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病伸吟

前麵的路已經不遠了, 終點就在那裏。 回頭望去,一路的標樁上滿滿地都是歡笑和開心。 嘿嘿
正文

條條大路通羅馬

(2025-07-20 15:43:56) 下一個

躺在回歸現實生活的飛機上。在酒精的驅使之下,開始釋放自己腦子裏亂七八糟的東西。

跟羅馬相遇和邂逅過許多許多次。 但每次見她,心都是在蓬蓬地跳,不同的感覺。

被嬌妻稱為的“ 羅馬迎客鬆”,在幾千年前的舊址上向你揮手。許多神靈附身的野貓,悠閑地逛在那裏。一個完整的人類文化交融的城市!

熟悉的街道, 穿過這個橋洞。。不遠就是古羅馬鬥獸場

踏在這千年的石頭鑄成的路上,遠方就是人類精神與心靈的歸屬。許多想象不到的驚奇。在這種環境中,你立刻可以理解,一個人,一個生命,太渺小了。生命太短暫了。珍惜它,享用它!

羅馬擁有13座來自公元前兩三千年前的方尖碑 Obelisk. 這個神奇的東西,是公元前三千年人和神交際的產物。人類文明最早的遺物。同時也標誌著,這個國家和民族曾經輝煌的霸權。瞧瞧人家如何去對待這麽一個搶來的東西。給它配上了這麽華麗的底座以及象征力量和權力的精美的造型來守護它,來襯托它的價值。

當今最有權有勢的美國佬。他隻有可憐兮兮的一個。

每次去紐約,如果有時間,就在他下麵呆一下。今年5月,在舒適的陽光下。靜靜的坐一會兒,看著上麵搞不明白,神一樣的符號。有一種像金大俠小說裏描寫的打通六脈通天的感覺。

美國佬這座方尖碑杯上的符號好像跟其他的不一樣。也許這就是神賦予他們的強大的魔力。

人類歌頌帝王的方式完全一樣,把他們跟神待的天聯起來。錯過了搶方尖碑的時代,人家可以自己造,來歌頌自己的帝王和英雄偉大的功績。

 

林肯紀念碑

 

唯一不同的是,古埃及方尖碑,是由地球上鑿出的一塊石頭。而現在美國佬仿造出是由那麽多塊石磚堆砌而成。

林肯紀念堂的布局,跟古埃及法老們通天的神廟一樣。

 

而台北的中正紀念堂,跟林肯紀念堂的設置完全一樣。偉人們高高在上,背麵是他們的信念,往下一眼看去。是他們的理想和追求。

對比是最無情的。

當你親眼目睹了蔣生座堂後牆上他那幾個字的生平信念,再一眼向下望去,那座可憐巴巴的牌坊和小小的廣場。作為老中,頓感很悲哀和可憐。就那麽點點的訴求!能生活在這裏,又感到慶幸。感恩主,感恩時代!

走走逛逛,看看博物館裏,神人的筆記。再跑到現實生活中,去對對號,欣賞一下它的美。這也許是旅遊看世界的樂趣之一。

由筆記本到現實。羅馬到處可見這樣美麗的?庭院。這些拱頂的走廊,跟筆記本上畫的,很相似擊。不知道是不是一碼事。

同樣大到其他地方,比如這座紐約的曆史名建築。

455 Central Park West 

我曾跑到人家米蘭和羅馬的高檔公寓,跟看門人講,我在庭院裏看看。嬌妻調侃,人家看門人看一個沒見過世麵的土鱉。進來看看大觀園吧。嘿嘿。。點點滴滴都比北美精致很多!照片不在手機裏,不下載了。

常在河邊走,就有開心事!近距離的看見了滴水嘴獸。

我非常迷幻這些東西,常常在大樓下站著看他們。建築之都的紐約有許多。多倫多太年輕,隻有舊市府大樓一棟建築舍得放他們。 我見過最多造型的是巴黎聖母院。這是第一次這麽近的他們。雞雞和蛋蛋都極細致。

最後再緬懷一下, 文藝複興時代, 最大的金主和讚助商 House of Medici . 那到處粘貼的六顆泥球或藥丸, 就是人家的商標(族徽)。 自己的雞雞不中用,生不出男性繼承人, 斷了香火,卻留給整個人類巨額的藝術財富,最耀眼的就是 Uffizi Gallery . 中間那個商標, 就是人家的族徽, 再沒有人有資格把它們繡在個人用品上, 可惜了。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所謂的Gallery , 當然曾經是私家的。 我們普通老百姓是沒有機會進去的。

Medici 家族沒了(男性)後,沒有人可以把那六顆藥丸繡在自己的私人用品上, 但他們卻肯(用銀子)把他們雕刻在畫廊的外麵

 

守護著畫廊內自己的藝術作品,標誌一個特殊的時代,並把他們 一代代地傳下去。。。近500年!!! 有誰能做到?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