憋氣,四肢無力,渾身冰冷。難怪李雪健忍不住大喊“此風不刹,天理不容”。悲哀,為人厚道的藝術家沒被病魔放倒,卻差點   丟翻在某些人的“亂鍵”之下。   樹欲靜而風不止,娛樂圈一時清淨不了。低調、忍讓,那是默認;解釋、說話,又是自我炒作?難道假新聞要一網打盡,將所有演藝圈裏的人統統“逼上絕路”不成!想起王誌文在談到某些娛樂新聞時,曾這樣愁眉苦臉地說過:“娛樂(新聞),讓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