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酒店早餐後,坐車到劍門關。
快到景區前,在劍閣那裏堵車,看到好多運貨大卡車,是停在路的旁邊,說他們晚上在那裏睡覺。
住,還挺好的,給升級了山景房。
背下來蜀道難免門票。
這個景區的路線比較多樣,可以純徒步,也可以結合索道纜車。
索道又分兩段,第二段就是懸崖峭壁的部分,或者纜車上,或者自己走鳥道或猿猱道。
這兩條都是在懸崖上的,鳥道是羊腸小道,有護欄;猿猱道是純用保護繩,走400米窄窄的懸崖上鑿出來的路。
這兩條不是古蜀道,是以前當地人采藥的小路,景區擴展成讓遊客體驗登山的項目了。
這個是猿猱道。
這一側是鳥道。
安全沒問題,就是也有垂直高度,200米,走起來是爬山,基本上人挨著人,倒是不會害怕。
60歲以下可以走。
我們坐了第二段索道上去的。其實上去就是有一個玻璃觀景台,我們也沒進,就是一圈,類似美國大峽穀那個,我走過張家界和天台山的玻璃橋,比這個好看多了。有幾處比如梁山寺,仙女廊、梁山亭,都是沒什麽意思。
劍門關這裏的山景一般,比4月浙江行的雁蕩山、神仙居都差遠了,隻有一個類似的巨石還被命名石筍峰,而張家界、浙江的,都比這裏的地貌精彩多了。
劍門關隻不過是有一座關城,在峽穀最窄處,是諸葛亮讓修的,有人文價值,所以有這個景區,但這裏也是屢建屢毀,最後一次是3幾年國民黨修公路。現在的建築就是後來修的。這裏說冷兵器時代沒有被攻陷過。但被毀那麽多次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第二段索道類似palm springs那個是大箱式的,但沒那個fancy,路程短,垂直高度大,旺季人多排隊等候時間就長。
大景區承載能力還是挺強的,昨天我們步行下山都是人,但索道這裏是不堵的,說明人都能分散在景區裏。但夏天肯定人很多很多。
我覺得這個景區如果不是想體驗鳥道、猿猱道,下山還有滑索和滑板的。其實景色一般。各種命名觀景點不是很精彩,下山沿路也隔不遠就租給人賣景區吃的的攤位,感覺就景區味很重(不是說聞的味,是說感覺的味)。
不過現在的天氣適宜爬山,全天陰天,溫度在60度,還有點落星兒,一路走在樹林石階上,天然氧吧,還是挺舒服的。
我們是走北門上,南門出的路線,所以索道上去、後麵基本上是下山。
隻有在一線天附近,有幾段幾乎直上直下的台階,那段路比較需要體力。
其它還好,就是從頂部走到南門口路不算近,手機顯示是總共將近7miles。
真有不做攻略的,反著,那全程上山...
實際上最窄處大概半米。
之後上上下下幾段這樣的路,比這個還陡,我隻走路了,沒拍照。
這就是劍門關了,熟悉三國曆史的就知道了,薑維,我就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