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愛爾蘭蘇格蘭自駕遊 (0) - 在猶豫不決中出發

(2023-02-21 16:10:27) 下一個

夏天的時候女兒準備去英國作交換學生一年,送她上學時我倆順便遊了一下愛爾蘭和蘇格蘭。 幾年前我和女兒去英國印象很好,可總覺得英國和美國有些像,記得從倫敦火車站出來那一刻感覺像是到了大紐約,沒有在異國的感覺,所以我對重返英倫三島一直沒有太多的向往。新冠期間我還出門跑了幾趟,可閨女已經兩年沒出門了,這次就想著順道去那邊玩一玩。當我開始做旅行計劃時驚喜地發現愛爾蘭和蘇格蘭有著世界上其它地方所沒有的獨特的壯麗景觀,那裏的讓人歎為觀止的綠色山脈、懸崖、湖泊和海岸線都讓我們對此行充滿了期待。

女兒夏天還要做intern,隻有趕在英國開學前三個禮拜的時間出遊,要想遊整個愛爾蘭島和蘇格蘭時間是不夠的,所以我們商量先在北愛兜一小圈,然後去蘇格蘭。 不過既然去了那一帶我還是想把愛爾蘭一起玩了,於是把閨女送到學校後我再招呼隊友一起飛都柏林接著駕車遊愛爾蘭。 

可帶著女兒是否自駕一直沒定下來。 女兒剛拿到駕照,我不放心她開車,何況英國是換邊開車難度更大,英國租車公司也不讓太年輕的司機開。 雖然我車技還不錯,以前在意大利托斯卡納也開過車,可那時是和朋友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而且意大利和美國開車是同一個方向的。 去英國要完全我自己開心裏有些沒底,也怕長時間開車身體吃不消,更主要的是在“wrong side”開車讓我覺得太有挑戰性。

給女友打電話,她剛從英國自駕回來,“我都快開哭了,反方向開倒是沒什麽,可英國鄉下的小路都太窄了,一個個還速度特快,緊張得不行”。 我一聽更怕了,對自駕打了退堂鼓。  想一想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但要在“wrong side”開,還要在羊腸小道上飛奔,更別提那些個複雜的roundabout了。 我這次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女兒安全地送去讀書,要是開車出點啥狀況我的責任可大了。越想越怕,竟然因此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 

於是開始聯係旅遊團準備參團了,可過了幾天又改主意了,實在不喜歡跟團,跟團太有局限性了,去蘇格蘭高地有的重要景點比如Quiraing旅遊團是不去的。 就這樣反反複複地換主意,在膽大中犯慫,在膽小中又躍躍欲試,女兒都被我搞煩了,她堅定地認為我開車沒問題。 我去YouTube看了不少教怎樣在英國開車的video找感覺,有一天不知怎的突然想通了,開就開吧,尤其在愛爾蘭蘇格蘭那種地方真的很適合自駕,不開車會miss很多樂趣的。再說這次閨女去讀書還要帶一個大luggage,不開車的話行李要搬來搬去麻煩得很,有了車就方便多了。

但還是留了一手,準備先在北愛爾蘭試開一下,如果覺得還行再去蘇格蘭開車,要是嚇哭了去蘇格蘭就參團遊高地。 於是把蘇格蘭高地旅遊團研究好,車子也定成可以48小時之內取消的,就這樣懷揣著兩手準備終於出發了。飛倫敦我倆還用裏程買了個商務艙,那天商務倉裏程有discount,這樣吃吃喝喝躺躺混混就到了倫敦。

上次去英國時已經去過倫敦、溫莎堡和Cotswolds, 沒去巴斯和巨石陣,這次就準備去看一下。巴斯坐火車或大巴可以去,但巨石陣不太容易去,一般想兩個一起玩可以參加旅遊團。 為了省時省力,我從淘寶定了當地華人包車司機帶我們去。時隔五年包車的價錢也漲了一倍,從原先的一天二百多美金漲到了近四百塊,不過還是很值得的,時間上都是我們自己控製,省去了跟團的辛苦。

落地倫敦後直接入住機場附近的酒店,第二天一早司機來接我們了。我要求坐在副駕找找感覺,上車時我習慣性地走到副駕的門邊,司機師傅笑我:你是要搶我的位置啊,我這才反應過來方向搞反了。 這一天跟車實習我認真地看怎樣上下高速,怎樣走roundabout,左轉右轉直行應該先進哪個lane,一天下來感覺找到了不少。

