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記錄生活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於折騰
個人資料
邊走邊看6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以色列自駕遊(1)啟程耶路撒冷

(2022-11-04 11:50:48) 下一個

飛以色列的飛機坐得滿滿的,我們去的時候正趕上猶太人的三大節日之一住棚節(Sukkot), 節日期間猶太人要搭棚款待客人、進餐休息,以此來紀念古猶太人出埃及時在曠野漂流中所住的棚屋。在以色列這個節日持續七天,猶太男人們手握棗椰樹的葉子,香桃木和柳樹的枝條以及像檸檬一樣的香櫞搖動禱告。 飛機上就看到不少穿著黑衣、兩鬢梳著小辮兒手持打包好的綠色枝條的猶太男人,隻是有些不明白為什麽要從美國帶,以色列當地不是有的是嗎?難道節日期間這些東西要時刻不離身?

座位我早早選了最後一排兩人的座位,經濟倉其它都是三個人一排的,我們的座位旁空出一大塊兒,寬敞不少。 正舒服著呢,一個猶太年輕男人過來問我們要不要換座位,我們當然不換了,“you sure?" 他又問,當然sure了。 他扭頭就跟別人說我們的座位多寬敞。嗬嗬,又見識了一次猶太人打小算盤的精明,不過這也太露骨了點哈,拿我們當大傻子了。  

乘客幾乎都是猶太人,上餐分兩次上,一次是kosher猶太餐,一次是一般的飯,把空嫂和空叔忙得夠嗆。 kosher講究不少,不但吃什麽有規定,收割和宰殺上也有講究,宰殺上要一刀致死,減少動物的痛苦,這點蠻人性化的。 

我跟著湊熱鬧,也要了一份兒kosher meal。 吃著沒覺得和一般食物有啥區別。

 

飛機上睡了好幾覺,下飛機時倒也沒覺得太累,出了機場就有 Sherut shared taxi去耶路撒冷,十人坐,坐滿就發車,直接給你送到酒店,每人22美金。 

耶路撒冷的酒店不便宜,基本上和歐洲接軌,老城的住宿我提前三個月訂就已經不剩多少了,要不很貴,要不就是青年旅社。 我最後把住宿訂在老城內外離大馬士革門不遠處的一個教堂旅館裏,價錢合理,環境也漂亮,去伯利恒搭公交方便,來到宗教聖地住教堂也讓我覺得有趣。 

St. George’s Cathedral Pilgrim Guesthouse

 

計劃周四五六在耶路撒冷玩,會趕上猶太人的安息日,周五人家早收攤兒,周六不上班,教堂也不開。所以第一天周四我們就走“東線”,一大早先去聖殿山 Temple Mount,然後一路向東去橄欖山( Mount of Olives),趁著都開門把重要的先玩了。 周五走“南線”,錫安山( Mount Zion) 和 大衛城 (City of David)。 周六去伯利恒,穆斯林周六是不休息的,他們運行的公交車照開不誤。 

這裏是耶路撒冷各個景點的開放時間,切記重要的景點趕早不趕晚。有的教堂開放時間有限,比如 Church of Mary Magdalene 隻有周二周四上午開兩個小時。 

http://allaboutjerusalem.com/article/opening-hours-christian-places-jerusalem

 

我這篇主要講攻略和對景點的感受,具體景點什麽樣都可以在這裏的視頻裏看,那是我們在耶路撒冷一行的濃縮版,包含了絕大多數重要景點。除了哭牆的沉重,還有猶太人慶祝節日的歡快的音樂和舞蹈,以及基督徒門在教堂裏虔誠的悼念和天籟般的歌聲。

 

 

耶路撒冷的景點集中在舊城及周邊那一小塊區域內。橄欖山,錫安山,大衛城在舊城外,但也緊鄰城門。 耶路撒冷老城有八個門,東邊獅子門去橄欖山,東南糞廠門去大衛城,西南錫安門去錫安山。

 

八個門中數大馬士革門和糞廠門最熱鬧。 從大馬士革門進入老城,兩側全是穆斯林的攤鋪,琳琅滿目的。 糞廠門是去哭牆的聖殿山的最近的門,也是公交站的主要停靠處。 一開始跟著google map走去的聖殿山入口不讓進,隻有穆斯林能從此進入,其它非穆斯林 要參觀聖殿山必須從糞廠門進去排隊,過一座橋才能去看大金頂

 

這幾座中數橄欖山最高,爬上爬下比較辛苦,另外兩座其實都是坡路。 如果想省點力氣,去橄欖山可以打車直接到山頂最高處的 Chapel of the Ascension, 然後順坡而下去 Church of the Pater Noster,Dominus Flevit ,Church of Mary Magdalene 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 

Chapel of the Ascension,據說是耶穌升天的地方,很小的一個地方,進去看到裏麵有一塊石頭據說是耶穌升天時留下的右腳腳印。進去要10 shekel (3美金)。 Church of the Pater Noster 也要10 shekel,從外麵看了看沒進去,這兩個地方都幾乎不見有人來,覺得對於我們打醬油的不信教的人看不看都行。

