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夫話吧

談醫療、談養生、談人文、談人生 – 聽趙大夫怎麽說
個人資料
趙大夫話吧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共第三創始人的傳奇人生及與毛周朱的淵源

(2025-04-24 07:32:42) 下一個

中共的創建,有若幹位創始人,現今公認的主要創始人是南陳北李,即陳獨秀、李大釗先生。

 

有人認為,中共主要由三人共同創建。除南陳北外,還有一位在中共早期創立過程中,發揮了突出作用,被認為是中共第三大創始人。不僅如此,他還是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時的頂頭上司,是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還與周一起介紹朱德入黨,此人就是張申府。

據史料記載,張申府也是中共的第三位黨員,前5位中共黨員分別是是:陳獨秀、李大釗、張申府、劉清揚、張國燾。

1.張申府及不凡的家世

張申府(1895-1986),原名張嵩年,1895年出生於河北獻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其祖父是當地的富農,父親和伯父都是晚清進士。父親是翰林院編修,民國時期曾任北洋政府的眾議院議員。

張申府本人從小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擁有紮實的古文功底。1906年,父親將他送往順天學堂讀書,這是中國最早的中西結合的學校之一,開設數學、英文和科學課程。

1914年,張申府考入北京大學哲學係,後又轉到數學係學習。就在北大期間,張申府擔任了《新青年》的編委,並因此與陳獨秀熟識。1917年,張申府畢業,以助教名義留北大工作,擔任預科數學和邏輯老師。他通過同學郭曉峰,認識了北大圖書館館長李大釗。1918年,陳獨秀、李大釗與張申府三人還共同創辦了另一份雜誌《每周評論》,這份雜誌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從文化啟蒙轉身政治救亡的標誌。

李大釗由於工作繁忙,就讓張申府幫助在圖書館登錄室做一些工作,並不時讓他代理主任一職。1918年,毛澤東由倫理係的楊昌濟(楊開慧父親)介紹,到圖書館登錄室打工,直接領導就是張申府。因為毛澤東當時填寫的圖書卡片字跡龍飛鳳舞,就被張訓斥了一番,並且要求重寫。後來毛苦笑地說過:“張老板當年是我的頂頭上司,那臉色很不好看呢。”指的就是這一件事。

2.張申府與中共

中共創立初期,陳獨秀曾經寫信給李大釗與張申府說:“創黨之事,隻有你(指張申府)與守常(李大釗)可以談。”張申府和李大釗是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的發起人。1920年9月16日,美國的羅素來上海,住在陳獨秀家裏,陳獨秀與張又談到黨的名稱問題。陳獨秀說:“就按照守常(李大釗)和你(張申府)研究的名稱叫共產黨。”

1920年10月,陳獨秀委托張申府發展黨員,張申府發展的第一個黨員就是劉清揚,後來成為他的妻子。1920年冬天,張申府去了歐洲深造,陳獨秀委托他在歐洲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1921年,張申府與劉清揚一起將周恩來發展成為了黨員。1922年,在歐洲的朱德經由周恩來介紹認識了張申府,於是張申府與周恩來又一起成為了朱德的入黨介紹人。

1924年,在陳獨秀的推薦下,張申府參與了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擔任黃埔軍校第一任政治部副主任,當時主任是戴季陶(戴當時是上海共產黨小組的成員)。後來戴不滿蔣介石的管理方式不辭而別,張申府代任政治部主任。

當時黃埔軍校無法公開招生,教官更加少,國民黨隻好委托委員們各自私下招生,也要求張申府推薦人才,於是張申府就推薦了15人進入黃埔軍校,全是共產黨,其中有周恩來、周佛海、惲代英、趙世炎、高語罕、沈雁冰、歐陽繼修等人。

1925年,中共四大上,張申府反對與國民黨合作,與蔡和森、張太雷發生爭執,負氣提出退黨。當時周恩來極力阻攔,請求他不要退黨,但是他不為所動、去意已決。

2.張申府與民盟

退出中共後,1941年,張申府加入了以抗日、民主、團結為宗旨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9月,該盟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張申府被推為民盟中央常務委員兼民盟華北總支部負責人。民盟是當時中國重要的政治團體,張申府又是妥妥的聯合創始人,並且憑借這個身份參加了國民黨的政府,做了參議員。

1948年10月23日,張申府因為貪念3000元稿費,在著名報人儲安平主編的《觀察》雜誌第五卷第九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呼籲和平》的政論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寫道:“其實,今日執政方麵所揭示的國策,乃是戡亂,乃是剿匪……”。正是這篇文章,改變了他的後半生。11月15日,民盟以其“言行已走上反人民反民主的道路”為由,開除了曾是創始人的張申府的盟籍。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痛斥叛徒張申府的賣身投靠”,直接將張定性為“叛徒”。10天後,他的夫人劉清揚宣布與他從此一刀兩斷。

3.解放後的張申府

1949年之後,張申府沒有固定工作,生計沒有著落。章士釗出麵向毛澤東求情,予以安排工作。毛澤東笑道:“他是我的頂頭上司,我怎麽好安排他的工作啊!”

話雖如此,關鍵時候,周恩來出麵了。他親自安排張到北京圖書館做研究工作,並為他親批了住房。張申府自此在北京圖書館采集古籍,專心於文史資料的整理研究。他的人生始於圖書館,又終於圖書館。1957年,張申府毫無懸念地被打為右派,此後基本上從公共視野裏消失,以至於世人都以為他已經不在人世。

直到1978年之後,張申府的名字才如“出土文物”一般漸漸見諸於報端,並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1986年,張申府辭世,享年93歲。《人民日報》發表訃告,稱他為“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老朋友”。

這個老朋友確實夠”老“的了。老天爺給他如此高壽,彷佛就是要他親眼目睹他聯合創始的政黨,從三五個人發展成全球最大組織的全過程,這確實讓人驚詫。這位老先生,居然比親密戰友李大釗、陳獨秀多活了58年和44年,比得意門生張國燾多活了7年,比另外三位小字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多活了10年。

張申府1925年脫黨,在北大清華講授羅素哲學,1935年因為領導“一二九”運動得罪國民黨,1948年因為撰寫《呼籲和平》得罪共產黨,1957年因為曆史舊賬打成右派,1966年因為右派九死一生,1979年因為冤假錯案徹底平反,出任全國政協委員。

曆史不能假設,人生沒有彩排,這樣的人生不知如何評價,是精彩,還是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我認為,對於張本人,既不精彩,也無遺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