給大家上一個英國過roundabout的video,比美國開車複雜多了。回美後開車真爽啊,感覺不用動腦子就能開。

 

巴斯和巨石陣大家已經寫了很多了,我就不寫了,拍了個video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巴斯是個挺有味道的城市,但那個羅馬浴場並不讓我覺得驚豔。 巨石陣都說是一個沒去會後悔,去了更後悔的地方,我個人覺得還是值得看一看的,但也就呆個半把個小時就可以了。

 

第二天中午返回機場飛北愛的Belfast,下了車去Budget提車,告訴租車公司我還會去Malin Head, 人家說那個屬於愛爾蘭,屬於跨境,需要交30幾塊跨境費,這樣保險才能cover。 

愛爾蘭島路都很窄,最好租一輛小車,我女友租的是一輛中型車,一路開著膽戰心驚的,路上看見對麵來車就幹脆停下來讓人家先過。 我吸取教訓租了一輛韓國小車,車子真是小啊,不過還是能放下我和女兒的一大倆小行李的。 

 

在租車parking lot裏呆了一陣子熟悉一下車子,雨刷和方向燈的位置和美國車都是反著的。 人說在英國你要是發現前麵的車大太陽底下開雨刷,那十有八九是遊客想打轉向燈,結果習慣性開了雨刷。 在parking lot裏開了兩圈後覺得還行,就和閨女高喊了句口號“keep to the left !” 然後就上路了。以後的幾天裏,我上車之前都必喊這個口號,一般路上有車子都不太會走錯邊兒,但如果沒有車就有可能把車子開到右道上了,所以還是要時時提醒自己。

為了讓自己適應換邊開車,我有意安排第一天去車少的鄉下景點,等手熟了以後再進入城市。 

手握方向盤膽兒突突地上了路,不一會兒就上高速了,一開始還老實地在最左邊開,開了幾分鍾就開始膽兒大跑到右lane超車了,我們的自駕旅行正式拉開了序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5)
評論
紫嫣淡染 回複 悄悄話 最喜歡看邊邊的遊記,文字有趣,內容實用,風景優美,跟讀。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好分享,讚一個!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等我下幾期上一個視頻,你們就能知道這路有多窄了,咱們美國自家的driveway那麽寬的路要開80km/hr。 問好,親!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哈哈, 這句話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反應我的性格,膽小和膽大交替著來,但總的來說我的確是有冒險精神的,嘿嘿。
女兒這方麵的事我一般不幹涉,管得最多的是安全和健康,其它基本由著她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姐好。 我現在身體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都還可以,膽子也在線。 對於愛玩的人來說,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的老了就看TA是否還能自己開車玩。 看到路上還是有白頭發的夫婦自駕,那他們就還年輕。 老了就真不行了,隻能跟著旅遊團混了。

在歐洲租車手動的都挺便宜的,我隻會開自動車,價錢就要double了。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哈,寫的很逗樂。保持左邊開。有膽量。公路真窄,看來還是美國的公路寬。欣賞了,平安是福。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給閨女說,台灣有好多好吃的。
“反反複複地換主意,在膽大中犯慫,在膽小中又躍躍欲試。”。你就是辦法很多的人,聰明啊。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親愛的邊邊膽大心細,去哪裏都要做足了功課,這種學習研究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看到開車的視頻,我想,也就是你了。到了我們這歲數,左行開車,腦瓜子反應不過來呢。看著都害怕。自駕遊,費用也挺高的。尤其現在,啥都漲價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其實我也有膽小的時候,可總是最後總是欲望戰勝,那就提著膽子上吧,哈哈
我家兒子和閨女都去英國做交換學生,是一個很好的人生體驗。 倆人都喜歡英國,樂不思蜀。 我以前還有私心,想讓她去台灣做交換學生,這樣我也跟她去台灣混混,可她不幹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是的,姐,我開車有時是有點猛,但在英國還是挺小心地,可注意限速了,我可不想吃罰單,麻煩。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邊邊女兒去那邊交換學習,還intern, 多好啊,我以前也一直希望我女兒有這樣一機會,可惜沒有。邊邊骨子就是個女大俠,敢做敢闖,點讚!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邊邊啊,下回你再去英國開車,遇到窄路錯車,一定不要硬來,要找個寬敞點的地方靠左邊停下,等對方車過去,再重新上路。雖然這樣慢一些,但以俺的經驗,這樣安全,保險不出車禍。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清漪園 發表評論【一個美國人來倫敦開會,下了飛機就租車,從希斯羅出來沒轉幾個round-about就轉暈了,直接將車開回機場還車。】
明智。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哈哈,等我啥時上一個我在羊腸小路上開車飛奔的鏡頭哈,那時候真是有種豁出去了的感覺。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謝謝姐, 人的潛力擠一擠總會有的,哈哈
姐是從美國到英國再回美國。 我女兒很喜歡英國,準備呆在那兒再呆至少一年。 我保不準哪一天也會去英國過一過。有了這次開車經驗以後去英國開車我也有點底氣了。
是啊,人生總有後悔事,所以啊我總說現在趁著手腳還靈便想幹啥趕緊幹。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1

