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857)
2023 (2384)
2024 (1325)
特朗普最近宣布,H-1B工作簽證的申請費用狂飆到10萬美元,讓美國企業吸引外國高科技人才成本暴增。
微妙時刻,中國8月推出的新政似乎剛好伸出了“橄欖枝”:
全新推出的K字簽證政策將於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旨在以“不設聘用門檻、延長停留期”的開放姿態,吸引全球青年科技人才。
消息一出,立刻引爆網絡。環球時報等媒體的報道稱,中國K字簽證在印度引發高度關注。
不少印媒更激動地表示,這就是“中國版的H-1B”,中國正在向全球人才敞開大門”。
數據顯示,印度受美國H-1B簽證費用上漲的影響最大:印度人去年占美國H-1B簽證核準者的71%,中國人則以11.7%位居第二。


“中國版H-1B”?
根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中國於8月14日宣布將推出K字簽證,主要麵向符合特定學曆背景或科研經曆的外國青年。
相較於現有的12類普通簽證,K字簽證靈活性更高,在允許入境次數、有效期及停留時長等方麵均提供更大便利。
持證人入境後,可從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及創業、商務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申請K字簽證無需國內雇主或機構出具邀請函。
也就是說,申請人可以在沒有找到“接收方”的情況下直接赴華。


相對寬鬆的手續,被不少印度媒體稱為“中國版H-1B”。
美國版H-1B申請費用大幅提高後,印度媒體開始大肆報道中國的K字簽證。
印度時報直接把K簽證叫做“中國版H-1B”,說美國收緊門檻後,中國的大門正好打開。

還有印媒還打出了醒目的大標題:“美國混亂之際,中國以K字簽證向全球人才敞開大門”。

被中國網友稱為“甲亢姐”的印度第一郵報女主播Palki Sharma更是直接呼籲屏幕前的“人才們”:
趕緊行動起來,立刻“打包去中國”!


印度人“用透簽證”前科累累
這些新聞被轉到國內平台後,評論區瞬間熱鬧了。
微博、小紅書、知乎上不少人擔心:印度人是不是盯上中國了?會不會像在美國、加拿大那樣,一擁而上,占掉原本屬於本土青年的機會?

網友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印度人在“用透”簽證政策方麵確實早有前科。
在美國,他們占到H-1B獲批人數的七成,甚至被批評造假“批量操作,一人多抽”。
在加拿大,技術移民和留學生甚至是難民群體裏,印度人長期霸榜第一。
2023年,印度留學生人數突破30萬,占國際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移民項目印度人的占比更高達40%以上,印度也是去年加拿大新永久居民的最大來源國,占新移民的25%。
這幾年,加拿大眼看著就一步一步地成了“印拿大”!
在英國,印度留學生已經超過中國,PSW簽證幾乎成了他們的標配。
無論是工作簽證還是留學通道,印度人總能在政策窗口一開時迅速大規模湧入。
可以說,哪裏有政策窗口,哪裏就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

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和印度移民
印媒的瘋狂炒作,也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對此表示,K字簽證還沒開始落地執行,很多人的反對聲就起來了,在全球經濟情況不好、缺工作的情況下,很正常。
他說:“我相信,整個外交係統,中國駐世界各地的使領館現在都聽清楚了國內互聯網上的擔心,他們沒有意願放一群庸才進來,給就業本已緊張的中國社會添堵”。

胡錫進認為,到中國的外國人不是太多了,而是還不夠,還未恢複到2019年的水平。
“中國目前的簽證有10多種,增加一個K字簽證,專門針對外國青年才俊,幾乎沒有可能造成外國人入境中國的失控。”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回應過類似問題,表示中國歡迎全球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但具體細則請看駐外使領館的後續公告。

紐約時報的報道也認為,中國在過去幾年中吸引的外國人才以專家為主。作為全球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畢業生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真正需要或想要的,或許不僅僅是更多優秀的青年,而是能夠填補關鍵短板的頂尖專家。
對此,你怎麽看呢?歡迎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