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人體特異功能是如何在科大熱起來的

(2021-11-20 21:19:40) 下一個

【科大瞬間】人體特異功能是如何在科大熱起來的

瞬間2季    2020-10-09           第125期

 

編者按:

1978年春天,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了。在這個盛會上,郭沫若作了題為《科學的春天》的演講。隨即,人們對科學探索的激情在二十多年的壓抑後噴湧而出。在這種熱烈氛圍中,社會上出現了對各種靈異現象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以為這是新的科學突破口,科大校園也不例外。今天,人們對靈異現象的熱情已經回落。但回首八十年代,這個社會現象仍然有值得思索的地方。為什麽當年在科大這種以追求科學真諦為使命的中國最高理工學府,沒有人站出來公開質疑那些今天看來是明顯的騙術勾當?年輕的學子們首先應該掌握的到底是技術捷徑還是科學精神?這個問題至今仍然值得追問。趙國慶校友以他的親身經曆,記錄了八十年代發生在科大校園裏的各種人體“特異功能”現象。讀者不妨帶著以上問題,重溫當年那段曆史。

《科大瞬間》編輯部

 

人體特異功能是如何在科大熱起來的

 

——記1986年BME會議

趙國慶 856研

1985年,方校長請來霍金到學校演講,開啟了大師講座的風氣。

霍金(前排右二)在合肥與中國科大學者們,方校長(後排左二)(圖片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

從86年開始,科大走進一個特殊的時期,各係紛紛邀請世界各地的學者名人來學校開講座,從美國科學院的院士,到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除了寒暑假,幾乎每天都有講座。有人統計過,一年有將近300個講座。於是乎,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教室裏有不同的講座。如果你有時間有興趣,每天都可以近距離聆聽大師名家們暢談學術。那時的科大秉承了清華梅貽琦校長所言:所謂大學,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科大學校雖小,而且遠離科學院,可是方校長掀起的大師講座熱,極大地活躍了校內的學術氣氛,開拓了同學們的的視野。

86年的科大可謂神奇,有三對雙胞胎入學,其中包括數學家楊樂的雙胞胎女兒:楊炎,楊冰。

 

 

 

 

 

 

 

86級的三對雙胞胎。左起:郭曉光,郭曉輝,楊冰,楊炎,邵陽,邵海(圖片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

記得當時六係四專業是聲學專業,周康源老師在東京大學的合作夥伴,專門從日本來學校開講座,演講的主題是超聲波成像。那次,製作和張貼海報就是我們幾位同學的任務。海報是科大標準格式,隻要把題目,演講人,時間地點填上,再貼出去就好。廣告的最後一行是 “參加人員:感興趣者”。不幸的是,周老師的大弟子李瑋同學用毛筆寫成了:感性趣者。幾十張“感性趣者”海報就這麽貼滿了圖書館,四牌樓,和幾個食堂。轉了一圈貼完了,才發現錯誤。於是,隻好帶上毛筆去一個個改過來。當年的這個笑話記憶猶新。

 

BME會議起源

86年暑假期間,由電教張作生和生物係老師發起的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在科大召開。記得當時參會的著名科學家有來自南京工學院的韋鈺。她剛剛從德國回來,是中國第一個在德國獲得工學博士的留學生,在國內的名氣如日中天。她後來做了東南大學校長和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教授的講座自然成為會議亮點。記得她講的是人體微循環,介紹了通過手指的微循環判斷身體的狀態,以及各種生理指標透過微循環的顯示。張作生老師講的是《神經元計算機》。聽著他的閩南普通話,一直到現在也沒明白他是怎麽用神經元做成計算機的。

這些嚴肅的專業講座大家並不是都感興趣,真正掀起高潮的是幾個關於“人體特異功能”的演講。80年代伊始,中國社會上很多人對於“人體特異功能”采取了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我們的錢學森教授也常常出現在“特異功能”的報道中,比如“耳朵識字”。對於“特異功能”,當時不僅錢學森認為是存在的,世界上也有一些科學家相信是真實的。帶頭搞這方麵研究的就是蘇聯與美國,並試圖應用在軍事上。隨著研究的深入,很多“特異功能”被證明是假象,也有少數既無法證偽,也無法證實。到了80年代末,科學界開始從整體上否定靈異現象及相關研究。即使是研究“特異功能”方麵比較有代表性的美國中央情報局,也最終在1995年中止了這類研究。

當年,在科大校園裏把人體特異功能這個話題帶到高潮的應該是86年的科大BME會議。

這個活動主要是電教、六係和八係的同學們參加組織的。除了接待各位來賓,還專們為此次活動製做了紀念章。來賓和參會者都獲得一枚黑底金邊有白蓮花圖案的BME胸章,與校徽上下放在一起,很有一番高大上的神氣。

