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信:中國監獄的級別

(2025-05-08 17:47:46)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CpGM3Uk0pWP_UiDTQvIuWQ

國內極為神秘的秦城監獄,由蘇聯援建,能進去的人,級別很不一般

東方 南山綜藝
 
 2025年02月02日 21:14
 

 

在我國,有這麽一座特別的監獄,它不歸司法部管,而是直接歸公安部管理,跟其他監獄不太一樣。

這座監獄的特別之處在於,裏麵的犯人身份大多挺不一般。至少在它建成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可不是誰都能隨便進來的。它有個響亮的稱號,叫做中國的“第一監獄”,就是秦城監獄。

秦城監獄因為比較特殊,社會上流傳著不少關於它的故事,但這些故事是真是假,就很難講了。

 

 

 

比方說,在上個世紀末那會兒,有個挺有名的女演員因為稅務上的事兒,被判了刑,進了監獄。她出獄以後,就以為自己在的是秦城監獄,逢人便講她在“秦城”裏頭經曆的那些事兒,所見所聞。結果呢,不少人還真就當真了,信了她的話。

後來,有專家出來澄清,說那位演員聲稱自己在秦城監獄待過,其實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要知道,秦城監獄可不是誰都能進的。她所講的那些在“秦城監獄”的經曆,大多數都靠不住。實際上,她頂多也就是在秦城監獄下屬的看守所裏待過一段時間罷了。

秦城監獄究竟是個啥樣的地方呢?為啥專家們都那麽肯定地說,女演員們壓根兒“不夠格”進去呢?

【秦城監獄的誕生】

上世紀五十年代,咱們國家曾說蘇聯幫忙建設了157個項目,這事兒大家都知道。但其實,還有個第158個項目,就是秦城監獄,隻不過這是個秘密工程,所以當時沒跟大夥兒說。

 

Image

 

因為這所監獄是個保密項目,所以從一開始建設,就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

北京昌平興壽鎮秦城村周邊的老一輩居民回想起,在秦城監獄還在他們那片地方動土的時候,有人就好奇地去問工地上的人,這兒又是砌小樓,又是扯電網的,到底是要建個啥玩意兒?

那時候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打算建的是一所“體育院校”,主要是去蘇聯學習那裏頂尖的“體育技藝”。

當時,這個說法有人當真了,也有人覺得不過是句玩笑,不過,不管怎樣,工作人員那不想多談的樣子,大家心裏都明鏡似的。

秦城監獄一開始是由蘇聯的專家給建的,總共有4棟3層高的樓房。這些樓房裏頭都專門設有審訊室。每個監房麵積大概20平米,裏頭還有洗手間呢。房頂上吊著一盞15瓦左右的電燈。另外,每棟樓前邊都有塊地兒,專門給犯人放風用的。

另外,秦城監獄盡管是個監獄,但裏麵的設施相當現代化,比當時中國很多家庭都要先進不少。

文強先生,他是文天祥的後裔,以前當過國民黨中將,後來還成為了全國政協委員。他回憶起在秦城監獄的日子時說,那時候監獄裏就已經有了抽水馬桶,而且還有電動洗衣機這些設施。

文強先生在大約1960年的時候,被關進了秦城監獄,一直待到1975年才重獲自由,這一關就是整整15年。他對監獄裏的各種情況,可以說是知根知底,再清楚不過了。

 

Image

 

為了安全起見,秦城監獄從最開始設計時就特別注意,盡量不讓裏麵有尖角。牢房的門都是用鐵皮包的,並且邊角都做成圓的,這樣更安全。牢房裏隻放了一張低矮的床,連桌子和椅子都沒有。

當罪犯得寫“自述報告”時,獄警會從外頭搬張小桌進來,讓他們坐在床鋪上動手寫。

在這個過程中,獄警能透過牢房門上的小窗口,隨時留意犯人的一切動作。

通常在牢房一邊,大概離地麵兩米高的位置,會開一扇一平米左右的窗。為了不讓犯人爬窗或者偷窺外麵,窗台設計得往上翹,有弧度。這窗戶還挺講究,有三層呢,外層是紗窗,中間是鋼筋,裏頭是毛玻璃,而且啊,那玻璃上還經常塗著一層白漆。