邊看就是厲害,八爺不是吹的,哈哈。有圖有真相,還有視頻,不服不行!:)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邊神就是神,敢在英國帶著女兒開車,八爺就是八爺!我在英國的時候常常聽說美國人如何不敢在倫敦開車。我記得一個同事說,他認識的一個美國人來倫敦開會,下了飛機就租車,從希斯羅出來沒轉幾個round-about就轉暈了,直接將車開回機場還車。我還記得剛剛從英國到美國時,過馬路時我經常嚇自己一跳,因為我往往先轉頭看右邊一方是否有車,而在美國應該先轉頭看左邊一方。

我還是先看了邊邊的視頻,看得我心裏暖暖的,帶給我很多溫馨回憶。我曾經帶著我老爸去Bath,他比我有文化,非常喜歡這個羅馬古城。我現在後悔當年怎麽沒有帶著老爸去希臘土耳其等國轉轉。期盼邊邊的續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哦,原來澳洲也是換邊開啊,我猜那裏路寬,一定比英國和愛爾蘭容易多了。 在島上開車的時候想要靠中線也不行啊,路太窄了,對麵要是來個大卡車就感覺要壓過來的似的, 不自覺地就往左邊躲,一不留神就開到牆邊的石頭上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對,英國那邊開車就三條: 換邊、路窄還速度快、roundabout複雜。 把這三點克服了就可以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邊邊厲害,直接上路了。澳洲和英國是一樣的,我現在在澳洲過個馬路還左右亂看呢,我也特別痛恨環島,讓右原則還是不如紅綠燈來得直接。總而言之,司機座無論左右,就是記住一點,司機靠著中線,肯定不會出錯。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好好好, 這個係列我得跟讀,看看你都去了什麽好地方我沒去過的,學習學習。 以後我會有更多的機會去英國和愛爾蘭了。
讚這個開車視頻。 你講得太對了, 英倫三島的開車,在城市就是習慣換邊的問題,在鄉間就是路窄的問題。 你說你窄就窄吧, 經常路邊是住戶搭的矮石牆,所以還得注意看前方,如果對麵來車了, 就在寬處或沒石牆的地方停下來避讓。 好在鄉間車不多。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唉, 去了歐洲開車才知道在美國開車多幸福。美國的單行道的寬度在英國是雙行路,而且速度飛快,有時讓人緊張地死腦細胞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謝謝建議。 這是我最開始做過的video, 那時用的視頻軟件不行,字幕也不清楚。本來想修整一下, 但文章上了首頁後就不能改了。

在英國過馬路我都搞不清要看哪邊,隻好左右轉脖子四處看 :)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邊邊厲害,膽子夠大,能在英國開車!我想都不敢想:)哈哈…“ 人說在英國你要是發現前麵的車大太陽底下開雨刷,那十有八九是遊客想打轉向燈,結果習慣性開了雨刷。” 看到這句話我忍不住笑了:))謝謝邊邊好遊記分享!跟著邊邊自駕遊…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給個技術上的小建議。
如果視頻字幕用淺顏色,最好用深顏色鑲邊。
否則,那些天上的字都看不見了。
我在英國隻有走路和坐公交。
盡管如此,還是有一次過馬路沒看車來的方向,被那個司機大聲嚷嚷了一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