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說,有翻譯,有隨筆,想起什麽寫點兒什麽。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東總布(四)

(2020-01-30 14:06:00) 下一個

演出比賽

紅五月歌詠比賽大家都參加過吧?春季學期一開學沒多久我們一般就開始準備了。每個班都摩拳擦掌,找歌兒、練歌兒,這是為了學校各年級內的比賽。學校的合唱隊那就更是練習不停,下課都不回家,就為了區裏的歌詠比賽。我和其他幾個同學,其實唱歌並沒有那麽好聽,但按音樂老師後來的話說,我們需要全麵發展,於是也被選了進來。比賽那天一般都是白襯衫藍褲子,後來女生是淺藍裙子的隊服,老師還給畫個妝,別提多美了。歌曲嘛,就是“五月的鮮花”、“黃河大合唱”、“春天在哪裏”什麽的,還是挺好聽的。

小學離社科院近,一有這種比賽什麽的都是借用社科院的禮堂。記得還有一次學校匯演,班裏同學排練了一場話劇,叫“攀高峰”,王亮演男主角。別說,他演得還真不錯。劇本好像是同學們自己編的,細節記不清了,就是教育小朋友要好好學習,勇攀高峰什麽的。反正是很逗,很有才。班裏的雙胞胎兄弟 – 孫宏、孫偉是說相聲的好苗子,幾乎每次匯演都會有他們倆,也是讓人捧腹。

假期電影

還記得寒暑假看電影嗎?都是5分錢一場。我們小學大部分時間去的是大華電影院,偶爾有去紅星電影院的票。從我們家住的胡同穿過南小街,沿東堂子一直走到米市大街就是紅星了。查了曆史才知道,原來這裏是基督教青年會的禮堂,據說還是北京最早放映有聲電影的影院。那會兒基督教青年會可是經常路過,一直覺得那灰磚的西式建築與眾不同。紅星影院後來建王府飯店的時候就拆了。大華是穿過南小街走南邊一點兒的外交部街或西總布胡同到米市大街,離東單更近一些,也是一家老影院,解放前就有了。它的前身其實就是在紅星影院的那家影院,後來遷到新址。舊址是紅星影院,新址是大華影院。大華比紅星要新一些,但現在好像也沒有了。

那會兒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這兩個影院看的,寒暑假幾乎每周一場,而我們幾乎每場必去,畢竟假期的時候沒什麽事兒幹。我記得最清楚在大華看的一場電影是“保密局的槍聲”,雖然是黑白片,但情節緊張,場景紙醉金迷,而且當時覺得男主角太帥了。

除了這倆影院,我們還經常去外交部禮堂蹭電影看:跟著洶湧的人潮,趁收票的不注意,刺溜就鑽進去,當然有時候也是有票的,可以大搖大擺進去看電影。小學高年級的時候看過“少林寺”、“少年方世玉”、“超人”、“未來世界”、“英俊少年”“虎口脫險”等等記憶深刻也是特別熱愛的片子。還有一部少年曆險的外國電影,那個少年和會噴火的龍大戰什麽的,非常喜歡,就是不記得片名了。還有一部”新天方夜譚“,阿拉伯的場景,還有飛毯,當年屬於超級炫酷的,也很喜歡。

寒假拿花回家

小學的教室都是平房,沒有暖氣。到了冬天,看門的老校工 – 周大爺會幫教室裏生一個爐子,但一放假就沒有了。我們每個班裏都養了幾樣花,寒假前老師會讓小朋友們帶回家去讓花越冬。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為了爭當好學生就曾經主動要求拿一盆骨刺梅回去。可惜當時一點兒經驗沒有,放假那天,我就端著這盆有些綠葉子,還有幾朵淡紅色花的小植物走回了家。到家沒多久花兒就掉了,很快葉子也沒了,就剩了光禿禿的枝條上一些紮人的刺兒。原來在北京滴水成冰的1月份,花兒在外麵呆了十幾分鍾就凍死了。二月份開學我把光禿禿的植物帶回學校,覺得特別不好意思。這以後我好像就成了植物殺手,養的花兒啊果兒啊,就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zu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agerty' 的評論 : 還是你記得清楚!
hagerty 回複 悄悄話 那個”一千零一夜”電影就叫新天方夜譚,我在大華看了兩遍。飛毯的特技做得太逼真了,第一次看到當場傻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