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是我高中時期的同學,也是我唯一還保持較密切聯係的一位,X父母都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父親曾是上影廠最好的特技設計師,多才多藝,家裏牆上掛著大幅風景油畫,就出自他之手。許多老一代上影經典比如羊城暗哨,年青一代。。。都有他父親的身影,1956年反右運動中,他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給蘇聯專家提意見,最後,年紀輕輕被打成右派,後來留廠降薪不降職的處分,他也上影廠最後一個摘帽右派。
多年以後,他寫了不少回憶文,其中,上官雲珠的文章在新民晚報刊登,我是去年在微信中才讀到此文,令我難忘,其中2個情節印象深刻:
1,拍"南島風雲",上官雲珠和劇組演職人員同吃同勞動,年紀輕輕的他水土不服病倒了,上官雲珠趁他不注意,將他要換洗的衣物拿去洗掉,還買時鮮水果給他補充營養,讓他感到姐弟的同誌之情。
2, 1969年深秋,已是癌症患者的上官雲珠被上影廠惡名遠揚的賀路(滬劇電影“星星之火”的副導演)用一件大棉衣把頭部全部蓋住,雙手緊緊抱著她的上身,拖進小放映間,由渾身肌肉的打手姚德冰(電影“大李,老李和小李”中體育健將小李的扮演者)實施毆打,從裏麵傳來耳光聲和慘叫聲,而他自己是“泥菩薩自身難保”,被迫在小放映間外陪鬥,就在第二天淩晨,上官雲珠就被逼跳樓自殺身亡,年僅49歲。
因為右派,他結婚很晚,我和X是高中一年級同學,他原住在華亭路商品市場旁,後來,上影廠分房搬到了田林新村三居室。當時騎自行車去他新家,覺得怎麽這麽遙遠,兩旁不是農地就是荒地,沒想到短短10年田林新村地區就舊貌換了新顏,當時我還在上海。
也許繼承了父母的遺傳,X長得一表人才,文章寫得也好,舞也跳得棒,當時,我學跳舞就是他教的,我從認識他起,就一直覺得憑他的自身條件和家世找個漂亮有氣質的女生應該沒有問題,也許是眼高比較挑剔吧,X這方麵總是不順,讓他父母操了不少心。記得讀大學時,有一次,我和同學去上影廠小劇場看電影,正好在劇場裏遇到X父親,看到我身邊漂亮的女同學,他父親滿眼都是羨慕。。。。。。。
2006年,我回上海探親到他家吃飯時,X當時在上海電影集團的廣告公司當小領導,常常在車墩影視基地,聽他說見到大牌電影明星像章子怡,周迅,孫儷都是家常便飯,小事一件,讓我羨慕不已。
那天晚上,X媽媽很認真地當著X麵向我提起現在都沒有女朋友,讓我幫忙物色,我說X條件和工作都好,又有房子。(其實家裏還有不少字畫和古董,這是他父親幾十年的愛好,每次到外地拍電影都會收集一些,多年以後,他父親用字畫加部分現金購進一套同一個地段的高層商品房)。我說,X要求高也許是主要原因吧,不像我向來馬馬虎虎又迷迷糊糊,為此,一直被父親批評沒頭腦。不過,我答應幫忙。但是離開上海8年了,說得上話的可能還單身的女生都早沒有聯係了,原來電話也都改動了。最後通過好友拿到了電話號碼,這讓她們都很吃驚。遺憾是都已經名花有主了,的確當時我自己都30多歲了 ,她們雖然小4,5歲,怎麽可能還待字閨中,畢竟不像現在,37,38,39一大堆,40也不再稀奇。
大約2014年,X父親去世,2015年回上海,X為盡地主之意特地聯係了朋友,陪我到當時最高的陸家嘴的環球金融中心,電梯一直衝上98樓(?)觀光,2019年帶我去車墩影視基地參觀,此時,他還是孤身一人,問他到底問題在哪裏?他說還是沒有遇到。。。。。。
疫情六年也隻有在春節和國慶節聯係, 這次回滬,事先微信通知了,到上海沒幾天,即電話他,他在電話中說,實不相瞞,我一直沒有告訴你,其實他已經躺平兩年多了,原因是自從2020年媽媽開始出現老年癡呆症狀,情況每況愈下,實在沒人照顧,於是,他主動提出停職,以便全職在家照顧媽媽,上影集團領導考慮到他父母都是老員工,父親也可以算是上影廠元老,於是,特例照顧他幫他加N金,但是工資一分都沒有,目前的生活全靠出租那套商品房,媽媽退休金和自己做些股票期貨來維持。聽到這兒,不由心裏難過。同時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動,俗話說:久病無孝子,尤其是當代,人與人關係的維持隻有利益和互相利用價值。即使是血緣親人又如何,往養老院一丟完事,而表麵各個都說得冠冕堂皇的高大上,不是嗎!
X說媽媽這病容不得他離開多時,每次買菜都是匆匆忙忙,就怕出事。我愛人過去曾經在美國退伍軍人養老院工作過,常和我提到那些退伍軍人,(在Memorial day and Veterans Day, 這些昔日為美國國家服務的英雄們,按慣例都會穿上當年的5軍軍服,各個威風凜凜,儀表堂堂),在患上老年癡呆症後的悲慘,他們很多人的親人都不來看他們,說來不勝唏噓。。。。。。
未完待續
謹以劇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主題曲,獻給所有上海電影製片廠老一輩電影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