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工生活藝術展 二百民工現場赤膊上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方陣中的民工麵對眼前的一切一臉茫然。
腰上的繩索將民工連成方陣。


  昨天,我國第一次以民工生活為主題的大型當代藝術展《我們在一起》在今日美術館開幕。藝術展包括行為藝術、裝置、多媒體、雕塑等藝術形式,分三大主題及展區:第一展區提供了近年來有關民工的數據資料和相關記錄。第二展區的主題是“民工紀念碑”,以巨大的雕塑和攝影圖片,體現出民工的工作環境和狀態。第三展區的作品描述出民工的社會地位和生存狀態。


  繩索連成民工方陣


  宋冬的行為藝術“和民工在一起”是此次展覽的核心部分,作者與200多個民工合作,穿插在參觀人群中,組成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藝術作品。


  宋冬光著膀子,用哨聲指揮49個民工在3個展區不停走動,所有民工都是赤膊上陣,彼此腰帶上係著繩子,4個民工拉成一個正方形。49人的大方陣時聚時散,宋冬不時地用相機進行拍攝。此外,在當代美術館的玻璃櫥窗前,50多個赤裸上身的民工站成一排,在擺出叉腰、雙臂抱胸等姿勢。


  穿越民工牆才能進展廳


  宋冬說:“這個行為藝術作品叫做‘和民工在一起’,200多名民工分別來自3個建築公司。作品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在電梯裏,第二部分在美術館門口,第三部分是‘民工窗’,最後是這個由我和50名民工組成的方陣。創作目的就是讓參觀者與民工零距離接觸。觀眾必須和他們擠在一起才能到達3層的美術館,到了門口還有一道‘民工牆’,必須穿過這道牆才能進去。”


  能夠被關注做什麽都值


  參加演出的民工說:“我到北京才一個月,聽說這裏有一個不用工作又能拿30塊錢的活兒,就來了。我們從9點開始排練,一直到下午5點結束。我對這個藝術不大懂,不過能通過這個藝術展,讓大家都來關心我們民工,我覺得挺好的。我說不出現在是什麽心情,因為剛開始,宋冬讓我們都脫光上半身,我感覺有損我們人格,但是隻要能讓社會關注我們,做什麽都值得。”宋冬表示,要求民工赤裸上身是為了如實地再現民工在工地時的勞動狀態,這樣做也可以把民工和觀眾區別開來。


  策展人美國紐約藝術雜誌藝術報道及評論家楊心一說:“策劃這個展覽用了半年,《我們在一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注流動人口問題的項目。在中國舉辦同名藝術展的目的是,用人們都可以接受的藝術形式,呈現藝術家對‘民工問題’的理解,讓大眾一起來思考‘民工問題’。”


  歧視比拖欠工資更可怕


  本次展覽的名字《我們在一起》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反貧困項目,項目負責人中國社科院博導黃平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有1.2億的民工,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3.5億。這樣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他們麵臨著三大問題,首先就是就業、福利、工資待遇如何得到切實的保障;然後就是整個社會體製的問題,在城市化進程中,如何搭建整個城鄉體製,從容應對大批的農村人口湧向城市後給城市造成的壓力;第三是文化問題,怎樣創造一個寬鬆的氛圍,消除偏見和社會歧視,讓民工們在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也享受到真正的平等相待。黃博導說,歧視帶來的對民工們的傷害可能比拖欠工資還要厲害。


  名詞解釋·民工


  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上對民工一詞有兩種解釋:1.在政府動員或號召下參加修築公路、堤壩或幫助軍隊運輸等工作的人;2.指到城市打工的農民。


  記者手記


  習慣了在人群之外,留意著別人的喜怒哀樂。而昨天,在參觀民工藝術展時,卻有一種強烈的錯位感,“我”走回到人群中,成了被人觀察的對象。在幾十個民工的直視下進門,我幾乎是慌亂地走過。他們眼睛裏是一種簡單的直白,沒有任何目的,隻有探究,從你在樓梯口出現,到和他們擦身而過,每個參觀者都被接受了一遍他們從上到下的審視;再到展區中,所謂的行為藝術,當幾十個民工圍坐在一起,被參觀者們參觀的同時,他們又何嚐沒有在細細地品味周圍的一切呢?


  和一個穿好了衣服站在門口的民工聊,這位四川綿陽的小夥子甚至說不清自己在北京的哪個位置的工地工作,這是他第一次看展覽,覺得很新鮮。藝術家梁碩說,其實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處在一種民工狀態中,他自己在做民工雕塑的時候,就從中看到了自己成長的影子。當民工現象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時,到底誰是誰眼中的風景?本報記者 郝毅敏


  宋冬給我們下了個套


  今日美術館內溫度調得很高,大概是為了200多個赤膊上陣的民工提供一個溫室大環境。但記者觀察到,民工所到之處,參觀的人全都捂起鼻子,遠遠避開。館內氣味混雜著汗臭,讓人難以忍受。位於櫥窗前的“民工窗”甚是壯觀,而且位於交通要道,不從民工麵前經過就不能到達下一個展區。很多觀眾都是低著頭,目不斜視地快步走過去,女人大都望而卻步,原路返回。


  記者覺得,宋冬的行為藝術作品給觀眾下了一個“套”。每一位前來觀看藝術展的觀眾都“被迫”與民工進行了不同意義上的身體接觸。好在他把這個“作品”放在了美術館,讓人們可以用藝術的視角觀察。


  本報記者 趙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