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進繁花:盧森堡(2)-天險桃花源

(2022-05-03 16:13:48) 下一個

中國田園詩派鼻祖陶淵明曾在他的《桃花源記》中這樣描述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怡然自樂”。雖然每個人心中的桃花源並不一定跟陶淵明的相同,但桃花源帶給人們遠離塵世喧囂的美好感覺卻是相同的。在西歐,就有這樣一個能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天險桃花源,它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盧森堡市。這個與盧森堡國名相同的首都,在流動的光陰裏,飽含深情又意味悠長地訴說著它成為天險桃花源的故事。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的“天險”之名,是跟低於海平麵和一馬平川的西歐低地國家相比得來的。其實坐落於大名鼎鼎的阿登高原上的它海拔還不到500米,但在西歐低地國家中卻是一個“巨人”。這個“巨人”坐擁著茂盛的森林和縱橫的溝壑,還有壯觀的要塞和宏偉的堡壘以及潺潺的流水和青青的山穀,讓人們無論哪個季節來到這裏,都能感受到輕柔的風遞過來一枝細香,清新淡雅,好似走入了另一類的桃花源。

我在大學畢業後不久的秋天,是來過盧森堡市的,可我搜索遍了我的記憶薄,也沒能找到關於它的一絲蛛絲馬跡。當我在聖誕節假期再次來到這裏時,我就像綠芽遇見了春雨,就像朝陽遇見了晨露。盧森堡城驚豔了我的眼,柔潤了我的情。我知道,無論四季如何更迭,它都會留在我記憶的扉頁上,因為它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我在“桃花源”的第一站,是我住的青旅。從比利時的布容和迪南開到盧森堡城,我一路都歡欣無比。在阿登高原的腹地穿梭往返,我好像走入了密野仙蹤。沿途全是茂盛的森林,我想象著在鐵器大規模使用之前,這裏的人是過著怎樣的茹毛飲血的生活。離開平淡無景的荷蘭和比利時低地,在二戰中發生了著名阿登戰役的阿登高原中兜兜轉轉,我又找到了在土耳其自駕暢快淋漓的感覺,隻是盧森堡的冬天跟荷蘭和比利時的一樣,不是陰雨,就是濃霧,跟土耳其夏天的陽光明媚相比,是天壤之別。

青旅在穿城而過的阿爾澤特河(Alzette River)旁,早餐和停車都免費,但一個床位的價錢就夠我在土耳其的凡城住希爾頓酒店的了。不過,我對住哪兒並不那麽在意。青旅周邊環境極好,清幽靜謐,綠意盎然,可以仰望盧森堡的要塞,我一開到這裏就喜歡上了盧森堡城。辦完入住手續後,我看我的房間在3樓,就順便問了一句,這裏是否有電梯。前台的女士很好,告訴我如果我想坐電梯,她可以給我換房。我這才注意到,青旅有兩個通往房間的入口,一個是需要刷卡的,一個不需要。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我當然希望坐電梯了。這位女士說,我原先的房間住8個人,而且都住滿了,現在的房間4張床,除了我以外,還有一個人。我很高興,沒想到我的運氣這麽好。荷比盧之旅我首次體驗住青旅,雖沒遭什麽罪,但以後也絕不會再住了,最重要的原因是房間裏的人作息時間都不一樣,很難睡好覺。比如,這次跟我同住一屋的尼日利亞女孩,她半夜兩點才回來。幸好她第二天退房了,我才又可以獨守空房。這個青旅跟別的酒店和青旅都不同,打過三針疫苗的客人可以在餐廳吃自助早餐,否則打包帶走,我的三針疫苗總算派上了用場。

與盧森堡城的再次相逢,裏裏外外它給我的印象都超好,這讓我的心情也不禁大好,於是準備犒勞自己,去一家日本米其林餐廳吃晚餐。在盧森堡城能吃到日本餐,而且還是米其林級別的,想想我的胃口都會變得好起來。從比利時的布魯日開始,我就在尋找米其林餐廳,結果沒一家營業的,我想盧森堡應該可以,畢竟這一天既不是聖誕,也不是元旦。我用酒店的網絡在手機裏輸入餐廳地址後,興衝衝地走了出去,這時天已經黑了。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米其林餐廳離青旅兩公裏,這樣的距離對我來說不算什麽,可一出去,我才發現,這兩公裏不是平地,我像走進了山城重慶。到處得爬坡不說,道路也不規整,還都是岔路,也沒什麽燈光。我心裏有些打鼓,不過,我堅信在這個全世界安全指數最高的國家,我不會有人身危險。好不容易走到了大路,看到了燈光,可越往前走,燈光越暗,煙火氣越少,怎麽看都不像有米其林餐廳的樣子。我抱定“不到黃河不死心”的信念,跟著穀歌地圖,最後終於找到了日本米其林餐廳,可是它關門大吉。那一刻,我才後悔不迭,為什麽來之前不打一個電話呢?

