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誓嫁七旬翁:“祖孫戀”如何收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妙齡女誓嫁七旬翁:“祖孫戀”如何收場



作者: 蒲紅果

一個17歲的妙齡少女誓嫁70老翁,一個18歲的少男非娶50老婦,一個20幾歲的青年硬與50多的老婦結了婚……思想的解放,社會的寬容,這種社會現象已多多少少被人們理解成追求愛情自由的方式,變得無可厚非。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這種年齡過度懸殊的“祖孫戀”弊端多多,不可取。

 廣東妙齡少女為“祖孫戀”獻身

廣東信宜某山村一名年方17歲的林姑娘,愛上了鄰村一位年過70,發妻健在、兒孫滿堂的黃老翁,相愛相戀已達兩年之久,且已發展到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地步。消息一出,頓遭質疑,認為是假新聞。記者通過電話向當地村民和記者求證,確有其事。

據村民介紹,黃老翁有三個兒子,七個孫子女,二個曾孫,老婆還健在,已60多歲了,他們目前都在深圳生活,家中長期隻有黃老翁一人居住。而林姑娘原籍廣西百色鄉下,七歲那年其父病故,其母經人介紹遠嫁至廣東信宜某山村一戶農家,當時尚年幼的林姑娘也隨母一起來到繼父家中生活。

由於其後父家貧,林姑娘直到12歲才有機會入學讀書,因年齡偏大,學習成績不好,到了15歲便無心向學,隻好輟學在家,因此經常帶耕牛到山上放養,而鄰村的黃老翁也常到附近山中放牛,彼此一來二往,很快就熟識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越來越親密並產生了暖昧關係,到後來更發展到同黃老翁回家過夜的地步。

他們的不正當行為很快在村中傳開了,黃老翁的家人聽到風聲後,急急忙忙從深圳趕回來召開家庭會議,商量如何處置此事。會上黃老翁不顧家人勸阻,揚言要同老婆離婚,娶林姑娘為妻。而林姑娘的母親及繼父知道此事後,也氣得捶胸頓足,並勒令女兒馬上斷絕與黃老翁的關係。而林姑娘則態度強硬,聲言此乃其個人的“私事”,與父母無關,並表示此生非黃老翁不嫁。千龍網記者獲悉,目前,林姑娘已離家出走到外地打工,並把打工掙的錢寄回給黃老翁保管。

不少“小年輕”愛上“老一輩”

如今,人們思想開放,社會寬容度增加。像林姑娘這樣的“忘齡戀”並不少見。“我們家這裏一個20歲的男生小李非娶一個55多歲的老婦。”廣東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這個18歲的男青年高中畢業後在家,父母離異,沒有工作,窮困不堪,得到其高中班主任陳老師的關心的幫助,內心萌發了對50歲老師的愛戀,最後竟要求與老師結婚。盡管這樁婚事因老師的拒絕,而成為小李的單相思,但小李卻對外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今生就娶陳老師了。

今年1月17日,在重慶大足縣郵亭鎮華興村,一個20多歲小夥子與一位50多歲老婦結為夫婦。小夥是鄰村的楊正秋,農婦叫趙見菊。趙見菊2001年5月喪夫,和前夫育有3女,其中大女兒30歲。楊正秋到趙見菊家幫著幹活,兩人逐漸有了感覺,親近起來。“以前也相過親,但要麽是女娃嫌我家窮,要麽是我和女娃沒感覺。”楊正秋說,“而我和趙見菊認識有一年多了,經常幫她做農活,之後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我不求長相,隻要會做農活就行。”

“他聽說我很苦,就說‘你一個人在家沒有勞力,我來幫你吧’。”趙見菊說,我一個寡婦,以前請別人幹活都請不到,所以聽了以後特別感動。如果小楊的年紀和我差不多,哪怕他再誠心幫我,我也會拒絕他的好意。但是他的年紀比我小二十好幾,就像我的孩子一般,我便答應了,以至後來我們在一起了。“不過我還把醜話說在了前頭,我說我年紀這麽大,又生育不了,等我過世後,你該怎麽辦?他回答說到了那時再打那時的主意。”

