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FxrQIUgGIy81yGd3Vv6xBw
有空讀了點曆史。發現讀曆史,有兩種史觀,一個是以皇帝視角出發的皇帝以及利益集團的史觀,皇帝史觀;一個是以人民老百姓的立場看曆史,老百姓史觀。
發現讀曆史,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皇朝皇家的勝利,當成人民的勝利;把廟堂的衰敗,當成國家的災難。於是,皇帝的頭戴上桂冠,我們便痛哭流涕地說“國運昌隆”;皇帝的頭落了地,我們便哀嚎“山河破碎”。
原因是,皇家把他們寫的曆史通過手段灌輸給老百姓
,所以老百姓就把皇帝的曆史興衰看成自己的興衰,於是就有了三呼萬歲!
從理論上講,這樣的怪事,深刻地戳中了曆史認知中一個普遍而危險的誤區——將王朝統治者的命運等同於國家與人民的命運,這背後隱藏著權力話語對曆史敘事的長期壟斷,以及我們對“國家”概念的混淆。
首先,帝王史觀的本質:權力對“國家”定義的壟斷
1. 朕即國家”的謊言:
統治者通過意識形態(如“君權神授”、“天子”)、官僚體係、史書編纂(二十四史本質是帝王家譜),刻意將自身統治的穩固標榜為“天下太平”,將統治危機渲染為“國將不國”。這種敘事將“王朝政權”(一家一姓之私產)偷換成了“國家”(包含土地、人民、文化的共同體)。
2.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真相:
無論皇帝戴桂冠還是落地,底層人民的苦難往往具有驚人的延續性。賦稅、徭役、戰爭的重擔,很少因王朝更迭而本質減輕。皇帝的“勝利”(如開疆拓土)常以百姓白骨為代價;皇帝的“衰敗”(如內鬥、奢靡)最終也由百姓承受饑饉與戰亂。
第二,為何我們容易犯這個錯誤?
1. 曆史書寫者的立場:
傳統史書多由依附於皇權的史官或士大夫書寫,其視角必然聚焦廟堂,將帝王將相作為曆史舞台的絕對主角。人民是模糊的背景板,隻在“民變”、“流民”等威脅統治時才被提及。
2. 教育體係的塑造:
曆史教育長期側重於王朝更迭、帝王功過、重大戰爭(多為統治者間的戰爭),強化了以帝王為中心的曆史認知框架。“忠君”常被包裝為“愛國”。
3. 宏大敘事的遮蔽:
“國運昌隆”、“山河破碎”這類宏大、煽情的詞匯,容易激發集體情感共鳴,卻遮蔽了具體個體的命運。它讓我們將複雜的曆史簡化為統治者的成敗故事。
4. 對“穩定”的渴望:
普通人厭惡動蕩,皇帝(哪怕昏君)的存在常被視為秩序(即使是壓迫性秩序)的象征。其垮台帶來的混亂,確實會造成廣泛苦難,但這苦難的根源恰恰是“不合理的舊秩序本身”,而非僅僅是舊秩序的崩塌。
第三,皇帝與人民:絕非一家人
1. 根本利益的對立:
皇權的核心目標是維持和擴張自身統治,其基礎是剝削(賦稅、勞役)和控製人民。人民的根本訴求是“生存、溫飽、尊嚴和相對的自由”,這兩者在絕大多數曆史時期是根本衝突的。
2. 統治術的本質:
皇帝視民如“水”(載舟覆舟)、“草”(刈割對象)、“羊”(薅毛對象),是統治和利用的資源,而非平等的家人。所謂“愛民如子”,本質是牧民之術,是維護統治穩定的手段。
3. 人民的“工具化”:
在統治者的敘事中,人民隻在兩種情況下被“珍視”:
作為戰爭資源: “兵源”、“民夫”,為帝王的野心流血犧牲。
作為統治合法性的裝飾: “萬民擁戴”、“海內歸心”,用以證明其統治的正當性。
第四,如何跳出這個認知陷阱?——重塑曆史觀
1. 區分“社稷”與“山河”:
社稷 = 王朝政權:特定統治集團及其權力架構。它的興衰是統治者的興衰。
山河 = 真正的國家: 這片土地、其上生生不息的人民、傳承的文化、共同的生活。它超越任何一朝一代。皇帝落地,社稷崩塌,但山河猶在,人民猶存,文化在苦難中延續或嬗變。
2. 將目光“向下”看:
關注經濟史、社會史、生活史、文化史。了解普通人在不同時代的勞作、生活、信仰、反抗。看賦稅賬簿、縣誌、筆記小說、民歌民謠,它們往往比官方史書更能反映真實的國家狀態(是“昌隆”還是凋敝)。
3. 警惕宏大敘事的煽情:
對“國運”、“天命”、“氣數”等詞匯保持清醒。多問:誰在定義“昌隆”?誰在哀嚎“破碎”?他們的立場是什麽?普通人在這些宏大敘事下真實處境如何?
4. 理解人民的能動性:
人民不僅是曆史的被動承受者。逃荒、抗稅、起義、創造新的生產方式和文化形式,都是人民在極端壓迫下求生、求變、甚至重塑曆史的努力。王朝更替的真正動力往往源自底層火山般的能量。
本文的結論:
當我們為皇帝的桂冠高呼“國運昌隆”時,不妨想想那桂冠是否由民脂民膏鑄成?當我們為皇帝的落地哀嚎“山河破碎”時,更該追問:破碎的究竟是壓榨人民的舊牢籠,還是人民賴以生存的家園?
真正的“國運”,不在廟堂的興衰,而在田壟間的收成、市井中的煙火、學堂裏的書聲,以及每一個普通人能否有尊嚴地活著。皇帝的頭落地,可能是舊秩序的終結,也可能是新苦難的開始,但它從不等於“國家”的死亡——隻要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還在呼吸、掙紮、創造,山河的呼吸便永不會停止。
讀史者,當有穿透帝王光環、聆聽山河呼吸的素養。
2025.07.18.粵港
迪夢閑真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