Church of Mary Magdalene是典型的東正教洋蔥頭教堂,是為了紀念耶穌的女門徒抹大拉的瑪利亞而建的。去的人也不多,裏麵挺安靜的。 教堂被圍牆圈著,要從一個不起眼的鐵門進去,很容易錯過。 我們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入口,看著離洋蔥頭越來越近,可就是找不到入口,問了好幾次才終於找到。說是12點關門,其實修女提前15分鍾就把門關上了。想去的要注意時間。

 

The Church of All Nations 和The Garden of Gethsemane才是信徒們大部隊來的地方,兩個實際在同一處,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後被捕前夜禱告的地方,也是耶穌被猶大出賣的地方。教堂裏來朝聖的信徒們動輒引亢高歌。 

這位牧師對著手機開唱,他有渾厚的男低音。 我視頻裏也有信徒們的合唱,清澈的天籟之音,十分動聽,我們一下子就被吸引過去了。

 

從橄欖山上看老城,大金頂金光閃閃,不得不說風水寶地算是被穆斯林占了,猶太人隻有在下麵的哭牆忿懣哭泣。 遠處右側一點的城牆那兒可以看到八個門中唯一關閉的金門和下麵的穆斯林墓地,近處眼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猶太人公墓。 猶太公墓可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統治下的第一聖殿時期。金門在聖殿山的東側中央,猶太人的傳統裏相信他們的救世主彌賽亞將會經過此門進入耶路撒冷,埋葬在這樣的猶太人都希望當彌賽亞降臨時,他們能做第一個被拯救的人,在這裏可以遠眺聖殿山。誰成想金門卻被後來的穆斯林給堵住了。1541年,奧斯曼蘇萊曼大帝封了此門以防止彌賽亞進入,穆斯林也在門前修建了一個墓地。

金門是不能隨便上的,聽一位台灣導遊講,她二十年前想去摸一下金門,就順著城牆根兒上走,結果一路被穆斯林怒目責罵,怎麽能踩踏我們的祖先的陵墓!

 

最中心的地帶還是哭牆那一帶,至少兩次路過。節日期間都人頭攢動的,哭牆前人頭搖動如搗蒜,還伴著眼淚,有些沉重的感覺。哭牆男左女右分開禱告,男人的服裝道具的要求要比女人嚴格得多。

這次覺得以色列的猶太人和我們鎮上的猶太人長得不太像,美國的猶太人基本跟歐美白人差不多,而以色列的猶太人長得既不像白人又不像中東阿拉伯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相貌。

 

從糞廠門進入哭牆要先走security gate,進去後右手邊排隊去聖殿山。 

 

Zion山,先把Dormition AbbeyThe Last Super Room, King David's Tomb,轉過後,往坡下走一小段就應該看到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大衛城還在坡下。 我們一開始跟著google map先去了大衛城再去雞鳴教堂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坡上坡下的走了個來回,google map給我們指的路從大衛城到雞鳴教堂抄近路,我們都快鑽到居民宅裏了,結果發現是個死胡同,估計遊客沒少被這麽瞎指路,一個居民看到我們就讓我們出去繞大圈,再往坡上溜,腿都快走斷了。 google map啊絕大多數的時候是個靠得住的好同誌,但也時不時地掉鏈子。  在伯利恒也給我們瞎指路,還是巴勒斯坦人民及時給我們喊回來才走了正路。

 

最喜歡雞鳴教堂,ceiling漂亮得跟個萬花筒似的,整個教堂內的色彩柔和又溫暖。這裏紀念彼得在耶穌被捕後曾因懦弱迷失三次不認主以及醒悟悔改的故事。 教堂一共有三層,地下室有洞穴牢房,有說耶穌被捕後曾在這個洞穴關押,每年耶穌受難之日會有朝拜者手持蠟燭來此悼念默想。

 

雞鳴教堂的地下洞穴的牆壁裏藏著一個禱告者的背影。你能瞧出來嗎?

我們對照樓梯口的描繪出的照片又去看了一次才能看出大致輪廓。

 

 

苦路我們沒有每一站都走,路過了幾站也就順便看看。虔誠的基督徒門都會走一走苦路,每到一處還要禱告唱頌歌。除了歐美團隊還看到不少從巴西和韓國來的團隊,還有非洲黑人團。

 

苦路重要的第十到十四站都在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裏,那裏被認為是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和升天的地方,是基督教聖地,被視為“世界的肚臍”。

 

去聖墓教堂最好一早或一晚去,耶穌墓前總是排著大長隊,我們是臨關門前一個半小時去的,天都快黑了,還是有人在排隊,排了很久隊伍也不動一下,最後放棄沒進去,臨走前透過牆上的小洞口拍了張肚臍中的肚臍。

 

 

 

有著三千年曆史的大衛城屬於應該看一看可又沒啥好看的那種,大多都是堆積的石頭,基本看不出當初的模樣。 大衛城最好看的是地下的水係統,有些tunnel隻能過一個人。

 

清早趕去參加節日的人們 

 