“貧窮而缺少關懷是這種極端行為的緣由”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所有這些“祖孫戀”的情況,基本都是雙方至少有一方處於極度貧困而缺少關懷的狀態,一旦得到對方平靜寬容而無精神壓力地相處或從對方那裏能得到關愛和溫暖,便認為這是愛情,欲終身廝守,因為這的確是一種精神壓抑的放鬆。

來自廣西百色鄉下的林姑娘,七歲喪父,其母改嫁農家,繼父家貧,無心向學,輟學在家,內心空虛而黯淡。“處於貧困和缺乏關愛困境中的人總是想方設法地逃避,逃避生活中的不如意,尤其是在經曆了不幸後,能獲得一顆關愛自己、屬於自己的心,自然情不自禁。”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鄭國省說,他們通常狹隘地以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總體上講,“貧窮而缺少關懷是這種極端行為的緣由”。

重慶大足縣郵亭鎮華興村楊正秋戀上趙見菊原因也很顯然。“最主要的是兩人在一起幹活,都覺得很快活,哪怕很累也快樂。所以發展到最後,隻要有一天沒見到對方,心裏就癢癢的。” 楊正秋說,她很會體貼人關心人,他幹活急的時候,她就會提醒他慢慢幹,並且替他揉揉肩腿什麽的,有時會煎個荷包蛋給他加餐,衣服也是她洗,晚上會替他準備好洗腳水,甚至會給他洗腳,半夜起來給他掖被子……楊正秋以他的理解方式詮釋著他的愛情觀。

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魏英敏所說,人們選擇戀愛對象及其配偶的方式盡管各不相同,但大致上可以概括為直覺和理性兩種方式。然而,“不論是直覺還是理性,男女雙方一旦確立愛情關係,就要共同承擔這一關係所包涵的各種義務,以及隨著這一關係的發展而必然產生的其他義務,而且要主動自覺地履行這些義務。”

三大先天問題讓“祖孫戀”難以“收場”

而這類愛情婚姻關係雙方能承擔相應的義務嗎?

記者從北京市統計局獲悉,近年來,“老夫少妻”和“老妻少夫”的現象有所增多。而“祖孫戀”還遠不是“老夫少妻” 和“老妻少夫”的概念,它的完全是一種近似極端的婚戀觀念和行為,而這種婚戀觀念和行為伴著先天的難以回避的問題,讓“祖孫戀”難以“收場”。

問題一:生理上難以和諧。這是一個最明顯最直接的問題,性在愛情這個複合結構中意義十分重大,它是愛情的起點,是愛情的內在動力和自然基礎。沒有性或著說性生活不和諧的婚姻是很難長久的,尤其是一方是初嚐天倫精力旺盛的年輕人。正如楊正秋說:“畢竟我年輕嘛!有時天天晚上都要,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一天好幾次。”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與一位大勢已去的老翁,一個年輕氣盛的男子與一位慈祥性衰的老嫗,很難想象,如何能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問題二:難以承擔愛的義務。“祖孫戀”中的雙方至少年輕的一方,想的不過兩個人,而對於養育後代、贍養老人以及其他的社會責任和關係則基本沒有考慮。“人的本質主要在於社會性,婚姻是一種社會關係,家庭更是一種社會生活的共同體。因此,婚姻家庭關係的本質,在於它的社會屬性而不在於它的自然屬性。”哲學碩士李先生認為,“婚姻不可能隻是兩個人的事情,沒那麽簡單。”

問題三:變數難以預料。這類“祖孫戀”中的年輕一方多為一時衝動,社會責任感一般較差。年輕一方在介入這種婚戀一段時日後,大多選擇外出打工,來到與鄉村有著天壤之別的城市,年輕人自然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響。當他們在外接觸到了一些現代文明並與同齡人頻繁交往後,那種原本就不是“正道”的婚姻自然難得長久。記者了解到,如今,郵亭鎮華興村的楊正秋和趙見菊就麵臨這樣一個困惑,小楊決定去城市打工,趙見菊憂心忡忡,有苦難言。

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