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跟”
文/幸福生
跟從足,本義就是腳,而且是腳後跟。 現在跟主要做用腳投票。既是認同,也是行動,也有很多的是盲從。
從小到大,大部分人都一路跟來的,讀書,考學,選專業,找工作,出國,甚至到,買房,裝修,種花,種菜,運動,健身,保健,養生,都受別人影響。
跟大家,隨大流。最早叫趕時髦,後來又叫時尚,追星,跟風,總之就是跟著潮流,跟著感覺走。
跟既可以跟誰要好,看對眼,合得來,也可以是相反,跟誰合不來,過不去甚至是冤家對頭,不共戴天。如果說跟是用腳投票的話,跟也可以投反對票。
跟還可能用於投棄權票,就是不跟。不跟需要有主見,有定力,而這些一般需要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的閱曆。
小孩的成長是從跟開始的,學走路,學說話都是跟著模仿身邊的人。家庭環境,父母及長輩的言傳身教,讓跟來的孩子,走上正路,為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古有孟母三遷,今有趨之若鶩的學區房,都顯現了人們對跟的理解和熱衷,跟什麽人為鄰很重要,跟什麽人為友,為伴,同學,同事都很重要。
伴侶本質上就是跟誰過日子,跟對了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成就,日子越過越好。
總起來講,跟不是一壞事,人的認知與追求大抵一致,另辟蹊徑的畢竟是鳳毛麟角。人生大多數時候是隨波逐流,當然了,人仍需要獨立的思考和判斷,絕不跟錯能人,跟錯潮流,隨俗浮沉,以致同流合汙。
跟是一種優良的品格,容易相處,隨和溫順,不固執己見,不爭強好勝。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跟對人,跟對風是智慧也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