BME胸章(圖片由作者提供)

 

會議期間,同一個時間有好幾個精彩的講座,無法每個都聽,大家隻能選擇幾個自己感興趣的,以及晚上在水上報告廳的全體會議。大部分的講座都安排在一教的教室裏。我把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個“報告”講給大家聽聽。

校圖書館(圖片由作者提供)

 

太極雲手

那天我來到一個教室,裏麵早已擠滿了學生,連黑板前麵的地上都坐著學生,我隻好在邊上找了地方蹲了下來。為了能看得清楚一些,教室後麵的同學是站在課桌上,中間的坐著,到了前麵就隻能跪在地上了。主講嘉賓是山東醫學院的一位教授,講述他的功法,並現場展示其功力。這位教授滿頭銀發,紅光滿麵,全程一口濟南話。他說他的這套功法來自於太極拳的雲手,抱球的功力。他說在10年動亂裏,除了開批鬥會,掃廁所,他堅持每天練太極拳,一天不落,而且一有空就開練。所以,盡管失去了十多年的工作教學機會,他卻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悟到了一種特殊功夫,他稱之為“雲手”,“抱球”;而且這個球居然有著跨越距離的能量,可以“遠距離進行”實現能量的傳遞。他說,文革結束後,跟他一起練太極拳的另外一個老師體驗過他的雲手,推球,而且這個力量很令他震撼。老教授說的故事是這樣的,他的同事從濟南到廣州出差,幾天不見,他就開始想念這位常跟自己一起練功的老朋友。於是他就雲手,抱球朝著廣州的方向甩了出去。此時,他的朋友正在廣州搭乘公共汽車。在車子上,他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他從長長的公共汽車的一頭推到了另外一頭。他開始以為是車子的慣性導致,但發現其他乘客也沒有這樣誇張的顛簸。帶著疑問,這位同事回到濟南,和老教授再次相聚在學校操場時,教授問他有沒有感受到自己的問候。這時,他的朋友才恍然大悟,是教授的功力讓他踉蹌地從公共汽車的一頭走到另外一頭,事情發生的時間也正對得上!這個發現,使老教授意識到他的太極雲手是帶能量的!於是他繼續向朋友發功,每次他的朋友都有不同的感受。他甚至開始用能量測試儀器去檢測自己的功力有多大能量,可惜沒有任何一個儀器可以測到,但是作用在人體上卻可是感知的。學生裏馬上就有人提議:現場表演一個吧,眼見為實!

老教授說,我可以表演一下這個功力,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可以表演。他說他很難用球打擊對方,但是他可以發功,讓學生的手抬起來。於是,他隨機請一位同學站在黑板的一頭,教授自己站在另一頭,學生背對著教授。這時教授告他不要回頭,如果他感受到任何力量,請他不要控製,隨那個力量而動。那個同學個子不高,穿個白色短袖,露出雙手,下麵穿著短褲,一雙拖鞋。於是教授在這邊開始太極拳的動作,精心凝氣。整個教室安靜極了,幾乎可以聽到那個學生的心跳。教授的手開始向上抬起,慢慢地,一步步抬起,這時,學生的雙手像是被磁鐵帶著,一步步擴展,抬平,直到教授加大力度把學生整個雙臂舉到空中!整過程也就十幾秒鍾,每一步看在眼裏,驚歎在心裏!直到雙手指空,全體學生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前麵幾排坐在地上的同學也坐不住了,我也跟著站起來,為眼前的表演震撼,擊掌慶賀!

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不像是那個同學在作假配合,真的是眼見為實!我當時是信了,雲手,抱球,推掌!

 

”氣功大師“ 張寶勝

另外一個表演是在水上報告廳。這個表演者是位“氣功大師和人體特異功能大師”:張寶勝。他是中國大陸曾經喧囂一時的特異功能者和氣功大師,被視為是中國“特異功能”的代表人物。香港不少賭片裡的角色都取材於他。因為他的到來,讓水上報告廳被圍得水泄不通。這次我吸取了教訓,早早吃完了晚飯,到水上報告廳裏麵搶了個前麵的位置。等了很久,各位領導們入場了,電視上開始放一段介紹。但介紹的並不是張寶勝,而是比他名氣更大的超級氣功師,也是“特異功能”的超人:嚴新, 嚴新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在中國具有很大的影響。他首創了氣功帶功報告這一方式。使得數千萬人同時在開闊的場地進行練功,並使部分人產生自稱奇特的生理反應。1987年,嚴新號稱使用了氣功參與大興安嶺火災的滅火工作。