雖然我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但這並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我在荷蘭買的手機卡因為我不知道要把“手機模式”打開,所以手機卡在盧森堡不好用,這直接導致了我找不到回去的路。我用手機上給開車用的線下地圖查回程的路,我要走4公裏。要是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這也不算什麽,可我那時又餓又冷,想想要走那麽遠的路,還得爬坡,還沒等走呢,我的腿就軟了。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盧森堡市

我不情不願地拖著疲憊的雙腿往回走,期待靈光乍現,我能找到回青旅的路。如果走錯了,那就會像在土耳其的王子島一樣,上了坡再下坡,然後再上坡,那說不定我會累死的。沒想到啊,沒想到,上帝對我太好了。我嚐試著按照記憶往回走,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我一看見這個三岔路口,立刻想起了應該走哪條。當我終於回到青旅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我這一晚上差不多把盧森堡城的景點都走完了。

第二日清晨,我才開始真正欣賞這個“天險桃花源”。伯克要塞(Bock Casemates)就在青旅旁,它完美詮釋了為什麽盧森堡被稱作“西歐的要塞”。自從千禧年來臨前,盧森堡王朝開創者在伯克要塞所在地建立第一座要塞開始,這個占據著西歐十字路口的盧森堡王朝“龍興之地”就再也沒閑過。占領這裏的人前赴後繼地修要塞,修碉堡,還修暗堡,讓這座近千年的古城牢不可摧,在盧森堡成為中立國,自動拆除要塞和碉堡前,盧森堡城從未被攻陷過。那時,盧森堡城有三道護城牆、數十個堡壘和23公裏長的地道和暗堡,環環相扣,綿延數裏,把盧森堡城裹得像粽子一樣。

伯克要塞

伯克要塞

伯克要塞

雖然今天這些集軍事防禦工事大成者的要塞90%的景觀都看不到了,但僅僅殘留的要塞斷壁就足以讓我想象出盧森堡城在冷兵器時代是怎樣地固若金湯。此要塞兩側都是交錯複雜的河穀地帶,所以它像一堵遺世獨立的城牆一樣,可以同時向兩側的敵軍開火,讓敵軍費盡心機也難以靠近。難怪羅馬時代就在這裏建了要塞,難怪盧森堡王朝的開創者在羅馬要塞的廢墟上新建了堡壘,難怪盧森堡要塞在近7個世紀裏都沒被攻破過。

要塞建於17世紀中葉的西班牙統治時期,此時,荷蘭共和國早已獨立並步入了黃金時代,被稱作“太陽王”的法國路易十四剛剛登基一年,還是一個“兒皇帝”。位於全城最高處的它在路易十四占領盧森堡城後被法國軍事工程師指導擴建,隨後由奧地利人補建。地下部分的暗堡有的地方深40米,長20多公裏,分好幾層。每層主要通道都寬到可以跑馬車,每層通道還都設有炮口。裏麵四通八達,像迷宮一樣,可以容納兩萬多兵馬,二戰時被用作了防空洞,今天有17公裏的隧道被完整保存了下來。這樣的暗道讓我想起了土耳其的地下城,可惜,盧森堡的地下暗堡不讓參觀,我沒辦法比較兩者的異同。

伯克平台

盧森堡要塞

風景走廊

站在高高的堡壘上,俯瞰盧森堡城,我覺得它美得像一幅立體的山水畫,處處都流露出不可言說的美感。流入阿爾澤特河的佩特羅斯河(Petrusse River)與阿爾澤特河一起在河穀中交織出一個M型的雙河套地形,並將河穀劃分出五塊截然不同的穀地,各自獨立,在賦予盧森堡城“天險”戰略地位的同時,也彼此相映成輝。河穀內,有110條大大小小、造型各異的橋梁,它們讓河穀不再成為“天險”,而是成為一個美麗的桃花源。

在這個遠近聞名的要塞空地上,有一個伯克平台,此平台因為一場機緣巧合才來到人間。為了紀念盧森堡城建城一千年,市政府決定在伯克要塞內修一個標誌,沒想到發現了當年盧森堡伯爵建的城堡牆基,於是政府對當年的堡壘進行了部分重建,變成了今天的伯克平台。在平台的一堵矮牆上,刻著9631963這幾個數字。就是這個小小的平台見證了盧森堡城跨越數個世紀,不同統治時代的軍事防禦史,盧森堡的“西歐要塞”之名的確名不虛傳。

