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聽昆兒哥聊天

(2025-05-11 07:26:22) 下一個

初夏良宵,洛杉磯烤箱度夏的天氣,入夜以後一如既往地涼爽靜謐。舒舒服服的,我們在席間聽昆兒哥聊天兒。

昆兒哥,大名鼎鼎,在國外,他的英文名兒叫J.K。那是一次在英國訪問,一個Stand-Up Comedy Show上,熟稔的外方介紹他和相聲,blablabla,昆兒哥眼看這麽介紹下去,觀眾們就睡著了,而且會誤以為中國跟蘇聯一樣沉悶無趣。於是他搶過話筒,用北京孩子初中俄語的底子,開了兩句英國腔,I’m J.K, just kidding….底下哄堂大笑。

我喜歡聽相聲,但又心裏鄙夷相聲的俗,淺薄急智,不夠高大上,反正就是老毛病,瞧不起人唄。昨兒遇到的私底下的昆兒哥,讓我對他和相聲的印象,跟巴鐵似的,打了個大翻身仗。昆哥兒聊到戲劇理論,這對相聲不無重要,講到小時候在二十五中的文藝隊就接觸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係,好萊塢的布萊希特影響,如數家珍。其中提及,西方戲劇的敘事以對白為主,Conversation,而中國戲劇則以大片念白。這就有點讓人醍醐灌頂了,老人家有點東西。以及由此提及好友薑文幾部影片的得失,很有意思。與高人接觸交流,真的營養豐富啊。

昆兒哥歲數大了,很是懷念北大荒的鍛煉,當今外交大佬王毅,就是他的荒友。我問他如何走上了文藝道路,他很坦然,除了過去二十五中的底子,創作與演出可以幫他留在團部,不必參加艱苦的生產勞動,那是多大的動力啊,可不是咋地?

回憶起當年與小夥伴們如何土法上馬,當時宣傳隊的大提琴,都是北京孩子自己手工做的,為這些土法樂器,他們還創作了小歌劇《老號長》。昆兒哥很高興地給我們唱了好幾段。75歲了,旋律與歌詞都記得明明白白的。文藝飯,真的要有天賦才行。

《虎口脫險》我替中西兄問了,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是《詩歌與愛情》,跟我們饒有興致地聊當年的創作過程。如何在新疆演出病倒了,如何在當地文化館養病,如何遇到了錫伯族的老館長,如何在館長叫來的幾個錫伯族姑娘的歌聲裏痊愈了重感冒,醞釀了相聲段子。聲情並茂,生動有趣,對細節的把握與道理的透徹,昆兒哥真的做到了微言大義,難怪人家領導得了曲藝界呢。

阿木他們關於相聲的藝術性高於政治性的問題,我帶到了。昆兒哥純真一笑,稍一人多的場合,昆兒哥想來是滴水不漏的。不過好在微信也加上了,以後慢慢聊,。

昨夜的酒啊,沒有茅台,Opus One是有的,但昆兒哥覺得Napa那款城堡的紅酒,帶著封蠟的那瓶最有味道。

?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