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學中醫課程時,記得在《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看到有對七七生命周期的闡述。女子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麵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說的便是我當下將要麵對的光景,一個女性的人生下半場就此拉開帷幕,不管你是否願意接受,不管你是否做好準備,它就在你的麵前。上半場如果需要討論的問題是怎麽好好地活著,是為他人眼中的我而活,追求世俗的成功。那麽在下半場開始的時候,就應該要想一想將來如何求得好死,為了內在的本我求得善終,心安而無遺憾。在這樣的心境下,我走進了禪修班。
禪修課的第一階段是冥想打坐,這是禪修課練習的重要功課之一。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們常常處於緊張和焦慮的狀態,這會導致心火過旺,容易五心煩躁,多思慮而致失眠多夢。中醫認為打坐,冥想有幫助於引火歸元。禪修課上法師開示,講述了打坐的功能有三項: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這點和中醫有融會貫通之妙。中醫把“神”分為“元神”和“識神”。元神是主宰生命活動的本元之神,存於腦。(古代中醫沒有把心和腦分得很清楚。)它是先天的,五行屬水,自主發揮作用,養生用元神。識神(思慮神)是在元神基礎上產生的思慮識見活動,是後天的,五行屬火,其活動可幹擾元神。重點來了,識神活動越多越幹擾元神,翻譯成白話就是,越聰明越傷元神。這就是為什麽極聰明的人早夭的多,抑鬱的多,想得越多越傷身。所以修行和養生都要養神,就是要少焦慮,少思量,減壓放鬆。
再來,人有自我修複能力,由元神控製,往往發生在睡覺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除了做夢,識神基本不工作。也就是說,識神越虛空的時候,心神越清明,元神發揮的作用更大,身體得以休息和修複的更完全。所謂打坐冥想的目的就是要拋除雜念,清明心神,達到無我狀態。所以修行和養生的進階步驟是“恬”“淡”“虛”“無”,第一步保持身心愉悅,第二步降低欲望,減少內耗,第三步去除雜念,清明心神,再高階大概就是修行者的最終境界,隱居山林達到無我且無為的狀態吧。最近在拜讀韋羲的《照夜白》,他是通過介紹中國畫,山水,人物,花鳥,來闡述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國哲學體係。留白是中國畫特有意境,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鼇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留白而不空虛是中國的美學、哲學,中國人認為虛無才是存在之本。有我和無我,在無限的空間和時間裏的大自在。
第二階段的課由零開始,法師介紹了很多佛教基本知識,如佛祖的誕生,佛教的起源,禪修和皈依的意義,以及五戒十善的重要性,每一講都值得好好體會。如果有人問我,這期禪修課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麽,我大概會回答是“止觀法門”吧。法師常說的定慧等持,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無相涅槃。其實止觀就是為了修行而提出的方便法門,止名定,觀名慧。在諸多經論中所說的法門都和止觀有密切聯係,比如一心二門與止觀,八大人覺與止觀等等,這些經論都讚譽了止觀雙修對修行的重要性。跨鶴出銀籠. 夫不觀其心者,而不見其微;不觀其身者,而不見其離;若不見其離微者,則失其道要。佛法真正的修持就在於止觀。
名詞解釋好像不難理解,但實踐起來並不容易,特別在女性思維模式中,情感複雜、敏感、細膩,注意細節、追求完美、自我意識強、認同感強。某些時刻,自己在被一件事困擾,很想脫身,卻怎麽也脫不開;很想讓思緒停下來,讓注意力從那件事上挪開,可怎麽也放不下。自己的腦海裏上演沒完沒了的小劇場,很難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心像是掉入失落的沙洲,或沉入無底深淵難以自拔,或隨沙海遷移飄散不能自控。禪修課上法師告訴我們,一念生,萬念生,從而產生蝴蝶效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事來則應,事過不留,不要在心裏糾結。如果寂照是心的體,止觀也就是心的用。修行即修心。在禪宗看來,人的本性即佛性,隻要能夠頓悟自心即是佛,便能解脫生死輪回,達到涅槃境界。這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思想,讓我聯想到了陽明心學主張“知行合一”、“致良知”。人的心中本就存在天理良知,夫心有欲者,物過而目不見,聲至而耳不聞也。隻需要通過內省反思,去除雜念,就能夠實現知行合一,達到聖人境界。禪宗和心學都認為,人的心靈是最重要的修煉場所。禪宗通過坐禪來觀照內心,去除妄想執著;心學則通過內省反思來發現良知,實現知行合一。兩者都強調內心的清淨和覺悟,認為這是達到最高境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