90年代末,嚴新氣功成為中國首批獲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注冊的氣功功法。他曾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合作,進行氣功在物理、化學中應用的研究。因為嚴新這個時候去日本表演去了,這個重大的BME會議,他未能親自參加。不過,這段視頻似乎充分展示了他的功力。第一個片段是他用意念把一個古老的機械鍾分解,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重新靠著意念,把鬧鍾重新組合在一起。有點像科教片,看不出是氣功。但是第二個表演就是“特異功能”了。在一個空曠的室內,除了一位老人坐在一個沙發上,整個室內幾乎沒任何家具,顯然是為了證明沒有藏器之地。鏡頭拉近,這位老人不是別人,而是國家副主席王震。他笑時露出的大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表演開始, 嚴新走到王震的前麵,看到他手裏搓著的一對健身球,嚴新說,好吧,我們就來把這球變走。於是,他把手放在王震手上,王震的手下就是一個金屬球。嚴新在他手上按下去,不到一分鍾,球不見了。攝像機掃整個房間,除了一個暖水瓶以外,什麽都沒有。於是嚴新說,你們看看熱水瓶裏有沒有。於是服務員把水到出,最後,一個健身球從裏麵滾了出來。王震伸出大拇指,讚佩不已!

八十年代的水上報告廳書簽(838葉碧蕙提供)

 

這兩個節目播放完了,可是眼前的張寶勝大師還沒有到場。又過了一陣大家放眼望去,幾個人陪著張寶勝走進水上報告廳。因為現場十分喧鬧,我又在主席台附近,不知道後麵的入口處發生了什麽。後來聽說,因為門口被擠得水泄不通,張寶勝舉步維艱,他於是用手指點到一位同學的衣服上,他的領子居然就燒了起來。於是大家閃開一道,讓大師入場。

走到主席台上,張寶勝的助手開始介紹張大師的功夫。今天表演的是《隔瓶取藥》,就是從一個封閉的藥瓶裏取出你要的幾粒藥,如果對了,表演就成功了。主持說,大師今天身體不太好,因為剛剛來到合肥,體力沒有平時的狀態,需要能量。於是他拿了一顆糖給張寶勝,過了一會,又給他一個香蕉。吃完以後,表演開始。主持人拿出一瓶被蠟封起來的藥,給了張寶勝,張接到手裏,雙手壓在上麵,做出發功的樣子。整個會場鴉雀無聲,過了一會張寶勝說表演完成,就把藥瓶子給附近的同學查看,整個臘封完好無損。可是取出來的藥片去哪裏了呢?

正在大家納悶出來幾片藥在哪裏呢,張寶勝指著前排的一位老師說藥在他的上衣口袋裏,有四粒。那位老師趕快把手伸進去,果然摸出四粒藥片,和瓶子裏的一樣!

就這樣,張寶勝的名字銘記在我心中,直到現在。後來,聽說他也來了美國,2018年在北京去世,終年58歲。

 

收獲

這就是我對熱鬧一時的1986年科大BME活動的點滴記憶!後來證明,這些所謂的大師都是騙子,但是曆史也給了騙子們表演的機會。時光如梭,幾十年過去了,仍然懷念那個時代科大自由的學術環境。名人如織的大師演講,開放的思想,活躍的思路,讓我們那一代學子能懷著更廣闊的心胸,邁著更堅定的步伐走向人生。那個時候的科大,櫻花樹雖小,卻早已紮下深根;眼鏡湖不大,蕩漾的卻是整個世界!慶幸我們讀書碰上那個時代,感謝方校長開啟的自由之風!

 

編輯:葉碧蕙, 黃劍輝, 許讚華

校對:騰春暉     排版編輯:俞霄

 

《科大瞬間》編輯部

常務編委: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陳錦雄 812 | 劉揚 815

黃劍輝 815 | 滕春暉 81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可能是這樣的,特異功能肯定有。但是問題問題是很多演示的人,對功能的控製性還不夠好。
人體相當於一個非常複雜的儀器,如果拿原子做比喻的話,我們日常活動所涉及的心力能量隻是在電子這個層麵的能量。這個日常活動包括:搞科研---如愛因斯坦,牛頓的專心程度;搞政治,如毛澤東和劉少奇打架;談戀愛,各種情天欲海。都隻是電子層麵的化學能。
而要徹底搞清楚內心的力量,需要穿過日常活動的心理層麵,需要具備進入原子核層級的心力能量。
類似建立對撞機的能量。
普通人很難持續把心力集中在一個地方,也很難達到那個層度。
...
表演特異功能的人,一個是因為他們的過程控製還達不到,所以演示時好時壞。
另一個是,他們有強烈的意願讓人相信。有時候在關鍵的表演失敗時,就有了作假的衝動。然後讓人產生特異功能都是假的這種判斷。
YanbeiYin 回複 悄悄話 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 當今的科學無法解釋許多現象。不編造或誇大人體的特殊功能, 也不要僅僅根據當前的科學就否定它的可能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