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美集團萬博士《美國升學直通車》作為第一代大學生,會影響錄取機會嗎

(2025-07-19 16:17:10) 下一個

在準備美國大學申請時,不少同學在填寫申請係統時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否是第一代大學生?”

這讓很多人產生疑問:我是家裏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會不會吃虧?招生官是不是更喜歡家庭教育背景強的人?

事實上,在美國大學的招生體係中,“第一代大學生”(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並不是劣勢,反而往往是一項軟實力加分項。

什麽是“第一代大學生”?

不同學校對“第一代”的定義略有不同,但通常是指:申請人父母雙方均未完成四年製大學本科學位(Bachelor's degree)。無論家長是否上過社區大學、短期培訓或在國外接受部分高等教育,隻要沒有拿到四年本科學位,一般都符合這一身份。

為什麽這項身份是“加分項”?

美國大學普遍采用“整體審查”(Holistic Review)製度,除了學術成績,也非常看重學生的背景、成長環境、努力過程和個人潛力。

對於第一代大學生,招生官往往看到的是:

缺乏大學經驗指導卻依然奮力突破的能力
在信息不對稱中依舊尋求機會的主動性
家庭環境與學術成就之間的反差和努力

尤其在頂尖大學中,多元、公平與社會責任是他們非常重視的招生價值觀,“First-Gen”正是他們想要支持和鼓勵的群體之一。

哪些大學特別重視“第一代”身份?

從常春藤到加州大學係統,再到越來越多采用“Need-blind”錄取政策的優秀私立大學,都明確表示支持第一代申請者。

例如:
哈佛大學專設First-Gen學生支持項目
斯坦福大學在錄取和入學後提供全方位指導
加州大學係統強調教育公平與多樣性
布朗大學、聖母大學、埃默裏大學等鼓勵第一代學生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如何在申請中體現這項優勢?

第一,如實填寫申請係統中父母學曆信息。
第二,在文書中講述自己作為“第一代”的經曆與成長,例如如何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尋找支持,如何在家庭中平衡責任與學業,曾經克服過哪些誤解與挑戰等。
第三,在申請支持項目和獎學金時主動說明身份,很多項目會為第一代學生提供專屬支持資源,如暑期科研、入學引導、職業發展等。

最後的建議

成為第一代大學生並不是劣勢,而是一種特殊的成長軌跡。它代表著獨立、自驅、韌性與可能性。

與其擔心“我是不是不夠背景強”,不如勇敢表達“我是誰、我走過怎樣的路、我未來想成為什麽樣的人”。

在越來越強調多元與公平的美本申請中,這樣的真實與努力,恰恰是最有分量的優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