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裏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個人資料
正文

五月四日:遺失了的“成人禮”

(2019-05-06 05:09:35) 下一個

爸媽:

今天的微信裏,各個朋友圈都在轉發與“五四”和“北大”相關的圖文、視頻。所謂“百年傳承,青春與你同在”。我卻忙著接送孩子:小豬有田徑比賽,小狗有兩個同學的“成人禮”要參加。

所謂的“成人禮”,其實是猶太族孩子十三歲的生日慶典,在希伯來語裏有專稱:男孩子的叫“Bar Mitzvah”(誡命之子),女孩子叫“Bat Mitzvah”(誡命之女)。猶太人雖然曾經四處流亡,居無定所,卻保持著自己的傳統,一脈相承。無論男女,一到十三歲,就得舉辦成人禮。稱之為“禮”,是因為這個生日真的是一種表示成年的宗教禮儀,重要性與婚禮相提並論,是他們人生第一個裏程碑,表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要承擔對自己、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今天,小狗參加的正好是一男一女的。

每一個猶太人家庭,為每一個年滿十三歲的孩子,都要精心舉辦這場莊重又歡快的慶典,花費巨資租場地、定司儀、請樂隊、備禮宴、設計請柬等等,至少得提前半年就開始打算,花一、兩年去安排的也不在少數。而受禮的孩子,更是從小就得為這件事開始做準備:學希伯來語。因為在儀式上,她/他得用希伯來語讀一段《聖經》,並節選其中之一,以自己的理解用希伯來語發表一段成人演講,感謝父母的教導,宣誓自己將終身遵照猶太教的教義生活。所以,學希伯來語是她們的天職,無可推卸的責任,每個周末都要去上希伯來語學校。這比我們威逼利誘,讓孩子去中文學校有效多了。

在宗教意義上,“成人禮”之後的孩子已經成人,可以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了。當然,現在的孩子並不會真的這樣,也不會真正承擔宗教和社會責任,但最起碼,必然會有一種要成熟起來、自己要有擔當的心理暗示。而且,也學會了希伯來語,自然而然地傳承著自己民族的文化。

禮儀一般分兩部分:白天是正規的儀式,所有與會者著正裝禮服,備賀禮(以18的倍數為準)。晚上是禮宴,可以著半正裝,最好方便跳舞的。因為從傍晚的酒會、晚間的宴會、到淩晨的舞會,一直音樂不斷,隨時都有人在跳舞。

幾年前,小豬第一次參加別人的成人禮時,對那精美的、特意定製的邀請函讚歎不已。可是,她從來沒參加過如此正式的場合,哪來的禮服?好在個子已比我高,所以穿著我的旗袍,也還可以將就。就算寒風瑟瑟,也興致勃勃地忍了。那也是她第一次獨自玩到晚間十一點以後才回家。如今,輪到小狗參加同學的成人禮,她也去我衣櫥裏翻,正是穿裙子的季節,她偏偏選了我求職時候用過的西服套裝,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中國人沒有自己特定的禮服,自然是隨心所欲了。

每次收到“成人禮”的請柬時,我都忍不住歎息:明明中國是最講究禮儀的,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早在周朝就有成人禮。“三禮”首推《儀禮》,《儀禮》首章便是《士冠禮》,也就是“成人禮”,然後才是婚、喪、祭、鄉、射、朝等。這些禮儀流傳至整個東亞並被繼承下來:至今,二十歲的人,在日本,每年元月舉辦盛大的“冠禮”;在韓國,是五月行“冠禮”和“笄禮”。唯獨我們,這個本當是人生第一個重要的禮儀,卻被遺失了。隨之被遺失的還有培養年輕人對自己、家庭、社會的責任感,建立獨立自主精神,傳承禮儀文化,以及凝聚民族力的機會。莫說“成人禮”,中國如今連自己的禮服都沒有。在重大正式場合,一看到和服、紗麗、韓服,就知道是哪個國家的人,唯獨我們的人穿得五花八門,難以辨識……

今天,在大家都宣揚“傳承”,紀念“五四”的日子裏,我卻為我們遺失了的“成人禮”而傷感。

唉,不說了……

晚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