在那些檔次高點的牢房裏,一般會裝兩扇這樣的窗戶,玻璃也往往會換成磨砂的。雖說還是瞧不見外麵的景象,但好歹能通過磨砂玻璃上透進來的光影,估摸著外麵的天氣或者大概的時間點。

這個差別在普通人眼裏可能沒啥大不了,但對於那些長期關在監獄裏、整天不見陽光的人來說,這點微小的不同可就太珍貴了。

在秦城監獄裏,由於不少囚犯身份都挺特別,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出去透透氣的。

就拿胡風和王光美來說吧,他們在秦城監獄那會兒,很長時間都沒法出去透透氣。因為老見不著陽光,身體就出了問題。缺鈣缺得厲害,頭發大把大把地掉,牙齒也鬆動了,甚至還患上了佝僂病。

 

Image

 

能出去透透氣的犯人,他們放風的時間和次數都不一樣。有的人,一周能出去個五六趟,每次都能溜達個把小時;可有的人呢,一周就盼來一次放風,時間還短,就二十分鍾。

得說一下,秦城監獄裏讓囚犯出去透透氣的地方,可不是那種一望無際的空曠地帶,而是用高高的圍牆圍起來,分隔成一個個小圈的地塊。在這些透氣區的周圍,矗立著高高的崗哨塔,崗哨塔上的士兵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透氣人員的一舉一動,掌控全局。

說白了,放風的時候,犯人之間是不允許碰麵的,都得一個人待著;要是萬一因為安排亂了套,兩個犯人碰巧撞上了,那看守會立馬讓他們靠牆站著,背對背,然後讓其中一個先離開,另一個就留在原地不動。

1967年那會兒,因為國內形勢動蕩,不少人被卷了進去,被抓的人數直線上升,能住進秦城監獄的人也跟著多了起來。

為了應對需求增長,咱們國家按照蘇聯專家的規劃,又多建了6棟樓房。這些樓房的編號,是在蘇聯幫忙建的甲、乙、丙、丁後麵,接著用了戊、巳、庚、辛、壬、癸,這樣一來,就正好湊齊了咱們傳統文化裏說的“十天幹”。

 

Image

 

我們國家自己建的這6棟樓,樣子和結構上看,跟蘇聯設計的挺像,裏麵的布局也大同小異。不過呢,因為那時候條件有限,所以沒裝上什麽電器。就連廁所裏的馬桶,也都換成了得自己衝水的蹲坑,而不是那種方便的衝水馬桶。

最突出的變化就是監房的門的設計了。我們國家自己建的6棟樓的監房,門是分為兩層的,外層是堅固的鐵門,內層則是木質的門。更特別的是,這兩層門的下方還有一個方形的小門,這個小門能靈活開關,方便給監房裏麵送食物或者水。

秦城監獄從建好那會兒起,就一直歸公安部十三局管。到了八十年代,體製改革那會兒,有人琢磨著要把秦城監獄劃到別處去。但一想到裏麵關著的都是知道機密的人、敵特間諜這些特殊身份的犯人,最後還是決定讓它繼續留在公安部手下管。

在秦城監獄裏,雖然有專門的醫療室和醫護人員負責,但因為監獄條件有限,要是犯人得了大病,還是得轉到外麵的大醫院去治。

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城監獄的犯人們如果生病,大多會選擇去公安部的複興醫院接受治療。

複興醫院裏頭有個特別的地方,是專為秦城監獄的囚犯設置的。這兒跟監獄挺像,有專門的守衛看著,鐵門緊鎖。要是囚犯身體沒啥大問題,也能出去透透氣,放放風。

但陸定一回憶起來,複興醫院的放鬆區設在了屋頂,那病房小得可憐,也就十平米上下,裏頭擺了一張床,還有個洗手間。守衛就躲在門口旁邊的小門後頭,病房裏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Image

 

【秦城監獄為什麽那麽有名?】

說起來,秦城監獄啊,它以前有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功德林監獄。剛開始那會兒,裏麵關的可都是些國民黨的大官兒,最小的軍銜也是個少將呢。

 

Image

 

建國後,這些人大多逐漸被特別釋放,離開了監獄。到了1975年,當最後一批戰犯也被特別赦免時,秦城監獄裏基本上就找不到國民黨戰犯的身影了。

但既然有監獄存在,那裏麵肯定不會是沒人的。

其實,打從秦城監獄建好以後,它還有個挺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圈住“革命隊伍”裏的那些“反對派”。

