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村莉莉

自然風光,動物人文,路途見聞
正文

蔚藍海岸明珠拾擷

(2025-07-19 03:12:45) 下一個

一 、檸檬小鎮—芒通

 

 

芒通,法國南岸東邊的邊陲小鎮,旁邊是意大利,背靠阿爾卑斯山,人口隻有三萬出頭,麵積也僅有十四點一平方公裏,城雖小,卻有兩個美譽:“檸檬小城””法國明珠”。

 

訪問芒通是臨時起意。在埃茲小鎮的火車站等著上山的公交車時,碰到一對說中文的夫妻在等網約車,大家都明白共享互利,就一起上了山。

 

巧的是下山後又碰到了他倆,在等待去芒通的火車。看了一下表,還有一下午的時間,本想在回尼斯的半途下來瞅一下摩納哥,可實在對看豪車提不起興趣,就臨時改了主意,買了張火車票,又和他們結了伴。

 

火車很快就到了站,。出站一拐彎就來走到了主街。這條街不長,卻很寬闊。前臨地中海,後依阿爾卑斯山。東麵是一個漂亮的大樓,上邊有建造時刻上的法文名字—歐洲宮殿。前邊有個開放式的花園,便是大街顯得格外開闊的緣由。

 

天空如洗,映入眼簾的街景像是透過濾鏡一般透徹。車輛不多也不少,悄無聲息的駛過。一股若有若無的清香伴隨著,讓漫步街頭的人們神清氣爽。

 

海邊的大道直達東邊的一個海岬,站在那裏回望,可以看見芒通全景。阿爾卑斯山脈的懷中,鱗次櫛比的是三層兩層的小樓房,以橘黃色的教堂尖塔為中心,周邊的建築都多多少少的帶著點黃色,或橘色,或檸檬黃,都掩映在綠樹之中,亮麗而又和諧。

 

 

那對美國來的夫妻顯然事先做了功課,告訴我這個小城的外號叫做檸檬小鎮,這裏盛產檸檬。

 

印象中意大利人很會種檸檬,在墨爾本,意大利人住過的房子院子裏都會有一兩棵檸檬樹,法國人看樣子也不輸意大利人,還有以檸檬為名的地方。

 

趁著那對夫妻在海邊拍美照,我快速瀏覽了一下網頁:芒通是地中海氣候,陽光充足,雨水充沛。能生產全世界最優質的檸檬,是專業廚師的最愛。有的樹一根枝上就能結十五個果實,每年的產量達到二百頓。二零一五年芒通檸檬獲得受保護的地理認證,和意大利的三個知名產地一起稱霸天下。

 

從一九三四年開始,每年的二月,這裏都會舉行檸檬節,持續大約三個星期的時間。每次需要140噸柑橘類水果和2萬小時的準備工作,吸引大約20萬遊客前來參觀。法國的官方網站說它可以和中國的元宵節,威尼斯的狂歡節相比。

 

檸檬節上的作品(下圖取自網絡)

 

到郊區看檸檬園是來不及了,隻能隨便逛逛,在市容裏找檸檬的影子吧。

 

來到聖米歇爾教堂附近,那是市區最中心的地方。居高臨下,港灣中停泊著一排小小的帆船,鑲著紅邊的檸檬色船帆如一排在水上熊熊燃燒的火炬。 西邊市區的全景正處在逆光之中,卻依然鮮亮。紅瓦,黃牆,蔚藍的海水,保持著小城的高辨識度。

 

聖米歇爾教堂和聖米歇爾台階。教堂建於十七世紀,十九世紀地震後重修。台階建於十八世紀。

 

從教堂的小廣場拾級而下,腳下是鵝卵石鋪就的路麵,有各種的花紋展示。讓遊客不禁把腳步高抬輕放,生怕踩壞了這些壁掛一樣的藝術品。

 

街邊的房子像是在畫中。

 

這座像展覽館一樣的漂亮建築是他們的菜市場。

 

看到街邊一個炸海鮮小攤,坐下要了一份炸蝦。蝦肉緊實,微微發甜,最新鮮的蝦蟹會這樣略帶甜味,地中海海鮮的口感真不是浪得虛名。

 