盧森堡要塞

盧森堡要塞

盧森堡要塞

若要360度欣賞盧森堡這個“歐洲要塞”的奇觀,得去有著“最美歐洲陽台”之稱的風景走廊(Chemin de la Corniche)。這個走廊是內側防禦城牆的一部分,連接著兩個相鄰的山峰,由西班牙人和法國人在17世紀時建造。沿著這條風景走廊,可以把盧森堡城的立體美景都收入眼中。走廊的下方是深邃的佩特羅斯河穀(Petrusse Valley),河穀兩岸是岩石峭壁,中間是緩緩流過的佩特羅斯河,河旁是小橋流水人家。極目遠望,除了能看到公元10世紀的舊城遺址和老城區的聖米歇爾教堂外,還能看到穀底始建於14世紀初的聖約翰教堂和建於16世紀的修道院,以及建於17世紀初的西班牙塔樓和18世紀的老橋等。這個把山、水,城、景融為一體的走廊是盧森堡城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如果我願意,我可以從風景走廊陡峭的台階走下去,一直走到天然分開盧森堡城新老市區的穀底去近距離欣賞河穀的美,並橫穿河穀,走入新城區。但是我沒有,我走進了老城區,我要去那裏翻閱盧森堡市的千年曆史,去觸摸它的文化曆史變遷。老城中最古老的建築是聖米歇爾教堂(St. Michael's Church)。又一個以聖米歇爾名字命名的教堂,我在根特和布魯塞爾都看過聖米歇爾教堂,不過,盧森堡的聖米歇爾教堂曆史比根特的早幾十年,比布魯塞爾的早了4個多世紀。可想而知,這個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教堂是盧森堡國的聖地,我在風景走廊很遠的地方就看見了它頂端的三個大尖塔,這個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築元素的教堂內部以風琴和卓越的音響及世界最早的機械鍾而聞名。

聖米歇爾教堂

聖米歇爾教堂

聖米歇爾教堂

聖米歇爾教堂的機械鍾

在盧森堡老城,還有一個有名的教堂,它是聖母教堂(Notre Dame Cathedral)。在天主教國家,聖母教堂是必不可少的,它的數量比聖米歇爾教堂還多。建於17世紀的它坐落在盧森堡城中心,裏麵供奉著聖母瑪利亞。以前這座文藝複興式的建築是耶穌教堂,在20世紀擴建時加了三個尖頂“帽子”,於是變成了聖母教堂。雖然這個教堂外表氣勢逼人,內部也金碧輝煌,聖壇中還裝飾著名貴的雪花石膏雕像,但我一路看教堂,都看得審美疲勞了,因此對它並不是很“感冒”。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

讓我並不“感冒”的還有它後麵的盧森堡首相府、外交部和財政部等辦公大樓,這些中世紀建築風格的辦公樓都不太高,跟比利時的建築風格很像。在盧森堡老城的中心地帶,還有一個威廉二世廣場(Place Guillaume II),廣場中間矗立著他的一尊騎馬塑像。這個廣場原是方濟會修道院的所在地,周邊地區的名字是盧森堡語中的“結”一詞,意指方濟會修士佩戴的腰帶上的結。這個威廉二世是荷蘭聯合王國的第二任君主,他同時兼任盧森堡大公。就是他,娶了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的妹妹,從此,荷蘭和俄羅斯開始了真正的血脈相通。

在這個廣場周邊,有《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協議》的簽署地的市政廳和大公宮殿(Grand Ducal Palace)。顧名思義,大公宮殿是盧森堡大公的官邸。在成為大公官邸前,它是市政廳,始建於13世紀中葉。被大火燒毀後,西班牙統治者將其重建。 據說,這個受到意大利文藝複興影響的建築內部裝飾十分講究,但它也關閉。本來應該熱鬧非凡的老城市中心,無論是晚上還是白天,都冷冷清清的,盧森堡的人去哪兒了呢?

威廉二世雕像

大公宮殿

勝利女神像

我在跟布魯塞爾風格很像的老城區轉來轉去,最後轉回了聖母大教堂,那裏有與它連成一片的憲法廣場(Constitution Square)。廣場為紀念一戰中陣亡的3千名盧森堡士兵而建,但二戰中被毀,之後又被重建。在這個廣場上,最顯眼的是一座高12米的紀念碑,碑頂上站立著象征勝利的勝利女神像。女神一身金衣,居高臨下地照耀著整個盧森堡城。廣場緊鄰大峽穀,我順著樓梯走進了峽穀,那裏是盧森堡城的桃花源。

峽穀中一個人也沒有,我在無人的峽穀中沿著佩特羅斯河緩緩前行,就像走進了一個大氧吧。河邊都是樹種繁多的參天大樹,濕濕的空氣讓我禁不住要大口呼吸。我想,如果此時是夏天,那這裏不就是桃花源嗎?我抬頭向上望,隻看見陡峭的山壁聳立在那裏,勝利女神像在斑駁陸離的樹杈中隻有那麽一點點,但是隨著我目光的移動,映入我眼簾的阿道夫大橋(Adolphe Bridge)卻很宏偉。 

