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漢奸這類名詞,是失敗者必須承受的恥辱》
1、漢奸這類名詞,是失敗者必須承受的恥辱。
曆史還是有杆秤的,不是隻和勝利和失敗相關。司馬懿是勝利者,曆史評價並不高;秦檜是勝利者,卻成了受人唾罵的奸臣;嶽飛是失敗者,卻成了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洪成疇、範文程都是勝利者,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還不是照樣被認為是漢奸。
2、集體情緒淤結,新仇舊恨交織,憤滿無解傷身,怒火中燒無補。
國家利用民意,不是搞民族仇恨,而是給對方政府施加壓力。(蔣老師連這個都看不到,天天瞎鼓噪)
3、自日本少壯軍人開啟了全麵對華戰爭以後,日本實際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這也是宣傳而已,當時中日力量對比過於懸殊,如果日本采取正確的、步步為營、攻心懷柔的政策,中國還是極有可能亡國的。日本人島國思維狹隘,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決定了失敗的命運。
4、如何解釋日本德國戰後主持投降的降臣,後來成為重建國家受萬人敬仰功臣的事情。
要放到曆史的長河裏去看,以後他們的民族主義興起時,也許小胡子和這些降臣會有不同的評價,二戰以來的國際秩序沒有改變,所以現在還沒有翻案的可能。曆史的強者、特別是失敗者,往往可以得到一些片麵的、同情的眼光(用在這裏不太合適,但也是事實)。
5、日方提出「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軍」,支持汪精衛的和平運動。
開什麽曆史玩笑?日本啥都不要,打了幾年仗,死了那麽多人,圖的啥?就是為了扶植汪、打敗蔣?還真的相信大東亞共榮圈是真的了。日本侵略者的話也信,那估計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6、日本要和汪聯合防共和共同防共
這不是打壇裏某些人的臉嗎?他們經常鼓噪老共和日本串通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