適合生長檸檬的地方也是宜居之處,據說上個世紀許多患肺結核的,心情抑鬱的,來到這裏會奇跡般的痊愈。所以拿破侖三世的皇後,維多利亞女皇,比利時女皇等都在這裏修建了度假別墅。那個年代的上流社會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堂,就是生在戛納,死在芒通。”

 

芒通的半日遊似無意中撿到了一顆珍珠,充滿驚喜。它散發的芬芳,鮮明的色彩,就地取材的美味,溫潤愜意的氛圍,可觀,可嚐,可觸摸,所有感官都在提醒著自己,這次是在“天堂”裏走了一圈。

(後記,感謝那兩位不知名的美籍夫妻,有了他們的推薦和陪伴,得以見到了這座美麗的小城。)

 

 

 

二,天上的街市—埃茲

 

汽車不疾不徐的爬高,山頂上的建築小鎮影影綽綽,時隱時現。大白天的,豔陽高照,也沒有看見街燈。我卻忽然記起了中學課本裏《天上的街市》中間的一段: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 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埃茲,處在阿爾卑斯山南端,海拔隻有七百米。因為它離海岸線僅有不到一公裏的距離,地勢陡峭險峻,建築全在山頂,如同空中樓閣。所以還有個綽號叫鷹巢小鎮。

 

這樣居高臨下的地勢適合做軍事要塞,據說公元前這裏的第一個建築就是城堡。後來被曆代的王朝當作守衛用的城堡,直到十八世紀初,法王路易十四當政時,才下令摧毀了小城的城牆。在小城的最高點收費的仙人掌花園裏,還有殘留的城牆斷垣。

 

小鎮石頭的城門還保存著,走進石門,古意迎麵撲來:石板鋪就的小巷曲折蜿蜒,有幾處石頭的拱門隔斷,穿過一個拱門,就進入了另一番天地。每個單元景色不同,像是希匹區克運用的蒙太奇剪輯鏡頭。,漫步其中很容易迷失了自己。不經意間,就撞進了《捉賊記》裏的一個場麵。

 

古老的石屋牆壁斑駁,被青蔥的藤蔓環繞著。巧小的木質門窗,漆著無光的木質原色。一扇扇的緊閉著,鎖住了不知多少悠久的曆史故事。

 

 

小巷的兩旁,有許多雅致的小店和藝術家的工作坊。裏邊的裝潢,擺設還有賣品,無一不透露出經營者的文化素養和審美品位。

 

被一個小店櫥窗裏擺設的動物瓷器絆住了腳步。設計者采用了變形的手法,大象,犀牛這些熟悉的動物都換了新貌,充滿了新鮮感。就連我最討厭的老鼠,似乎也是另一個品種,圓耳朵,圓眼睛,球一樣的身子,圓鼻子下邊的小嘴撅著,像是在撒嬌“帶我回家吧”。

 

帶回家的老鼠和小驢

店主是個中年男子,看到我喜歡這些設計,胸前還掛著相機,就讓開他擋住的窗戶,讓我拍照。蔚藍海水,蔥鬱的山坡,紅瓦的屋頂一並收入框中。他還告訴我最好的景觀是山頂的花園,讓本來有些猶豫的我下了決心,轉頭就買票進了花園。

 

植物園建在城堡廢墟之上聚集了數百種奇異植物,包括蘆薈,仙人掌等,主要來自美洲和非洲。

 

讓這個植物園出彩的是它的位置。遠眺是寶石藍的海麵,平視是山間險要的公路,摩納哥王妃凱莉的悲劇就發生在這樣的路上。腳下俯視的是綠水環繞的海岬與小小的碼頭。遊人在此,登高望遠,指點江山,有點舍我其誰的霸氣。

 

 

下山後,又碰到了一起做網約車的那對夫妻,他們下山時還是同一個網約司機,並且又被索要了五歐小費。那人上山要,拉了回頭客,還要。感覺與法國人一貫高傲的形象不太符合。

 

