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天下

《世界陶瓷文化遺產概覽》終於出版。為第一手資料我曾經踏遍天涯海角。在偏遠的鄉村聯係到一位陶藝家或學者,進而結識了許多陶藝家朋友,甚至發現了原住民陶村。好多次我在飛機降落時舉目無親,數天後登機告別時卻又與眾多朋友依依不舍。
個人資料
正文

北非尋陶 --- 摩洛哥 Rabat (下)

(2023-07-28 17:05:20) 下一個

下一站我們去的是Cimetiere Chellah,它是羅馬占領期建築的城堡遺址,後來的蘇丹用這片土地建造了一個墓地,所以這裏可以看到羅馬城堡和伊斯蘭建築交融的痕跡。曾經的清真寺如今隻剩下宣禮塔,成了鸛鳥的棲居地。邊上的“鰻魚池”曾經吸引著相信用水煮蛋喂池中的鰻魚就可以懷孕並順利生產的女子,如今鰻魚不再,環繞在池邊的隻剩一群野貓和一位偶爾來喂貓的大媽。

中午我們受邀來到耐福家,他媽媽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燉得酥爛的羊肉配上各種開胃小菜和新鮮烤餅,加上一家人的熱情,自然又是吃到撐。 看到那個日本伊萬裏風格的大餐盤我們來了興趣,一問原來是耐福媽媽的家傳,她還興致勃勃的翻箱倒櫃,拿出了好幾個同類的盤子,底款都是 “中國製造”。那麽這些盤子是什麽時候又是以什麽狀態來的北非的呢?下一個研究課題哈!

不好意思,吃得杯盤狼藉才想起來拍照。

另一個箱子裏翻出來的盤子。

飯後來到 ”potter‘s village”,這裏集中了許多做瓷磚裝飾的工匠。原來美麗精致的“馬賽克”是靠手工一個個的打造出各種顏色的圖形,再精心地拚接而成。除了瓷磚,這裏製作拉坯成型的“壇壇罐罐”。最後那張是陳列室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