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台灣不準演的,沒想到如此開放,居然能放演,還很轟動呢!因為【立場】很不同啊!
不過,都是說國民黨的腐化和陰險,反正,現執政的民進黨,也對國民黨沒啥好話,所以,演就演吧!哈!
下麵,來自網絡:
《沉默的榮耀》在央視播出後,不僅在大陸引發了對我黨隱蔽戰線曆史的關注,更是火到了海峽對岸。
10月7日,連新加坡《聯合早報》也以《中國大陸首次播放潛伏台灣諜戰劇》為題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它特別強調中國國家安全部參與了指導創作。可見此劇影響力之大。
《沉默的榮耀》在台灣迅速成為了政論節目頻繁討論的焦點,因為劇中那些驚心動魄的鬥爭情節就發生在台灣。
人物是真名實姓,很多地點在Google地圖中也能找到,沒有哪個省的網友能比台灣省網友更能身臨其境。
《沉默的榮耀》中90%情節有檔案背書,而且細節特別有真實感,比如1949年台北西門町的街景就是1:1複製的。吳石吟唱的“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啊,回中原”,就是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裏的唱詞,全台灣都會哼。
此劇在台灣不火都難,但台灣人對《沉默的榮耀》的心情是很複雜的。
國民黨受到的刺激當然是最大的,藍營的趙少康在他的節目中就被弄破防了,他埋怨綠營公開資料,到現在還在紀念“匪諜”。
他的潛台詞是大陸怎麽能拍這種真人真事的電視劇呢?搞得國民黨的黑曆史又被大家圍觀一遍。
而民進黨則一直在控訴國民黨當年在島內濫殺濫捕,犯下了滔天罪行。這段曆史時不時地被拿出來抽國民黨一鞭。
這對民進黨是有利的,但我們不要以為民進黨就有正確的曆史觀。它是舉著“民主”、“自由”、“正義”等各式旗幟扭曲曆史、煽動島內民粹對立為主。
一方麵,民進黨絕不可能承認犧牲在台灣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的英烈性質;另一方麵,它們又將英烈“改造”成它們需要的“英烈”,以此批判國民黨。
說白了,就是民進黨將英烈們的鮮血塗抹在自己臉上,以此來證明自己代表了“正義”。
綠營對《沉默的榮耀》的糾結心態,在其電視節目中表現得很充分。一邊要借此抨擊國民黨,一邊又要提醒島內此劇是為了“促統”。
綠營的曆史敘事向來如此,從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到長達40年的“白色恐怖”(戒嚴時期)
但無論它如何裝神弄鬼,都改變不了其“親美、媚日、反中、拒統”的底色。
1987年台灣地區解嚴後,國民黨從90年代開始,假裝對這段曆史進行反思。
2000年8月,馬英九(時任台北市長)參觀白色恐怖特展,看著喝斷頭酒的劉晉鈺(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的照片,神色凝重。陪同參觀的是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龍應台。
龍應台給特展取名為《1950仲夏的馬場町——戰爭、人權、和平的省思》,看展名就知道她憋著什麽壞,她想混淆是非。
有些機密照片是首度公開,極具震撼力,包括吳石將軍及其副官聶曦、陳寶倉中將、朱諶之(朱楓)行刑前和犧牲後的特寫鏡頭,
國民黨聲稱這是為了“打破禁忌,自我省思”。其實是因為阿扁當時已經上台,要公開這些“黑材料”,所以國民黨才被迫“搶先手”。
國民黨就是這樣,隻要沒到走投無路之時,它就不會去做正事,能混就混著。
龍應台後來不是出了一本書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嗎?
