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地圖和現場圖片來看,馬謖其實是個背鍋俠,街亭沒法守

(2024-06-13 11:35:29) 下一個

從穀歌地圖上,可以找到當年發生街亭之戰的位置。

當地的網站上有這樣的介紹:

地處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西部的龍山鎮“西梁子山”,又名“斷山”,因其山在隴口之衝,截然中止,不與眾山相連而得名。

據史書記載: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天,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望風而降,曹魏舉國震驚,忙派兵抵禦。諸葛亮派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去鎮守蜀漢咽喉之地—街亭(今張家川縣龍山鎮與秦安縣隴城鄉之間),結果馬謖死搬兵書教條,把軍隊駐紮街亭側麵的山上(今龍山鎮西梁子),被魏國大將張郃包圍在山上,斷了水道,蜀漢軍不戰自亂,失了街亭。蜀漢軍進退無路,隻能撤退,諸葛亮北伐失敗。從《秦安縣誌》和研究《三國演義》的專家考證中,我們亦能大致得出聞名遐邇的魏蜀街亭之戰似就發生在“今日之龍山(西梁子附近)”。

西梁子整個山體兩頭高、中間低,呈駝峰狀,橫臥於清水河南岸,因扼河川之要口,有“五路總口”之名,且有“三水交界”之稱。

找了張網上的照片,是這個樣子,就是照片上有紅房子的矮山,大約幾百米高。

當時魏軍有名將張郃帶領的五萬人,騎兵步兵都有,是魏國的禦林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馬謖帶領的是諸葛亮平孟獲之後,從南中招來的新兵,一萬人。

這種情況下,馬謖按照諸葛亮的要求,當道下寨,就是圖上現在一大片房子的地方,

根本守不住。五萬魏軍,可以一部分對峙馬謖軍,另外一部分爬上這個山丘,居高臨下,用弓箭攻擊,馬謖手下都是新兵,必定慌亂奔逃,肯定要全軍覆沒。

馬謖帶兵上山,也是無奈之舉,這樣才能用步兵和弓箭對抗曹魏的精銳騎兵。

而且新兵才不會逃跑。

馬謖失敗的原因,就是在山上被火攻,新兵慌亂,又沒有水源。

但是如果靠近水源立寨,地形低下,會被敵人騎兵加弓箭攻擊,五萬打一萬,必敗。

從穀歌地圖,還有照片來看,這個地方,也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

張郃可以從多個方向進攻,馬謖當道下寨,根本守不住。

馬謖就是諸葛亮冒進政策的背鍋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