其實,隻要我們稍稍勤快一點,選擇步行下山,走那條著名的尼采小路,就可以避免慣這類人的毛病。還可以在這位哲學巨匠喜歡的小道上,看看沿途那些讓他靈感大發的景色,尋找一下大師的思維軌跡。沒準兒,讓我們對人,對景,對事的思考,也能攀上一點兒哲學層麵的高度。

 

 

三,與戛納並肩的海濱之城—- 尼斯

 

在尼斯停留兩晚,主要目的是轉道飛機去伊斯坦布爾,但是我也想自己去拍那張著名東正教教堂的照片,先來個熱身,等到俄羅斯打敗仗老實了,再去好好拍攝那些非凡的建築。

 

尼斯的火車站是一棟小小的老式建築。一八六七年建造時尼斯的人口為才四萬多人,到現在,不計年年遞增的旅遊大軍,僅常駐人口已達到了三十六萬,可這個不大的火車站仍然照常使用,法國人保護古建築,不追求高大新,值得稱道。

 

尼斯火車站

 

走下火車,沿著主要街道往旅館方向走。相比巴黎,這裏也是熙熙攘攘,但行人看起來要鬆弛悠閑許多,海濱城市的氣息迎麵撲來。

 

預定的旅館在尼斯中心地帶(Place de Massena),是老城與新城的交接點,周圍一大片公園綠地。去城市的主要景點都是步行的距離。

 

老城區建築

 

 

從旅館往西邊走,是維克多雨果大道。以這位偉大文豪為名的大街,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大道上的二十一號是一座很漂亮的教堂—聖靈教堂。它原為美國聖公會教堂,後成為改革宗教會教堂。

 

繼續西行,就來到了聖尼古拉大教堂(Cathédrale Russe)。

 

教堂建於1903年至1912年之間,是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修建的,為了紀念早逝的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兒子尼古拉大公。它不僅是當時在尼斯居住的俄羅斯貴族和社區的精神家園,也是俄羅斯與法國曆史文化交流的見證。

 

這座法國最大的東正教教堂,六個圓蔥頭屋頂聳立,色彩明快的外牆在藍天的映襯下分外豔麗。乍一看很容易誤認為是俄羅斯紅場上的聖瓦西裏大教堂。在法國能看到異域的建築藝術也算一大收獲。回來後拿這張照片顯擺,還真有人驚奇的問我,你上俄羅斯了嗎?

 

教堂院子裏的兔子

 

尼斯老城的南端是海濱,快到海濱時,有一個很大的廣場。色彩飽和度很高的紅磚建築圍繞著一組表現希臘神話的噴泉雕塑,在晨光和夕陽之下很是漂亮。

 

 

尼斯海岸有長5公裏的海濱大道,由英國人於1820年修建,沿途是美麗的花床和棕櫚樹。大道旁是天使灣,因其形狀類似天使的翅膀而得名。

 

 

黃昏時分,金輝映在蔚藍的海麵上,波光粼粼。沿著彎彎的海岸漫步,看那大小均勻的鵝卵石灘,看踏著石頭走向海水的遊客,看一男一女在石灘上的舞步,還有在石灘上一排排已經收起來的遮陽傘。

 

順著人流爬到城堡山(castle hill )一回頭,就可以看到尼斯和蔚藍海岸的全貌:城市的奢華在一層金色光芒的籠罩下若有若無,地中海的蔚藍卻是顯露無疑。金黃與蔚藍,代表了這裏富有與浪漫的氣質。以前,這一帶是皇親國戚和富賈名流聚集的場所,現在,也成了 一般遊客休閑沉醉的地方。容納了許多像我這樣的普通勞動者。走著看著,不免生出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

 

 

蔚藍海岸的名字,來源於法國作家史蒂芬尼於188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蔚藍海岸從拿破侖征戰埃及出發地的圖倫(Toulon)起始,經戛納,一路延伸到意大利邊境的芒通(Menton),長達200公裏。本文所拾擷的三顆明珠,僅僅是在精華部分的東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精彩遊記,片片也很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