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西去 紫氣東來

My heart beating, my soul breathing
Upward falling, spirit soaring
個人資料
每天一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5再見上海12,寫在母親節前

(2025-05-05 13:28:19) 下一個

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父母在,家在。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也是維係家庭的唯一靠得住的紐帶。在此,祝願九十一歲的母親大人年輕健康,我們永遠是你的孩子!

愛人準備在“菲糖世家”為母親大人訂購無糖蛋糕,特地關照在上海的女兒和朋友在母親節代替我們送上祝福!周六晚上,在微信中聽到稍懂漢語的朋友還準備了中文歌曲,漢語水準出人意料,身高1.96米比川普總統要高出一個頭的朋友還要行禮,實在要委屈他了。

父母養育子女,除了希望他們長大後能成為有用之才,同時也希望在他們年老後,老有所依,老有所托。自古雲:父母在不遠行,然而我在美國27年多了,在這些年裏父母老了,唯有依靠在上海的姐姐哥哥和他們的孩子來照顧了,作為家中的幼子除了2012年父母來美探親和我們一起生活半年外,我不曾盡到其他一點兒孝道,這實在是憾事。

母親出生於浙江寧波商賈之家.其部分房產在1956年由思想開明的外公捐出,後來成為了寧波市公安局所在地。思想進步的母親16歲獨自離家,參加革命,先就讀位於蘇州的華東人民革命大學,而解放前就拋棄地主家庭,在濟南讀大學時就秘密入黨的父親也在那裏,因為是大學生又是黨員,所以,從華東局借調到革大幫助組建組織部工作,不久後即奉命回到華東局組織部任機要秘書。當時,父親和母親雖然在同一所學校,卻因為時間之差不曾相遇。

母親畢業後,被組織安排到了建國西路上大名鼎鼎的出了兩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李源潮)的華東保育院工作即現在上海市市立幼兒園。某天,她和單位團支部書記在馬路上,遇到了因工作繁忙而一直單身的父親,長相俊朗的父親一眼就看上了長相甜美,氣質優雅的母親,因為父親和團支書是老戰友,父親於是通過這層關係被介紹了母親認識,再後來解放前就投身革命入黨的父親和追求進步的母親走到了一起。

母親讀大學時照片(下圖)

很多年後,母親在回憶中說:其實當時追求她的男生不少,有的條件比如身高,長相,職位還比我父親要好,但是,神奇的姻緣卻把他們結合了。出生富裕家庭的母親從小就不會做家務,所以,父親答應婚後家務都由他承包。

一諾千金的父親在他們62年的共同生活中實踐和履行了他的諾言,母親常說,感謝組織給了她一個這麽好的丈夫!當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在上海市委工作的父親被造反派誣陷為保皇黨的徒子徒孫而被趕到上海市委直屬的徐州某單位的那段時間和在90年代父親退居二線後,得了數年憂鬱症外。母親一人擔負起了家庭責任,他們用各自的行動證明了患難見真情。

在他們戀愛時,母親考進了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好像是叫這名)後來成為了上海師範學院,而父親考進了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兩人不得不分開,分居兩地,可是沒多久,思念心切的父親以身體不好為由放棄了大學學習,回到了上海,母親為此很感動,於是年僅21歲的還在大學讀書的母親嫁給了父親,不久,母親懷孕,因為父親忙著工作,無暇顧及,母親隻得中途休學,回到寧波娘家,因此,姐姐是在那裏出生的。

 

未完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