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

落葉歸根隻是弱者的借口,落地生根才是生活的強者
正文

英雄所見略同

(2024-06-08 20:53:18) 下一個

      

      今天,超過一千多萬的高考學子湧向那個窄窄的獨木橋,期望通過這次考試進入心儀的大學。然而,這座橋今年隻能承載約四百萬的名額,剩下的學子隻能麵臨被淘汰的殘酷現實。高考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選拔考試之一,自恢複以來已經成為幾代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高考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

       每年高考季,我們都會聽到關於考生因承受不住壓力而選擇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新聞。這樣令人心痛的悲劇背後,是考生和家庭對高考的極高期望與現實殘酷的反差。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高考不僅僅是孩子個人的選擇,更是整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然而,這種高強度的考試模式,卻讓學生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都受到了巨大挑戰。

       高考的壓力不僅僅體現在考試當天,事實上,整個備考過程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長時間的學習壓力,頻繁的模擬考試,以及對結果的焦慮,都讓學生們身心俱疲。許多學生在高考結束後,甚至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這種高強度的狀態中恢複過來。這不僅對學生本人產生了負麵影響,也讓家庭和社會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一個更加紮心的是僥幸擠過獨木橋的辛辛學子四年後又將麵臨更大的挑戰,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比例國家已經不敢公布了。

      近日,華為大公主孟晚舟女士在一場演講題為“未來會選擇什麽樣的年輕人?”中說到,純粹以知識積累為目的的教育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去滿足我們智能時代的需求,未來學習知識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因為你隨時隨地都能獲取知識,而思辨和提問的能力將顯得尤為重要。在未來的社會中,沒有人會去關注你懂得什麽,而會去關注你在思考什麽。學什麽會什麽真的不那麽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有什麽樣的意誌力?你有什麽樣的視野?有什麽樣的胸懷?有什麽樣的品德。這個才是伴隨我們一生持續成長的動因。這也與我對教育的一些拙見不謀而合。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爬藤“的。改變賽道,多元教育與職業發展才是中國教育今後的出路。

       今天,千千萬萬的高考學子正在經曆人生中一場重要的考驗。他們為夢想和未來拚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尊重。然而,我們也應該反思當前的教育模式,是否能為每一個孩子提供真正適合他們的成長路徑。為所有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qlite 回複 悄悄話 孟晚舟中專畢業,就沒參加過高考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近日,華為大公主孟晚舟女士在一場演講題為“未來會選擇什麽樣的年輕人?”中說到,純粹以知識積累為目的的教育方式,已經沒有辦法去滿足我們智能時代的需求
=================================
還有拿華為大公主的話當模範語句的?她不就是個靠拚爹上位的所謂成功人士嗎?她的水平有多高嗎?王思聰還是倫敦大學畢業的,她是個啥?
回首前塵 回複 悄悄話 不通過高考,囯家又有什麽更好的辦法選拔人才?思考能力怎麽評價?高考仍是當今中國唯一可行的選拔人才的辦法,而企業招工時,則可以有很多靈活的選擇人才的方式.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孟晚舟的講話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態度,站著說話不腰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高考仍是必由之路。希望政府擴大職業教育,讓分流的年青人能有一技之長。同時,蘭領人員的工資標準要求提高。當然,這些都取決於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