糞廠門外的汽車站。 我們沒坐過,在耶路撒冷坐公交要有公交卡,嫌麻煩就直接用11路了。 在耶路撒冷暴走的那幾天累得很呢。

 

猶太人全民皆兵,到處都是拿著衝鋒槍巡邏的男女大兵,多年來在和穆斯林的頻繁衝突中 他們已經被訓練成一隻能達敢拚的民族。

 

穆斯林也很勤勞。希律門外練攤的巴勒斯坦老太太。以色列的葡萄和figs都很甜,那幾日沒少吃。

 

吃飯基本在穆斯林的飯店裏吃的,還不錯,但比起我們新疆的拉麵啊手抓飯啊則要差得遠了。價錢20-30美金一人,也跟歐美接軌哈。

 

以色列約旦自駕遊(1)開篇行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邊邊換頭像了,美麗性感頭發。我的一個朋友計劃2月份去以色列,我先給她推薦邊邊的這個係列。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隻要不打仗無衝突,感覺以色列還是挺安全的。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聲音' 的評論 : 小聲音好! 秋季是以色列的旅遊旺季,再加上節日就更熱鬧了。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沒想過要去以色列,但是小時候對耶路撒冷有一種好奇,後來總是出事兒也就不想去了。邊邊到那裏去旅行堪稱獵奇,注意安全,期待跟著你看看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小聲音 回複 悄悄話 異域風情濃鬱,很有點探險的味道。視頻很有代入感,如同身臨其境,人真多啊!:))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耶路撒冷是猶太基督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各宗教信徒們都以此生能來此地朝拜為榮。

以色列安全嗎? 我以後幾篇會寫在巴勒斯坦和戈蘭高地之旅。 雖然巴以衝突不時有發生,但從另一方麵也是蠻安全的,不用像歐洲那樣防著小偷,女遊客也不用像在北非那種地方防被操擾,也不用像在巴西那樣ATM提款防賬號被盜,我們在以色列和約旦覺得還是很安全的。。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耶路撒冷也是回教徒朝拜的聖地,我的回教徒同事特以此為榮,一生去過一次足已。這個地方真是個是非之地,三大宗教都在這,其實總的宗旨都差不多,就是越細分歧越多。今天又看了一個以色列電影,以色列間諜在敘利亞的事,故事挺簡單的,演得不咋樣,我就是想看看那地方人的生活。以色列還是比較富裕的,英語不咋樣,穆斯林的地方比較破,有點落後。人的命好像也不金貴,街上老有殺人、開槍。很佩服你,有膽量去那地方。我就看看電影得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謝謝蘑菇。 估計是因為過節人多點,平時哭牆沒那麽多人。 不過旅遊團特多,到哪都是烏央烏央的團隊 :)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感覺在以色列沒吃到什麽特別好吃的。 物價不低,他們資源缺乏,很多東西需要進口,再加上長年打仗周邊衝突,估計軍事開支少不了。 工資嘛,高科技工作應該能掙到六位數,一般老百姓就沒那麽高了。 大城市挺貴的,小地方好點,不過看到遊客還是要高價的,不宰你遊客宰誰啊。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謝謝麥姐鼓勵!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現在政治正確,猶太人負麵的都不太敢講,哪個明星隻要說點猶太人不好就被歇菜,其實哪個民族都有毛病和優點。 美國的猶太人都已經和他人看不出大區別了,可在這次在以色列看到的猶太人好像神職人員很多,感覺像從遠古來的似的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嚴惠姍' 的評論 : 仔細看能看出一個禱告人半坐著的背影,兩臂張開舉著。我們第一次也沒看出來,後來工作人員給我們指點又去看了一次。 等這文下首頁了我貼上張教堂裏勾畫出輪廓的照片。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哦, 麵包還有講究啊,我在鎮子裏買過好幾次kosher麵包,都挺好吃的。謝謝亮媽。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啊,剛回來不久,時差還沒倒利索呢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我睜大眼睛、眯著眼睛,左看看、右看看,也沒看出有背影:))邊邊的遊記寫得有趣,跟著你遊了。就是人多得有點恐懼感,估計受韓國事故的影響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集市上人挺多。 飯不太行,還貴哈。 我知道的以色列人收入都比較高,不知是不是普遍情況。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人可真多呀,邊邊的遊記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學了曆史。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想換座位的猶太人,那真是赤裸裸的自私啊。見過很多阿差們,也都這德性。
嚴惠姍 回複 悄悄話 別說是誰的背影,就沒看出有背影。急得我。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我還說呢,這麵包看著是發的,哈哈:)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最近去的嗎?遊人很多啊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讚讚讚!麵包當然是發酵的,隻要不是逾越節就可以吃發酵的食物。隻有逾越節時不吃帶酵的食品。跟著邊俠逛以色列了。好看。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 沒注意麵包是不是發酵,就是覺得挺鬆軟好吃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沙發,讚讚讚,真是有圖有真相,看得太過癮了!錫安山的圖和聖經上一樣的清晰,哈哈。kosher meal裏麵的麵包發酵嗎?把這篇送給教會的朋友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