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唐朝詭事錄之長安】酥山,就是唐朝的ice cream。。。。。。。。。。

(2025-11-14 13:17:29) 下一個

不為人知的是

其實早在千年前的唐朝

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吃這種

奶油和糖霜的混合物

▲▲▲

而且吃得那麽優雅、有格調

 

 

中國最早發明“冰淇淋”

 

中國人有記載吃奶油、乳酪的曆史

《齊民要術》就開始了

而吃冰激淩的曆史唐代記載最多

那時不叫冰激淩,叫酥山

 

在唐章懷太子墓“仕女圖

和唐代壁畫“野宴圖”中

就出現了“酥山”這一美食

“仕女圖”中的6位人物

有兩位都捧著“酥山”

 

大唐盛世下的“酥山”

 

根據文獻記載,酥山最底層應該是冰

上麵覆蓋著奶油、酥油

而所謂“酥”,是一種乳製品

與我們今天的奶油、黃油大致接近

是從北方遊牧民族傳入中原

 

 

 

這個酥字的描述是非常貼切的

/紅/酥/手/黃/藤/酒/

/天/街/小/雨/潤/如/酥/

 

在當時,“酥”被認為不僅滋味美妙

而且營養價值極高

 

除了白色的“酥山”,後來還出現了“貴妃紅”或“眉黛青”染出來的紅色或綠色的“酥山”。

 

酥山如何製作?

 

酥山一般是由女性製作

先將“酥”加熱到近乎融化的狀態

拌入蔗漿或蜂蜜

在盤子上滴淋成山巒的形狀

最後放到冰窖裏冷凍

 

 

 

 

因為經過冷凍,酥山定型很好

晶瑩剔透,巍峨多姿

雅致的廚子還會在盤邊

飾以彩樹假花

遠看真像一座潔白瑰麗的雪山

 

而這雪山在吃的時候

入口即化、甜糯滑膩

和如今的冰淇淋十分形似

由奶油製成的“酥山”

在唐、宋、元時期特別流行

 

唐代才子王泠然的《蘇合山賦》寫道

雖珍膳芳鮮,而蘇(酥)山奇絕▲▲▲

 

然而古代畢竟沒有機械化冷藏技術

隻有皇室才有大型地窖

能將冬天的冰儲存到夏天

供皇親貴胄製作酥山

因此跟酥山相關的一切人物和故事

都充滿著優雅、富麗和精致

 

有詞雲:

 

紗窗暖,畫屏閑,嚲雲鬟,睡起四肢無力,半春閑。玉指剪裁羅勝,金盤點綴酥山。

 

 

 

一個深閨裏的女人,午睡才起

裁剪著酥山上的彩樹、小花等裝飾

為晚宴做準備

顯出一幅別樣的優雅圖景

 

在很長一段曆史時期裏

酥山在宴會上都代表著一種格調和檔次。。。。。。。。。。。。。。。。。。。。。。

 

(來自網絡)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