比如說,在1955年的“胡風集團”案子裏,有不少高官和高級知識分子都被關進了秦城監獄。最讓人感慨的是,那時候跟胡風唱反調的,還寫過《我們必須戰鬥》這篇文章來批評胡風的文化部副部長周楊,到了1961年,他也難逃一劫,被關進了秦城監獄。

 

Image

 

在那個特別的十年期間,秦城監獄裏關了不少人。像是那個被叫做“彭真、劉仁叛徒團夥”的重要人物,還有後來那個搞“101”政變沒成功,坐飛機往北跑結果摔死了的家夥,他手下的那些心腹,也都被關進去了。

看看上麵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很明顯,秦城監獄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進去的。因此,在好長一段時間裏,秦城監獄都被大家叫做“高級幹部的專屬之地”。

秦城監獄有它獨特的性質,所以它的管理方式肯定和別的監獄不一樣。

在秦城監獄裏,辦案的和看管的人有明確的界限,辦案的人通常叫做“專案組”,他們隻管整理犯人案子和審理,不能踏進監區半步,更別想插手看管犯人的事兒。而那些看管的人呢,規矩更多,他們原則上不能問案情,也不能隨便跟犯人說話,更不能告訴犯人自己叫啥幹啥,犯人隻能按他們的職位或者工作來叫。要是看守被逮到跟犯人閑聊,頭一回可能就關個小黑屋,次數多了,那就得走人或者被查了。

進了秦城監獄的犯人,從邁進那扇大門起,他們以前的名字就不能再用了。監獄會給每個人分配一個新代號,這個代號是由入獄那年的年份,加上當年入獄的順序號組合起來的。以後啊,他們就用這個代號來互相稱呼了。

 

Image

 

比如說,有個犯人,他的編號是6601,這代表著他是1966年裏頭,第一個踏進秦城監獄大門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秦城監獄的獄警們經常要盯著某個犯人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但到頭來連這犯人是誰,以前在社會上混得咋樣都不知道,這事兒也挺常見的。

秦城監獄的管理相當嚴格,規矩多多。不過呢,要說判死刑的情況,那真的挺少見的,除非是在某些特殊時期,監獄受到衝擊,可能會有點例外。但總的來說,秦城監獄裏麵的犯人,很少會被判死刑。

這兒的囚犯有時會幹點輕鬆的手工活兒,像之前粘火柴盒啊,或者用麥秸編草帽啥的。值得一提的是江青,她在這兒坐牢那會兒,提出想給小朋友們親手做些布娃娃,監獄方麵也答應了她這個請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快結束的時候,秦城監獄裏也收過一些文化圈、高校圈裏頭不太出名的人物。雖說他們在政治上不咋顯眼,但在那會兒,他們還是有點分量的,畢竟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比的。

另外,秦城監獄裏頭啊,它分高級監區和低級監區兩塊兒。高級監區呢,就是一個人一個屋;低級監區,那就是大夥兒擠一塊兒了。像那些文化圈裏的人,大多數啊,都被關在低級監區裏。

其實,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往後,好長一陣子,秦城監獄都還是專門用來收押那些省部級貪汙官員的。

例如劉鐵男、蘇宏章、張文雄、陳良宇這些人,在法庭上被判有罪後,都被送進了秦城監獄去服刑。

這些名字或許聽起來不太熟悉,但隻要你了解過他們的過往,就能懂啥叫“叱吒風雲”,啥叫“一手遮天”。

【寫在最後】

根據手頭的信息,從2009年燕城監獄第一期工程建好開始用起,燕城監獄就接了秦城監獄的一些活兒,專門收押省部級以上的貪官和外國罪犯。這麽一來,秦城監獄就慢慢不再那麽重要了,以後可能會變成看守所。

 

Image

 

盡管如此,秦城監獄在新中國幾十年的曆程中所擔當的角色,意味著它身上那份神秘感始終揮之不去。

在這座監獄裏,高高的圍牆背後,藏著好多悲歡離合、打打殺殺的故事……

咱們實話實說,秦城監獄這幾十年,簡直就是新中國曆史的縮影。你往裏一瞧,啥時代的影子都能找到,一點不誇張。

 

整理自網絡,侵刪

 

Image
 

謝謝閱讀

 
Image

感謝鼓勵

Image
Image
Image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