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聲

這裏是一些個人的讀經分享。知識就是力量,我們生命的力量是從認識真理開始。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究竟在跟隨誰呢?

(2019-06-04 19:00:21) 下一個

《出埃及記》第32章講的是著名的“金牛犢”事件。百姓因為摩西遲延不下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心裏發慌。於是就在亞倫的縱容之下為神築了一隻金牛犢,希望用一個可見的物體來把不可見的神變成可見的神,這樣才放心。表麵看起來,百姓的訴求似乎情有可原,誰讓摩西這麽久不下山,讓百姓心中沒有了底呢。可是實際上,神與百姓已經立了約,而且神的十誡也都已經頒布,其中就已經強調過不能為神造任何的像(20:4,23)。這些百姓都是已經知道的。

經文記載了一些細節,讓我們可以看到百姓為什麽會如此快地就離開了神的約,違背了神的誡命。首先,百姓對亞倫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可以在前麵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麽事。”(32:1)從這裏可以看到,在百姓眼裏,領他們出埃及的是摩西。所以當摩西不見了的時候,他們就心裏沒底,轉去尋求亞倫了。接下來,當神把百姓背叛的事情告訴摩西的時候說到:“下去吧,因為你的百姓,就是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已經敗壞了。”(32:7)雖然看起來神也認可百姓所說的,認為是摩西把以色列人領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是摩西的百姓,但實際上,神是把百姓的想法告訴摩西,要看摩西如何回應。再接下來,我們看到摩西的回應。摩西懇求神說:“耶和華啊,你為什麽向你的百姓發烈怒呢?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求你轉意,不發你的烈怒;後悔,不降禍與你的百姓。”(32:11-12)摩西在這裏很清楚地認識到,以色列人是神領出埃及的,是神的百姓。摩西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神也回到了祂應有的位置上。在摩西的哀求下,神就不將所說的禍降與“祂”的百姓了(32:14)。

所以我們看到整個事件圍繞著“是誰帶領百姓離開埃及”這個問題而展開。以色列人因為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出現了偏差,所以對神的認識也出現了偏差。當他們以為是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他們對神也就失去了敬畏的心。他們心裏所持守的不再是與神的約,而是看重人的作用。所以當摩西不在的時候,他們心裏不是持守對神的信靠,而是轉而投向亞倫,希望亞倫可以代替摩西來帶領他們。

這是從百姓的層麵上來看。從亞倫和摩西的身上,我們也可以從領袖的角度來反思同樣的問題。當百姓一開始以摩西為頭,繼而轉向以亞倫為頭的時候,亞倫沒有及時地糾正他們的錯誤,引導百姓認識領他們出埃及的是神而不是摩西,也沒有將他們的信心建立在神身上。相反,亞倫趁著這個機會就以自己來代替摩西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為百姓做起主來,替百姓想辦法去滿足他們錯誤的訴求。反觀摩西,他自始至終都持守一個信念,就是以色列人是神的百姓,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是神,而不是他。因著摩西的持守,他可以繼續成為神、人之間的中保,為百姓代求,也伸張神的公義。真正可以放下自己,歸榮耀為神的,才真正可以成為百姓的領袖,把人帶到神麵前。

今天,同樣的問題也常常擺在我們麵前。弟兄姐妹順服牧者的帶領,這是應該的。可是不要忘記了,真正的大牧者是耶穌基督,是神自己。是耶穌基督為我們獻上的贖罪祭,是神呼召我們來跟隨祂。我們順服牧者的帶領,但最終我們是與神立約,是屬神的百姓。作為教會帶領的,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弟兄姐妹是屬於神的,是神的百姓,而不是自己的。我們的職分不是帶領人跟著自己,似乎缺少了自己就不行;我們乃是把人帶到神麵前,即便沒有了我們,人們與神的關係依然牢不可破。

默想經文:“摩西便懇求耶和華他的神說:‘耶和華啊,你為什麽向你的百姓發烈怒呢?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32:11)

靜默思想:默想這句話,無論我們是作為跟隨者,還是帶領者,會帶來什麽觸動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帶娃是持久戰 回複 悄悄話 深奧
登錄後才可評論.