她自稱要站在死難者一邊,要站在“最中間”,仿佛全世界隻有她的良心才是“最中肯”似的。
但是,她把所有同情都給了國民黨,把錯誤和黑暗都給了共產黨。這種顛倒黑白的曆史建構,當時還迷惑了不少人。
從龍應台等國民黨“文化工作者”的邏輯出發,台灣那段曆史的最終結論就會變得非常殘酷--“殺戮有理”。
因為1949年大陸解放,解放軍準備渡海解放台灣島。所以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殘餘對島內“間諜”要處以唯一死刑,全島也必須實行“白色恐怖”。
所謂省思,隻不過是說軍警太過於濫捕濫殺,但出發點是“正確”的。
趙少康現在抱怨“紀念匪諜”,就是國民黨一貫的邏輯,但這是狗屁不通的曆史邪說。
吳石這些烈士是為錢為色而潛伏在台灣嗎?他們心中在意的根本不是這些。
他們是心懷光明,慷慨赴死,是堂堂正正的革命者。
台灣當局潛伏在大陸搞破壞、偷情報的那些特務才叫匪諜,他們這些工作是與美國CIA共享的,金發碧眼幹不了的事,他們幹。
誰在為國家民族利益奮鬥,誰在為外人利益服務,一目了然。
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絕不是龍應台之流可以模糊的,必須說清楚。
再說民進黨,他們對《沉默的榮耀》有很多猜測,琢磨這是什麽信號呢?
民進黨這幫人向來以國民黨“白色恐怖”反抗者自居,但一遇到在台灣拋頭顱,灑熱血的中共地下黨和左翼革命者時,它們就精分了。
自帶喜感的綠營名嘴王世堅就很為難,因為他的父親王明德。
王明德是《光明報》一案的主角之一。他在台大讀書時就積極靠攏組織,後因為無組織、無紀律行為(向女友寄報紙還得瑟)而暴露被捕,隨即叛變。因態度良好,隻是被送去感化。
王世堅承認他爹是叛徒吧,他受不了。
但承認他爹是心向共產黨的進步青年吧,也不行。
怎麽辦?難道要“一三五罵爹,二四六誇爹,周末上節目當噴子嗎”?
《沉默的榮耀》島內熱度越高,王世堅這類綠營人物就越難堪。
該劇短短幾天就在LINE TV排名穩居前三,PTT論壇(就是台灣那個“陰間論壇”)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500萬次。
台大曆史係還開了直播課,評論區炸鍋,被“課本裏根本沒提”的留言刷屏。
政大曆史係教授在臉書發文質問:“我們拿什麽教孩子”?
“我外公1950年失蹤於基隆碼頭”等家族記憶在集體湧現,對年輕人衝擊很大,因為那時根本沒有什麽民進黨,所以,他們“被失蹤”的祖輩,很可能就是遭到國民黨迫害的左翼愛國青年。
綠媒拚命給該劇貼上“統戰劇”的標簽,卻擋不住年輕人的自發傳播。
台北圖書館的《東海情報組檔案匯編》預約已經排到了2026年3月。
“東海情報組”就是吳石等四人組織的中共地下黨小組。
PTT點讚最多帖子是:“如果吳石是我們的人,該多好。”
底下一句神回複,“他本來就是中國人”,意思就是,都是中國人,還分什麽我們你們,直接粉碎了分裂言論。
按理說,台灣省影視界去拍吳石等人傳奇故事更有利,因為此案很多細節就在島內的辦案檔案中。
但為什麽一直不拍?
國民黨不敢拍,因為心裏發虛;民進黨不願拍,因為無法自圓其說。
在吳石、朱楓這些英烈麵前,島內無論藍綠都顯得那麽膽怯、蒼白、猥瑣。
它們拚命構築信息繭房,歪曲曆史、歪曲大陸,因為它們生怕台灣民眾了解曆史、了解大陸。
藍綠的區別隻是在於手段,前者“溫情”,後者粗暴。
國家統一是曆史趨向,無論什麽勢力,無論什麽陰謀詭計都無法阻擋。
島內的“信息繭房”也不可能一直存在,它總會被打破。難道這些令人動容的英雄們不值得今天的台灣年輕人學習和效仿嗎?
時機成熟時,我們一定會在島上為這些英烈們建立一座高聳入雲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