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聞銘

開這個博客,有感而發,聊中國美國的事,講現代文明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涅槃重生(2):改良經濟合作共贏

(2025-04-25 21:33:31) 下一個

涅槃重生(2):改良經濟合作共贏

蔣聞銘

舊文明的世界,從古到今幾千年,人類生存物資的生產手段,沒有本質的進步,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準,永遠處在勉強維持溫飽的低位。現代科學的興起,使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生活消費品的產出,從數量到質量,都有了前人無法想象的進步。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也出現了由於生產過剩引發的經濟危機。

真的是生產過剩嗎? 也不是。一邊把整船的牛奶往海裏倒,另一邊有大批的窮人想喝牛奶沒錢買;一邊是一排排空著的出租房, 另一邊是不少人交不起房租露宿街頭。這樣的怪相,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沒有任何人願意看到,但是一次一次重複出現。馬克思說了,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的起因,是自由市場指導社會生產的滯後,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無組織,無秩序,是生產組織者們的鼠目寸光。要解決這些問題,隻有搞計劃經濟這一條路。這個說法,聽起來有道理,但是根本就沒有說到點子上。

把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比著是一枚硬幣,生產和消費,是這枚硬幣的正反麵。社會生產的組織者,就是馬克思說的資本家們,無時無刻不在琢磨如何將生產這一麵做大。但是他們鑽在錢眼裏,沒弄明白這些數量巨大的消費品,是為誰做的。對他們,工人是生產成本。要賺錢,就要壓榨工人,給他們的勞動報酬,越少越好。然而工人,其實也是顧客,是消費者。降工人的工資,是降低顧客的消費能力。同一枚硬幣,你要將一麵做大,同時又要將另一麵縮小。自相矛盾,可不就不停地有了危機。歸根到底,老板們要發財,不但不該降工人的工資,而是應該給他們漲工資。不但不該延長他們的勞動時間,而是應該減少他們的勞動時間,讓他們有消費的能力和時間。這個道理,第一個明白過來的,好像是老福特 (Henry Ford)。但是有幾個明白人,沒有用。指望全體資本家自願給工人漲工資,和天方夜譚,共產主義一樣,是沒有的事。

將資本主義經濟拖出泥潭的,是自由民主的政治製度。工人沒錢,但是人多,先組織工會,統一行動。老板不高興,就開除帶頭組織工會的人。但是到下次國會選舉,這些人就出頭參選,到國會去立法,讓工會代表全體工人和老板談工資待遇。自由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商品,價格的惡性競爭,管不了,但是給所有的老板,定一個工人工資的最低標準,沒有問題。再後來,又定了一個每天每人隻上八小時班的規矩,而且規定每周隻能工作五天。諸如此類的政治經濟改良,其實在馬克思生活的年代,就已經開始了。老板們當然不高興,但是法定在那兒,你想賺錢,就得按規矩辦。 真做起來,才發現勞資糾紛少了,生產效益高了,造出來的東西,也比以前好賣了。結果是皆大歡喜。社會財富, 急劇增加,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水準,急劇上升。如此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條件的改善,說起來,隻不過是給經濟活動立了幾條新規矩而已。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在自由民主的世界裏,自然也就煙消雲散,無疾而終了。

接下來,是環境。這當然也要立法規,要求工廠製造業,不能整天地冒黑煙排汙水。各種各樣的環保規則就都來了。這是又要增加生產成本,老板們肯定不高興。但是法比人大,要照辦。 沒有這些法規的時候,沒人去想環保的事,現在是不得不想,不得不做。大家動腦子多想想,結果還真出了不少既對環境有益,又能增加社會產出的法子。漸漸的,大家都明白了,人類向大自然的索取,有對人和自然環境都好的辦法,也有對大自然掠奪破壞的辦法。掠奪破壞的法子,不能用。到現在,環境保護的理念,就成了民主世界個人行為道德的一部分。

生產力的發展,有賴於良性的商業競爭。除了壟斷資本是一大障礙,知識產權,也是大問題。一件好東西,從研發到生產,要有大量的投入。複製別人,比自主研發,容易很多。你做自主研發,我等著複製你的產品, 拿到市場上,賣你一半的價。顯然是我發財,你破產。所以市場必須有專利法,不允許複製別人的產品。 不過有規則就有對策,盜竊他人知識產權的事,是禁不住的。所以現代社會,要釜底抽薪,把尊重知識產權加到天天講的洗腦課裏,變成個人道德修養的一部分。文明有教養的人,是尊重知識產權的人。

大魚吃小魚的兼並,由你們去。但是行業壟斷,不行。 要製定反壟斷法。美國一個有名的反壟斷的例子,是把 AT&T 這家巨無霸的公司拆了,殺猴儆雞,讓你們大魚吃小魚,從新來過。結果就是在美國的經濟體製中,逐漸的就沒有了行業壟斷這回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