峽穀

峽穀

峽穀

阿道夫大橋

阿道夫大橋也叫新橋,因在盧森堡大公阿道夫統治下建造而得名,此公爵是荷蘭聯合王國威廉二世的遠方表親。西歐的曆代君主,在血液裏都能找到相似的基因。這座建於20世界初,連接新舊兩城區,跨越峽穀的大橋以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製拱門而聞名海外。它用長達84米的拱橋支架搭成了橋中橋,造型獨特,是盧森堡城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河穀內,與這座高46米的阿道夫大橋相爭輝的還有夏洛特橋(Grand Duchess Charlotte Bridge)和盧森堡高架橋(Passerelle Bridge)。夏洛特橋以阿道夫孫女夏洛特大公命名,長355米、高85米,而盧森堡高架橋也被稱作老橋。它比阿道夫大橋早建了近半個世紀,長 290米,高45米,有24個拱門。這三座大橋沒有複雜的雕花,也沒有驚人的雕塑,樸素地撐起被稱為永遠不能愈合的巨大美麗傷口的峽穀天際線。

我要體驗與大峽穀一“家”的佩特羅斯河穀的煙火氣,也要去尋找河穀中的米其林餐廳,於是穿過新城區像宮殿似的盧森堡國家儲蓄銀行,穿過阿道夫大橋,又繞回了老城,走到了風景走廊的另一側。可我站在懸崖峭壁前,遙望著伯克要塞,怎麽也找不到下到河穀中的樓梯。看見有人走進一個建築物裏,我尾隨而進,原來這裏有電梯通向穀底。

佩特羅斯河穀

佩特羅斯河穀

佩特羅斯河穀

佩特羅斯河穀

這個河穀寬約100米,深約60米,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之一,佩特羅斯河從穀底悠悠流過,這上天賜予的資源讓盧森堡城從建立那天起就是軍事重地。借助峽穀的天然岩石,許多壁壘、炮門和秘密通道被建,佩特羅斯地下要塞(Petrusse Casemates)就是其中一個,它也是盧森堡城除了伯克要塞之外殘留的另一個要塞。不過,這個要塞因背靠岩石,隻能單邊開火,跟“天險”伯克要塞相比,“天險”程度還差了一點點,但它在1867年盧森堡要塞被拆前卻是環繞整個盧森堡城的循環係統。

盧森堡的碉堡遺跡,在穀底到處都是。我一邊在碉堡遺跡和德國式的老鎮街道中遊走,一邊尋找米其林餐廳,可餐廳還是關閉。盧森堡沒lockdown啊,怎麽餐廳都不開門呢?難道盧森堡人都去度假了?我滿腹懷疑,覺得盧森堡城太不夠意思了。到這時為止,我對米其林餐廳的期待徹底幻滅。

盧森堡儲蓄銀行

盧森堡新區

雖然我的味蕾在荷比盧之旅中從來沒有綻放過,但走在風景宜人的河穀中,看看恢弘且古老,曾是農耕與磨坊加工最佳地的新明斯特修道院(Neumünster Abbey),爬上爬下探索堡壘的廢墟,傾聽流水在水壩的“刺激”下發出的悅耳聲音,再抬頭望望偉岸的伯克要塞,我的心卻像花一樣綻放,覺得盧森堡城不愧是自然美景和城市景觀結合得最完美的典範。

徜徉在這個既是天險,又是桃花源的小城,不知不覺一整天就過去了。這一天,我都不知道自己走了多少公裏,爬了多少大坡。這個集高原、森林和河穀於一體的盧森堡城,這個有小橋、流水和宮殿的首都,是令人羨慕的,也是令人神往的。但願它的座右銘:“We want to remain what we are”不會淹沒在從不顧及任何人感受的時光中;但願它會“飲一盞歲月留香,唱一曲往事飛揚”,讓歡樂的歌聲永在它的山水間回蕩。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方川' 的評論 : 謝謝。好幸福的經曆。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鐵釘' 的評論 : 你隻要用你的小手在手機模式那一欄輕輕向右一劃就打開了。
方川 回複 悄悄話 很多年前去那裏走走看看呆了四五天,感覺踏遍了盧森堡的全部國土。這篇美文引起了我的美好回憶包括曾經在哪裏留過影。十分感謝!
鐵釘 回複 悄悄話 2017年去的,印象很好,就是時間太短,還想再去。請問怎麽才能打開手機模式?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杭城一丫'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美。
杭城一丫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圖文並茂。10年前去過一次,感覺很小,沒想到此文比我經曆的更多更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